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于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交节,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过渡。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从水面初结冰凌,到土地逐渐冻结,再到鸟雀躲入海中化为大蛤,表现了古人对于立冬时节万物循环的想象,也展现了大自然的奇妙与韵律。
立冬的传统习俗丰富多彩,有吃饺子、吃羊肉、吃甘蔗、祭祖、补冬、扫疥、酿黄酒等。在北方,莫过于吃饺子和羊肉了,饺子寓意着“交子之时”,祈求冬季的温暖与安宁;而在南方,则有“立冬补冬补嘴空”的习俗,人们会食用一些营养丰富、口感鲜美的食物,如鸡鸭鱼肉、蔬菜瓜果等,以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和能量。
明仿马远《山林归樵图》
潍坊市博物馆藏
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
——唐·孟浩然《采樵作》
潍坊市博物馆藏明代仿宋代著名画家马远的《山林归樵图》,正是立冬时节的现实写照。虽是仿马远的画作,但也颇得马远的神韵,正是山不见巅、树不见顶的边角截景。画面左下角署 “河中马远” 楷书小款。
此图描绘了两位樵夫肩负柴薪、相携而归的情景。画面以大斧劈皴绘出山石、坡路,用笔凝练,水墨酣畅,枯树虬枝、人物衣纹的线条生动丰富,跳跃提转,浓淡相宜。画中枝条呈现倒垂曲折之态,为马远独有的艺术特色,因此也被誉为“拖枝马远”。
从构图来看,该画采用了典型的S形布局,引导观者的视线从左上方的山崖起始,沿着山势逐渐延伸至老树的树冠与枝条,再聚焦到背负柴火行进的樵夫身上,通过樵夫回身看向一泻而下的瀑布,又将视线引至山石之处。作为点明画作主旨的樵夫,不仅起到了平衡整个画面的作用,而且成为了整幅画的视觉焦点。他们相伴而行,进山为冬日的到来准备柴薪,虽为辛苦,却亦有劳作结束后归家的轻松悠闲之情。此画生动地表现了唐代孟浩然《采樵作》之诗意。
马远,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其山水师法李唐,多画江浙山水,用大斧劈皴带水墨画山石,方硬严整。他继承并发展了李唐的画风,以拖技的形态画梅树,大胆取舍剪裁,描绘山之一角水之一涯的局部,画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观,予人以玩味不尽的意趣。
立冬养生要三“宜”
立冬后,人体易受寒冷侵袭,宜食用一些温热性质的食物,如羊肉、牛肉、核桃、板栗等,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同时,也可适量饮用一些温热的饮品,如姜茶、红枣茶等,以暖身驱寒。
随着气温的下降,要及时增添衣物,特别是保护好腰部、脚部等易受寒的部位。晚上可用热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缓解一天的疲劳与寒冷。
立冬万物逐渐凋零,光照时间缩短,褪黑激素分泌增强,容易让人情绪低落,立冬的阳光温暖而不燥热,勤晒太阳有益身心健康。
供稿:藏品管理部、综合业务部
统筹:魏茜茜 编辑:纪丽平
一审:衣可红 二审:李师庆
Hi~记得关注我们哟
潍坊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