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西方人的礼貌客气里,藏了多少扎心的偏见
民生
2024-12-18 19:24
德国
回国之后,我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国内买东西太省事了。不像在德国,去超市买个菜,都得跟收银员拉扯5个回合:- 您想用现金还是刷卡支付?(Möchten Sie bar oder mit Karte bezahlen?)- 现金/刷卡。(Bar bitte. / Mit Karte bitte.)- 您需要袋子吗?(Möchten Sie eine Tüte?)- 是的,请给我 / 不用了,谢谢。(Ja, bitte. / Nein, danke.)- 您需要小票吗?(Möchten Sie einen Kassenbon?)- 祝您有美好的一天!(Schönen Tag noch!)- 谢谢,您也是!(Danke, gleichfalls!)
在国外,不论你是买杯咖啡,还是向陌生人问路,「请」和「谢谢」都是标配。但你想想看,日常情境中对店员说句「谢谢」,真的是发自内心感谢他们吗?大多数情况下,可能不是吧?大家不过是随口一说,跟完成任务一样。类似的习惯用语还有很多,比如你打了个喷嚏,旁边马上就会有人说「保重」(德语是Gesundheit,英语是Bless you)。他们真有多关心你吗?也未必,只是听到喷嚏声的条件反射。所以在国外打个喷嚏还挺折腾——你打了喷嚏,别人让你保重,你又得赶紧回个谢谢,别人还得再补一句不用谢。很多事情就像这个喷嚏一样,让人觉得被以礼相待,仿佛自己受到了重视。然而,它最多只能算是表面上的礼数周全,并不必然意味着深层次的尊重。你得到这样的礼遇,仅仅因为你是个人类,不是因为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只是一套标准化的社交程序,对方即使在礼节上无懈可击,也可能根本没把你当回事儿。你只得到了人手一份的礼数,其中却没有任何真正的尊重——西方人可能表面上礼貌客气,但那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常常在日常互动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让人感觉到一种隐隐的不舒服。比如我的导师,科研很厉害,为人也不错,对课题组所有人都挺公平。但他冷不丁冒出的一些话,还是很耐人玩味。前年卡塔尔世界杯,德国队爆冷输给日本队,他直接来了一句,日本队肯定给裁判塞了钱。去年诺贝尔奖颁奖,他说邻居问他,诺奖是大家投票选的吗?他回答说,要真是这样,诺奖早就被中国人垄断了。这些话并不直接冒犯到你,甚至带着几分轻松幽默,但你可以窥见一丝他对中国人乃至亚洲人的真实看法。又比如我前夫,我一度以为他尊重我的文化。但婚后相处久了,我发现这种尊重只是停留在表面。我说中国菜好吃,他说是啊,但要是能知道具体在吃什么就好了;我说中国人勤奋,他说是啊,人口太多了,不努力就活不下去嘛。最让人无语的是他婚内出轨,我发现之后提离婚,他居然特别震惊地问,我都回来了,你还要离婚?你看,即使表现得再礼貌,潜意识里的优越感,还是藏不住。其实,这种优越感不仅存在于个人关系中,还深植于西方对东方的集体想象里。美国海军军官爱上了日本姑娘,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要来了——多年后,他带着妻子回来,得知姑娘给他生了个儿子,想把孩子领回去。
这个故事被多次改编和翻拍,日本有蝴蝶夫人,中国有莲花姑娘(电影《海逝》),越南有西贡小姐……不管怎么改,核心都没变:西方始乱终弃、东方献身殉情。敲黑板,这不光是在轻视东方女性,更是在矮化整个东方文化——东方不可以是「他」,而只能是「她」,温顺的、柔弱的、被动的「她」。正如东方女性要屈从于白人男性,东方国家也只能屈从于西方权威。后来,华裔剧作家黄哲伦对这种蝴蝶夫人情结实在看不下去,于是根据真人真事创作了反讽剧本《蝴蝶君》。
法国外交官爱上了中国京剧演员,不出意外的话,意外就要来了——多年后,他才知道,对方其实是个男人,一个男扮女装的情报人员。本以为遇到了自己的蝴蝶夫人,没想到蝴蝶夫人竟是我自己。
之所以会发生这么离奇的事情,只因为在西方人的刻板印象里,蝴蝶夫人这个东方女性的模范,怎么可能是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可是,又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在这里,东西方的性别角色发生了奇妙的反转。说到底,西方对东方的偏见,是殖民时代的文化遗产。
《蝴蝶夫人》中痴情女子负心汉的设定,西方文学中也有,比如《茶花女》和《德伯家的苔丝》,中国文学中更是数不胜数。这套叙事其实无关种族,无关阶级,甚至无关性别,而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道德绑架,只不过有时体现为西方对东方、贵族对平民、或者男人对女人。但时代变了,未来的故事,不该是谁被谁拯救、谁替谁做主,而是大家互相尊重、平等对话。你对我真诚一点,我对你包容一点,我们就能成为好朋友——文化交流这事儿,其实也没什么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