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窗邀华月 首发|知乎
知乎上有个问题:
当代年轻人毕业后北上广深漂几年回家考公或者毕业后直接考老家所在城市公务员,那么读985和普通本科有什么区别呢,教育还需要这么内卷吗?意义在哪里?
最哲学的回答:人生本无任何意义,为什么非给上大学找个意义呢?
当然这么有整理的话不是我说的,是叔本华晚年的顿悟: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为何世人如此执着?
所以你问读985的意义在哪里,
叔本华叶只能回复你一句:呵呵
下面正式答题:
题主怀疑读985的意义在哪里,无非是就业现状不及预期罢了。
假如你获得了理想岗位,钱多事少离家近那种,
你相信吗,哪怕你周围的同事全部是小学没毕业的SB二代,
你也丝毫不会怀疑读985的意义,因为你不是二代,你不读985就得不到这样的好工作,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你就会给读985主观增添上许多许多的意义,什么天道酬勤啊,什么努力就会有回报啊,什么读书是实现阶层跨越最佳途径啊,
关键别人也相信啊,也会认同这样的意义啊,
因为他们看见了你钱多事少离家近,因为他们看见了你的同事全是地主家小学没毕业的傻儿子。
归根结底,又回到了一个哲学问题——
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个别人,因为相信而看见
因为看见而相信,是俗人的功利心,是所有普通人的共性,与有没有考上985没有半毛钱关系,
因为相信而看见,是所谓的信仰,是极少数人才有的格局,与有没有考上985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么有哲理的话也不是我说的,是金一南教授说的,他总结教员之所以成功时的一条金句。
对了,金一南的学历是高中,成为了知名教授,却很少有人纠结读高中的意义在哪里?
话说到这个份上,
对于题主的心态,我们已经分析得七七八八了。
首先就是题主的功利心太重,属于看见而相信的大多数人。估计在题主内心深处,已经无数次因为自己的985学历而鄙视过211,鄙视过双非一本,鄙视过二本三本。
当然,这非常正常非常普遍,因为无数211,双非一本,二本三本会同样因为学历而在985面前自卑过。
谁让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呢。
其次就是题主老家公务员待遇很一般。假如老家公务员待遇很好,你觉得题主会觉得没有意义吗?
再说,国内公务员待遇很好的几个地区,公考竞争非常激烈。可以另辟蹊径的选调生,人才引进门槛非常高,只有少数985院校才有资格入围,遇到这样的机会可以避开激励的考试内卷,题主还会怀疑读985的意义吗?
再次就是题主的题主的家境可能也一般。
还是身边的例子,一位实权领导,小孩是学霸,在超级中学就读,成绩能在20名左右。
这所中学每年能考上15-17个清北。
这位领导天天给小孩灌输的思想就是专业不重要,学校最重要!
这位领导天天都做梦,前面考上清北的孩子,因为选不到好专业放弃了,能让他的小孩压线上清北!读个垃圾专业也好!
因为对这样的领导家庭而言,家里根本不缺一个年薪百万的算法工程师,但家里缺一个清北生,可以光宗耀祖!
所以读985的现实意义,本来就是分家境的。
只是很多人习惯于从原生家庭的固有思维模式出发,却忘记了汝之蜜糖,彼之砒霜
对了,这么有哲理的话也不是我说的,是《庄子》说的。
最后就是一个心态问题了。
就业是大形势,不是个人能改变的,个人只能去顺应啊。
现在不少毕业生的心态依然很好,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将来怎么样再去努力。
总结一下,这不就是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物来顺应!
对了,这么有哲理的话不是我说的,是《曾国藩家书》说的。
所以,毕业后回老家考公,质疑读985的意义在哪里?
我只能这样回答:你的问题在于读书太少,想得太多
对了,这么有哲理的话也不是我说的,是杨绛说的。
以上回答,你收藏了也不会看,就点个赞意思意思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