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觉得护士的技术和态度哪个更重要?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扎5针都找不到血管的护士,你让我怎么尊重你!》,作者是一个孩子的父亲,看完以后小护心里五味杂陈。
现在给大家简单的还原一下现场:
父母带着两岁的孩子去一家三甲医院输液,当时输液室里有两个护士,一个是年轻的,二十多岁,一个是中年护士三十多岁。
年轻的护士给孩子扎针,没有仔细评估好血管就手起针落,用“快狠”形容一点都不过,只是没有了那个“稳”,导致静脉穿刺失败。
然后接下来孩子哭闹,护士还是没有好好评估血管,导致第二针也没有扎上,失去耐心的护士居然说:“哭什么哭……”
接下来是第三针没有穿刺成功。换上了老护士来静脉穿刺,依然以失败告终。
孩子的父亲为了稳定孩子的情绪,带孩子到楼下散步,回来后,提出换一个护士来给孩子扎点滴,因为不信任这两个护士。
孩子爸爸的提议立刻遭到了两个护士的拒绝,但孩子爸爸一直坚持,终于等到了护士长回来,最后一针见血,完成了此次的输液。
护士除了技术
更重要的是态度
看完之后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有些人可能觉得是护士的技术太差了导致这次的护患纠纷,小护认为两位护士除了技术上有问题,更重要的是态度方面引得家属不满。
低年资的护士搭配高年资的护士,从搭配上看没有错。可是遗憾的是这两个护士在给患儿扎了那么多针的情况下,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
护士没有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是你自己的孩子被扎了5针,哭的撕心裂肺的,你会不心疼吗?
记得那年在外科病房轮转,科室里偶尔会有小孩子,我的带教老师都会想方设法的去儿科换回5号针头回来。
开始我理解不了,然后老师对我说:谁家孩子不生病呢?如果生病了你会舍得用7号针头扎点滴么?
她的话让我记忆深刻,是的,其实“待患如亲”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挺难,只有真正的进行换位思考,才能真正做到待患如亲吧。
其次,护士在操作前中后都应该安抚患儿,在护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护理,小护曾经在儿科看到老师们给孩子扎点滴的场景,说实在的,真的叫做“软语呢喃”,别说是孩子了,连大人听见后都是说不出来的受用。
最后,5针扎不上,不要等着人家家属提出来换人,首先自己应该做到心里有数,安抚工作做好,等着同科室里面的其他护士求助。
其实在很多医院,护士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当2针扎不上的时候,一定要换人换手扎。
因为当护士屡次失败的时候,心理已经产生很大的压力,这时候穿刺成功的概率已经很低了,更何况反复失败患者或家属必然会产生焦躁的心理,适时的换人能够缓解双方的情绪,不失为一个合理的办法。
作为一名护士,静脉输液治疗是最考验操作技术,一针见血也是很多护士一直渴望的,但是谈何容易,需要大家花时间不断地练习和摸索。
下面,小护就和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经验,看看对你有没有帮助:
1、打针时对于较好的血管要快准狠,对于难打的血管尽量进针慢一点。尤其在心血管科,老人的血管都较细,所以注射时需谨慎。
2、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可以减轻病人痛苦。
3、对血管粗而明显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皮肤,当针头跟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斜,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这样可以避免刺破血管,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
4、对于浮肿的病人应选用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于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可成功。
好啦,最后还是希望所有的护士小伙伴都能一针见血,远离护患矛盾~
来源:7小护综合整理
平台发布或转载文章均为传递更多专业知识,服务大众,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联系(微信17770084101)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