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圆的故事:造总和宣三

文摘   2024-10-13 10:00   上海  

造总,指的是1908年的“造币总厂光绪元宝”, 大清指的是1911年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各省纷纷建厂铸币,然而由于各省的规格、成色、工艺各不相同,跨省流通出现障碍,倒是产自墨西哥的鹰洋成为跨越地理限制的“硬通货”。 清朝中央认识到统一币制的重要性,经多年筹备,终于在1908年于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出一套光绪元宝。 

此时朝堂上“两元之争”正盛,币制未定,造币总厂系列银圆虽然有“第一套中央造银币”的身份,却未能大规模全国推广。 

1909年,由于光绪帝、慈禧太后先后辞世,次年主张“两制”最积极的地方大员张之洞也离世,“两元之争”告一段落。最终以“圆、角”为单位的大清银币1911年问世,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套“国币”。  

 

这套大清银币中的壹圆、贰角和壹角面值有流通,伍角仅样币存世。 壹圆采用的图案是“曲须龙”,雕模师是意大利人鲁乔尼,这位雕刻师在中国工作了8年,他的签字后来很多钱币上出现。

曲须龙在五种备选样币中胜出,其他的四种样币也就成为了今天珍贵的样币,分别是长须龙,短须龙,大尾龙和反龙。 

在此之前的宣统二年,清朝曾经试铸了另外一套奥地利雕模的龙洋,今天市场中偶见壹圆和伍角两种面值,贰角伍分和壹角两种面值十分罕见。 

宣统三年的大清系列银币推出后不久就爆发了辛亥革命,这套命运多舛的银币也就未能以“国币”的身份通行全国。从今天收藏市场看到的数量看,宣三的主币应该一直到1914年袁大头正式铸发前仍有一定量的生产,“R”后带点和不带点的两个版别很可能是在不同造币厂生产。

机制币收藏群英会
提供精彩的中国机制币收藏内容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