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人民路——白族古院闪烁“为民”之光

2024-10-05 17:09   云南  





云南大理,是中国唯一一个白族自治州,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大理古城人民路是大理古城著名的老街,它贯穿古城南北,是游客和当地居民最常光顾的街道之一。






位于人民路277号的魁阁社区,是一个典型的白族四合院,因人民路上的古迹“魁星阁”而得名。社区在古院基础上提升改造后,作为党群服务中心,服务辖区的新老大理人。社区承载着许多居民的回忆,曾经的生产组就在这里,现在的党员活动室是以前的“磨面和擀面处”。很多老人闲暇时也会进来走走,看看院子里的古井,当年街坊邻居共饮一井水,大家一起打水、洗菜、洗衣的场景历历在目。随着大理旅游经济的火热,很多新大理人来人民路开店或摆摊,给社区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魁阁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娟介绍:“我们社区服务现在有很多民心项目,有党建引领五社联动、15分钟生活圈,还有各种各样来自职能部门的一些项目。现在社区也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找突破点凝聚、团结居民,通过一些活动和社会活动组织,把居民拉到社区的圈子里。在志愿服务中,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发动人民路及其周边的一些爱心商户,参与到点对点的爱心捐助当中,今年春节就把物资送到困难家庭和独居老人、残疾人家庭。”


社区工作人员不仅对本地各族居民热情以待,也用心团结外地商户,让大家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魁阁社区工作人员陈林在大理古城居住了45年,在社区工作了9年。他乐呵呵地说,大理古城人民路如今已成为一个旅游打卡地,现在社区的工作量比以前多,整天都忙不过来。他喜欢和别人打交道,居民有什么事情,社区都能马上解决,大家不分本地人、外地人都一视同仁。


很多常住居民虽然已到退休年纪,但他们依然发挥党员热度,服务他人。魁阁社区老党员李建文一家都是党员,家里的老人为了方便大家用水,就在家门口修了一口地井。有一段时间地井边上破了,漏进去水,李建文就写报告给相关部门,建议对这条街的古井进行保护。去年这口井的水全部都浑了,作为社区网格员的李建文也赶紧向社区汇报,经过及时处理,水质恢复了,群众也很开心。



大理古城人民路130号,隐藏着一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院落。院落为典型的白族民居建筑,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三进院的设计,采用大理石为主要建筑材料。大理素有家家流水、户户养花的习俗,走进这座开满鲜花的庭院,仿佛穿越时空隧道。庭院中照壁上的鸟窝也是两百多年前筑的巢,相传鸟儿代代在此繁衍生息,院落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一种涤荡身心的安宁。这座庭院现在叫“梅子井”,因院中的清代古梅树和元代古井而得名。



梅子井第五代传承人杨淑媛介绍:“我们一直坚持着老手艺,大理是梅子之乡,延续祖辈的方法用梅子做调料,老祖宗非常有智慧,知道什么季节吃什么食物,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懂得养生。像这样的手艺是对大众有益的,是需要传承的。”她想把老祖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守护好、发扬好,以礼做菜,以菜传文,惠及更多人。她说,大理人有一个讲究,不管你有多少钱,孩子的读书、教育是放在第一位的。大理的历代文人都有从这条街走出去的,具有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大理古城人民路上还有一座有着138年历史的古院,这个石木结构的百年老院,分为前后两院。前院从祖上开始,就从事商品交易,后院当年是厢房和花园,现在是餐厅的备餐区和厨房。这座百年古院,虽然房顶历经4次翻修,但主体结构没有改变。古色古香的青石阶,六合同春的油松门,见证了几代人的成长兴旺,欢声笑语于斑驳石墙中听闻。
 

尽善百年古院传承人赵丽媛从小就是在这里长大。她回忆:“小时候大院里住着七家人,最开心的事就是吃饭的时间,这家吃了那家吃,吃个好菜,会给隔壁的邻居,现在还在坚守自己和人打交道的理念。自己做了餐饮,会把这种感觉传递给别人,做人重要,温暖更重要。



现在的大理古城人民路,已成为多元文化的聚集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大理人在这里安居置业或创业,开启着一段段崭新的人生。


来自江苏扬州的黎刚,1993年来到云南,现在是民宿的主理人。他说,大理人杰地灵、山清水秀、蓝天白云,这在全国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地方。他很热爱这片土地,现在到外地出差,都会自豪地说“我是大理人”!



夜晚,大理古城人民路依然灯火辉煌,人民路上的古院落,继续上演着不同的“为民”故事、“为民”情怀......


来源:大理融媒


古城简讯
大理古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理镇工作动态发布、政策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