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年代的文学环境

文摘   2024-10-18 19:14   山西  


90年代文学环境



90年代,尤其是1993年以后,中国内地的最重要的社会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以市场化作为基本取向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在80年代初期就已提出。但在80年代,主要表现为对计划经济体制的某种实验性调整。1992年以后,市场经济在国家体制上合法性确立,中国加速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社会结构重组、资本重新分配、新意识形态建立、文化地形图改写的“社会转型”的出现。在这一情势下,文学的整体格局,不同文学形态的关系,文学生产、流通、评价方式,以及作家的存在方式等,也都出现明显的变化。


文化(文学)体制的改革,在90年代初作为国家文化政策提出。由国家推动的“文化经济”的形成,和文化产业的运作方式,重组、拓展了社会文化空间。文学与政治权力,与市场之间,建立了一种既抵御、又同谋的复杂依存关系。“文化经济”的出现,使文化与政治相对疏离成为可能,改变了原先的权力政治与精英文化构成的文化格局,使社会文化空间的裂隙加大,社会文化空间中的诸种成分、力量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复杂化。


在90年代,意识形态权力经典的监管方式仍然继续发挥,不过,明显的趋势是,取代强制性的开展群众运动的文学(文化)干预方式,是采用更具弹性,并更多运用经济集团活动的方式,来影响、规范文学的取向。提倡“主旋律”既是国家一项反复强调的文化战略措施,但也允许、甚至推动一个消闲、流行文化空间的形成。


90年代文化上的最突出表现,是被称为“大众文化”的通俗、流行文化,借助大众传媒的迅速“崛起”。“90年代,通俗、流行文化在中国大陆基本发展成型,它成为主要的文化需求对象,并基本上形成一套产业化的生产、运作方式。它广泛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逐渐成为“主流文化”中的显要组成部分。

以大众娱乐节目和电视连续剧为主要内容的电视的蓬勃发展,以及时尚、消闲性的报纸杂志、书籍的大量涌现。随后则是网络的迅猛发展和在城市的普及提供的大量娱乐资讯。

在文学的领域,主要为了满足窥秘、猎奇、感官剌激、时尚需求等欲望的作品(主要是小说、通俗故事、纪实文学等类型)大批涌现。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众文化不仅生产了具有自身典型特征的产品,而且在挪用、招募、颠覆、消融其他文化、精神产品上释放着巨大的能量。这是一种将其性质、功能予以转化的能力,即使对象原先具有精英的,或高度政治意识形态的性质。90年代发生的种种文学(文化)现象,比如“文化毛泽东热”,顾城等的“诗人之死”事件,《废都》、《白鹿原》等作品的出版发行,“张爱玲热”,当代史(“反右”、“文革”等运动)“揭秘”图书的出版,30年代闲适散文热,专业精英学者(钱穆、陈寅恪、吴宓等)成为大众的“文化英雄”,“女性文学”和“美女作家”产生的市场效应,“红色经典”的推出,都体现了这一“转化”。


媒介和文化市场所竭力放大、引导的,主要是对于禁忌、私秘、苦难、欲望等的感官式“消费”。这也正是媒介制造这些事件,以构造90年代文学图景主要凭借的手段。



资料反馈~






解锁更多精彩内幕

现当代文学考研每日推送

交流群:524887406

做认真的考研服务平台



现当代文学考研每日推送
做有深度的考研服务平台,每日推送现当代考研名词解释、简答、论述。为考研,更为文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