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张之洞在广东和湖北铸造银圆之后,在有限的区域内有效的抵制了外国银圆,其他各省纷纷跟进,这个时候动作最快的,是此时的“北洋机器局”利用其做铜钱的机器制造出来的“北洋22年机器局银币”。
北洋22年之前的广东和湖北,规格参照外国银圆的大小,重量标记了“七钱二分”,这是比较典型的中西结合,这个时候铸造的北洋机器局系列,则一步到位的在币面上放置了“壹圆”、“五角”、“二角”、“一角”、“半角”,这是中国本地铸造的银圆第一次完全使用“圆、角、分”的方式标记面值。
此后北洋23年、24年系列都一脉相承,直到1899年的北洋25年,此时清朝中央政府意识到币制统一的重要性,开始尝试统一,“两、圆之争”开始,北洋25年铸造的银圆开始摒弃“圆、角”的计值,改为标重“库平七钱二分”、“库平三钱六分”等,一直到北洋3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