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勇敢到创新,企业家是怎样炼成的?

财富   职场   2024-11-09 16:30   广东  

“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在中文语境中,当一个名词加上“家”的后缀时,通常用来指代在某一领域内表现卓越、做出了显著贡献的人物。

比如我们熟知的爱迪生,我们会尊称他为“发明家”。在企业管理学界,同样存在着“管理学家”,而对于那些尚未达到一定学术地位的人,一般只被称为“管理学者“。

但“企业家”这个词汇的使用却非常灵活。在某些商务场合,任何名下有法定经营主体的人都可能被尊称为企业家;而在大众的普遍认知中,企业家往往得是那些已经积累了一定知名度的人物。
总的来说,人们对于“企业家”的定义莫衷一是,似乎并没有统一标准。

有些企业家也不自认为是企业家,甚至有些抗拒。即便他们的企业年产值已经达到数千万。当别人称他们为“企业家”时,他们常常自谦道:“我只是做点小生意,哪里算得上什么企业家。”

那么,究竟什么是“企业家”呢?具备哪些特质的老板,才能够被冠以“企业家”的名号?

英盛企业AI应用研究院销售经理智能体的回答
作为企业管理服务行业从业人员,我们有幸与众多老板有过深入接触。坦白讲,在与不少客户的互动中,自己的内心会不自觉地勾勒出“企业家”的形象。

我们很难明确指出什么样的人才能被视作企业家,毕竟我们也不会刻意带着审视的眼光打量对方是否符合“企业家”的标准。很多时候,反倒是在不知不觉中就认定了他们作为“企业家”的角色。
如果进行一番下意识的归纳总结,或许可以从他们的人格中精炼出以下三个核心特质。

第一,勇敢是企业家最基础的特质——因为创业往往伴随着不小成本的投入。据抽样调查,中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仅为3.7年,而中小企业更是只有2.5年。我们之所以会主观上感觉这个数据与实际所知不符,是因为我们能看到的企业大多是成功存活下来的,这就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现象。

实际上,不少企业在创业伊始就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尤其是那些启动资金少、资金回流慢的企业,往往在几个月内就无法维持。

很多中小微企业草创初期,哪有什么天使投资人,都是靠老板们用自己辛苦攒下的积蓄去冒险。他们本可以过着安逸生活,但正是由于他们敢于冒险,才有机会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勇敢,恰恰是一开始就豁得出去的前提。

第二点是“不老”的精神,这体现在企业家们始终积极寻求机遇,并且秉持终身学习的精神。今年的美国大选,中国互联网流行起了“特朗普78岁高龄还在努力上岸,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的调侃。

没错,说的就是这种“折腾到老”的性格。


活跃于社交媒体X(原“推特”)的特朗普
上一任期曾以“推特治国”闻名
尽管特朗普因政治身份家喻户晓,但他的原始身份也是企业家。还记得2016年的美国大选吗?特朗普,这位曾经的政治小白,在竞选过程中巧妙运用社交媒体,其手法之高超,成为传播学领域一个被大量研究的现象级案例。

特朗普绝不会说出“我已经年纪大了,不可能学会这些了”之类的话。反之,他玩转社交媒体甚至比很多年轻人都还要得心应手,从而凭借其强大的舆论领导力横扫美国政坛。
同理,我们也在很多企业家身上也看到了这种特质:当其他同龄人觉得自己年岁已高,不再愿意接纳时代的某个新产物时,他们却早已拥抱变革(如以前的移动互联网或今天的人工智能),为我所用,且往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点是重视创新,甚至可以说是“不得不创新”。“创新”涉及的范畴相当广泛,不仅涵盖技术层面,还包括组织结构和商业模式等多个维度。

或许大多数人可以选择随波逐流,但对于企业家而言,创新是他们不得不正视的严肃课题。他们清楚地认识到,一旦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就可能被潮流所淘汰。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当企业无法与时俱进而面临经营困境时,员工可以跳槽重新找工作。但对于企业家来说,即便企业经营困难,他们仍需面对每月的固定开销,并努力维持,直到企业最终无法继续运营为止。

为了避免陷入这样的困境,企业家们必须持续创新,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他们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警觉,广泛观察市场动态,眼观四路、耳听八方,不断地思考和探索,以确保业务能够持续发展并日益壮大。

每当市场上涌现了什么新技术,企业家会想方设法拿来赋能自己。若能通过企业内部研发实现突破创新,无疑是更理想的。

企业家们一方面希望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对能够带来明显价值的创新总是毫不犹豫、当机立断,而且这两者一点也不冲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今年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其中有一段表述非常值得揣摩: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生力军”这一表述最早出现在关于民营经济的文件中,可以追溯到2023年7月14日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
“生力军”指新加入战斗且战斗力强大的军队,后被引申为新加入某项工作中的得力人员。该定性对于优秀民营企业的“总司令”,也就是企业家而言,完全可以说是当之无愧、实至名归——我们不可否认或忽视民营企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

而在即将于11月14日开启的为期三天两夜的深圳高科企业励志追光之旅中,英盛企管将携手有理想有抱负的企业家们亲临比亚迪、联想和奥比中光等研学场景。

我们将一同深入了解这些中国顶尖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们如何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经济的腾飞,勇担“生力军”的光荣使命。在此,我们诚邀您加入我们的队伍。
最后,让我们由衷致敬和祝福每一位任重道远的企业家!



延伸阅读:研学笔记|丰田vs比亚迪?巨头争霸的关键赛道是......


团队需要一个正确的引导和激发
课堂里小小的改变
团队就会大大不同
更多企业培训
欢迎扫码添加【学习助理】微信了解:

英盛企管
思路决定出路,学习成就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