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宗在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上的主旨演讲(全文)

2024-10-20 21:00   云南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
携手绘就生态友好的美丽大理新画卷

——在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中共大理州委书记  杨国宗

(2024年10月19日)


尊敬的中国外文局杜占元局长,中国公共关系协会郭卫民会长,省人民政府郭大进副省长,中国工程院徐明岗院士,各位外国使节,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十分高兴与各位新老朋友共同欢聚在美丽的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共话洱海保护,共享治水经验,共促生态文明,携手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大理实践。首先,我代表中共大理州委、州人民政府和全州364万各族人民,向出席此次论坛的海内外专家学者、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大理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级各部门和各国各方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携手绘就生态友好的美丽大理新画卷。
    作为全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大理缘洱海而盛名、依洱海而常兴、因洱海而和美。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对云南提出“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在洱海边留下了“立此存照”的约定,寄予了“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的殷殷嘱托。白州各族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洱海保护治理作为最具体、最现实的“国之大者”,倾力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绿色低碳的生产空间、宜居舒适的生活空间,大理发展呈现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互促共赢的新局面。
    下面,我从五个方面作分享。
    十年来,我们坚持系统施策,实现从一湖之治到生态之治的有力转变。回望洱海保护十年奋斗历程,我们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三治一改善”部署,举全州之力先后实施“七大行动”、“八大攻坚战”、“六个两年行动”、“九个三年精准提升行动”,坚持科学治湖、系统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协同发力,统筹实施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建设,为洱海构筑起绿色生态屏障。特别是“十四五”以来,我们聚焦治湖更加科学、措施更为精准发力,依托国内各大高校和院士、专家团队建立科研机构,持续深化洱海水质、水环境、水生态变化规律研究和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流域截污治污等重点难点科技攻关,建成覆盖洱海流域的“天空地水”一体化感知的数字洱海监管服务平台,进一步实现科学、精准、高效的保护治理。洱海水质连续多年保持优良水平,湖体透明度提升至2.29米,一度消失的“水质风向标”海菜花重现洱海,保护治理成效受到社会各界认可,得到各级媒体点赞。洱海保护治理的实践表明,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必须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走一条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稳定改善的湖泊治理之路。
    十年来,我们坚持标本兼治,实现从应急抢救到常态长效的有力转变。面对洱海水质一度波动下滑的严峻局面,我们采取断然措施抢救式保护洱海,坚决管控污染、截住污水,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既要铁腕治湖,更要依法治湖。我们着眼洱海长治久安和流域综合治理,先后5次修订洱海保护管理条例,细化制定规范餐饮客栈经营、农村个人建房、渔业管理等配套办法,构建起科学严密、系统完善、因地制宜的洱海保护法规体系。我们科学划定洱海湖滨生态红线和湖泊生态黄线,严格洱海流域“三区”管控,实施1806户生态搬迁安置,建成129公里环湖生态廊道,真正实现了“人退湖进”的历史转变。我们充分整合执法力量,严厉打击偷排污水、无序取水、违法捕捞等行为,洱海水环境综合整治入选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见成效典型案例。洱海保护治理的实践表明,必须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让法治成为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最为可靠的保障。
    十年来,我们坚持绿色发展,实现从“大理之问”到“大理之变”的有力转变。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我们聚焦产业培植的差距问题,立起“大理之问”,找准“大理之症”,以洱海高水平保护和产业高质量转型统揽发展全局,统筹推进空间布局重构、产业体系重建、工业结构重组、经济生态重塑,创新实施“双核驱动、协同发展”、大祥巍一体化等战略,跳出洱海谋发展,走出流域找拓展。我们大抓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从无到有搭建新兴制造业体系,工业“新三样”绿色铝、硅光伏、新能源电池聚企成链,乳业、核桃、水果、蔬菜等“苍洱名品”提质创优,“一带三道十八廊”—“漫步苍洱”文旅品牌光彩绽放,大理年游客接待量接近一亿人次。洱海流域转型的实践表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把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努力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转型发展。
    十年来,我们坚持生态为民,实现从美丽大理到美好生活的有力转变。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把最美的生态献给人民,开放的洱海生态廊道实现了从私家后院向公众空间的历史性转变,苍山洱海真正成为大理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心灵依托。我们统筹推进绿美城市、美丽乡村建设,做好以“水”定城、以“绿”塑城、以“文”润城文章,将森林、湿地、公园等优美景致点缀进城乡基础设施中,构塑宜居、韧性、智慧的城市低碳生活界面。我们围绕深度诠释“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持续打造“在大理爱上生活”、“大理美好生活季”、“中国最佳爱情表白地”、“四季户外运动之城,全域旅游康养之地”等新IP,让栖居在大理的人们沉浸体验大理的山水之乐、文化之魅、生活之美。美丽大理建设的实践表明,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坚持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生态为民,让每一位来到大理的人都能在这里享受美好、爱上生活。
    十年来,我们坚持共谋共建,实现从践行理念到经验分享的有力转变。我们深入践行“地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的全球倡议,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推动洱海保护成为云南省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中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动实践。洱海保护治理经验作为中宣部2024年中欧文化交流重要议题向法国、瑞士等国家宣介推广,“洱海经验”成为全球城市近郊湖泊治理新标杆。连续四届洱海论坛在大理成功举办,成为向世界宣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窗口。洱海保护治理的实践表明,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我们将秉持开放共享的态度,加强湖泊保护治理国际合作、经验共享,积极当好生态环境治理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大美苍洱锦绣地,绿色生态向未来。如今,一幅山青、水秀、天蓝、地绿、林茂、湖净的美丽画卷正在大理徐徐展开,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最为生动的注解。我们将始终秉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理念,努力将大理建设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基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全国示范样板。我们愿同与会各方共同携手、相向而行,把洱海论坛越办越好,为保护全球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后,预祝2024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洱海)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风花雪月号


古城简讯
大理古城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理镇工作动态发布、政策宣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