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正部级齐扎拉会“过电影”吗

文摘   2025-01-29 16:58   安徽  


今天是正月初一。


我们说的过年,严格意义上,就是过春节。


正月初一,就是春节。


因此,大年初一这一天,尤其重要。它是春天的序幕,是一年的开头。


过年,讲究喜庆,讲究热闹。


但过年,也给人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总结和回望的机会。


你看,过年的时候,各行各业都会放假。而且都还是很隆重的放假。就连农人也不例外。


去年一年的劳作,收成几何;过往的耕作经验,怎样用于指导今后的生产生活。这是农人过年的题中应有之义。


其实,过年时的总结和回望,我一直觉得,更值得职有权的官员们珍惜。


回望,用普通人的话说,就是在头脑中,“过电影”。对从前自己的作为,做些梳理。不对的,将来校正,对的,继续。


如此这般,今后的路才能走得更远,更稳当。说句文辞,这叫“行稳致远”。


有这一番感慨,是想起来了齐扎拉。曾经的云南迪庆的一把手,曾经的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


这个春节前夕,1月23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通报说,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齐扎拉,落马被查。


齐扎拉,藏族。1958年8月出生,云南香格里拉人。算起来,过了这个春节,他也是67岁的人了。


在今天的小年轻面前,67岁的人,通常都是这样的“老资格”。那就是,他过的桥,比别人走的路多;他吃过的盐,比别人吃过的饭还多。


尤其是像他这样的正部级高官,从公社团委书记、青年干事,一步一步升起来,升到如今的高位,他真是见过大阵仗的。


过年的时候,他的总结与回望,也即“过电影”,可能会更远一些。


尽管目前他正处于被审查调查,但因为不是过年吗,想必给他的时间还是充裕的。


齐扎拉如果“过电影”,我想香格里拉,一定会有他回闪最多的镜头。尽管他离开香格里拉这个他仕途的“福地”,已有差不多24个年头了。


之所以这么说,因为2017年4月,履新西藏自治区政府主席的齐扎拉,曾做客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接受吴小莉的专访。


在我起笔写这个小文时,上述专访的文字实录版,仍以《西藏主席齐扎拉:“香格里拉”品牌是怎样从无到有的》为题,存于网上。


专访透露,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在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描绘了一个远在中国群山峻岭中的祥和宁静的藏区,名叫香格里拉。


正是这部小说,让全世界的读者,踏上了寻找香格里拉之旅。


1995年,时任云南中甸县委书记的齐扎拉,做了一个让中甸发展外向型旅游的决定。此后,又经历了几个地方争抢“香格里拉”之名的插曲。


而“香格里拉”最终花落迪庆,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齐扎拉提出了“大香格里拉”的概念。


在专访中,齐扎拉有这样的解释:


其实上有的东西啊,你把它做大了,大家都是可以共同地得利,做大了,大家都可以往前走,而不是在那里你争我斗的,它没有多少意义


这一番话,让彼时齐扎拉地方发展的远见,表露无疑。而这一点,也可以从我近几文收到的留言,得到印证。


——有的留言,被系统删除了;有的,我没有精选显示。显示出来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只是,如今大过年的,齐扎拉会回望自己,在某个时间节点之后,一路“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的历程吗?


我想,这个“过电影”,他应该是会的。不仅如此,他也会生发“早知如此,何必当初”的感叹与自责。


因为他是那样的高官。纪法那些条款和案例,他都很熟悉。

村庄物语
做最好的乡村叙事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