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产业观察组
FORWARD
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
产业
观察
Industry Observation
中国22个自贸试验区
如何更好发挥新质生产力?
一季度数据公布,江苏GDP 31020.4亿元,广东GDP 31510.66亿元,广东对江苏的领先优势缩小至490.26亿。照这个速度下去,江苏再过大概2年就能实现对广东的超越。
为了守住“王座”,广东,放大招了!
11年前,中国自贸试验区建设从上海起步,布局逐步完善,已先后7轮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统筹沿海、内陆、沿边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2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合计进出口7.67万亿元,吸引外资总额达到2086.4亿元,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面积虽然小,但是外贸和外资均占到全国的18.4%,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4年,在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要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重点任务,也是产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落地的关键载体。
"文末附最新"
《2024中国自贸试验区分布图》
附区域划分、批复时间、实施范围、涵盖片区、重点产业等
挖掘新动力
探索自贸区发展的新质生产力
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深刻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要素,并曾与深圳市社科院联合开展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前瞻结合中国多地自贸区产业发展的观察与新质生产力的内核价值,认为新质生产力对中国自贸区经济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战,并且新质生产力更适合在自贸区的营商环境下加速生长。
首先,颠覆性技术的发展要求科技创新领域的制度供给更加集中化和系统化,以促进创新要素的集聚和关键研发环节的优化。其次,新产业形态的出现需要自贸区在产业布局方面提供更具集成性的制度创新,以响应产业发展的创新置换、规模扩大和市场拓展需求。此外,新生产关系的形成要求自贸区在要素优化配置方面提供更具协同性的制度方案,以促进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升级。
正如前瞻观察到,中国自贸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基本上都集中在“战略新兴产业”,以上海、广东为例,上海自贸区聚焦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民用航空、智能新能源汽车、氢能产业等集群;广东省聚焦包括但不限于: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深海工程、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等集群;
(部分研究成果示意)
为了应对这些需求,自贸区正在深化开放制度,聚焦人才、数据、资本等新质生产力要素,推动体制机制创新。例如,浙江自贸试验区在数字和制造业领域挖掘制度创新成果,推动大宗商品、口岸服务等领域的专项改革,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创新;上海自贸试验区则通过产医合作项目和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资源的转化和企业创新动力的释放,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动能。
不难发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正推动自贸区制度创新朝着更加集中化、系统化、集成性和协同性的方向演进,以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瞄准排头兵
抢驻产业发展的黄金试验田
自贸试验区建设以来,涉及22个省份、52个城市与海南岛全岛,共计70个片区,形成东西南北中协调、“沿海+内陆+沿边”开放、辐射全国、面向全球的改革开放创新格局。
“今年前两个月,进出口6.61万亿元,创历史同期的新高。这一规模基本上相当于20年前我国全年的外贸总值,两个月相当于一年。”——海关总署。
经过多年来不断深化改革探索,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成果贯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推动了多项便利、开放性的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而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新兴产业,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与交易,最关键的一点还是自贸区的“创新力”与“融合度”给予产业与企业的发展支持。
去年7月20日,中山大学发布了一份 “2022-2023年度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 数据显示,全国54个自贸片区制度创新指数总体得分平均值为78.03分。从排名来看,广东前海、上海(浦东)、广东南沙位列三甲,上海(临港)、天津、北京、福建厦门、四川成都、湖北武汉、重庆进入前十名。
(指数包括“贸易便利化”“投资自由化”“金融改革创新”“政府职能转变”与“法治化环境”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57个三级指标)
(排名截取示意)
从数据观察中,可见广东的三大自贸片区(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在整个中国自贸区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处于较高的制度创新领先水平。同时,从地理位置上观察,这三大片区正位于珠三角的核心区域,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紧密相连,致力于深化与港澳的合作,推动规则对接和机制对接,并且各自有着不同的发展重点:
广州南沙新区片区:重点发展航运物流、特色金融、国际商贸、高端制造等产业,建设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服务枢纽;
珠海横琴新区片区:重点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商务金融服务、文化科教和高新技术等产业,建设文化教育开放先导区和国际商务服务休闲旅游基地,打造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新载体;
深圳前海蛇口片区:重点发展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科技服务等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建设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世界服务贸易重要基地和国际性枢纽港。
此外,广东自贸区通过与港澳的深度合作,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自贸区内的制度创新和开放措施有助于实现货物、服务、资金、人员等市场要素的自由流动,从而促进大湾区内部的经济融合,从制度创新、产业布局战略、区域协同发展等层面考虑,更进一步笃定广东自贸区(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是中国自贸区中体制创新、产业发展的排头兵。
不仅如此,今年6月30日,万众瞩目的深中通道正式建成开通。项目通车后,从珠江东岸深莞惠城市群到达西岸珠中江城市群的车程将从目前约2小时大幅缩短至30分钟,整个珠三角终于成了真正的“产业黄金三角”。
来源:谷歌卫星地图 前瞻产业观察组制
如今天堑变通途,珠江西岸通过深中通道的带动,终于能承接深圳宝安新型工业、前海现代服务业、南山互联网产业等,成为深圳企业的重要生产制造基地,并发展深圳产业的上下游配套服务,中国自贸片区的“产业黄金三角”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力。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加速新质生产力在“产业黄金三角”的发展提质增效,前瞻产业研究院基于对区域条件的观察分析,从不同维度对进行了比对:
①区位条件
LOCATION
前海与香港隔海相望,是大湾区内陆城市对接香港的前沿节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有利于吸引香港的资本、技术和专业服务进入内地市场。前海合作区扩区后,总面积已经增至120.56平方公里。
横琴与澳门仅一水之隔,通过横琴口岸直接相连,地理位置极为便利,有助于吸引国际投资和促进国际交流。横琴岛“一线”和“二线”之间的海关监管区域,有约106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南沙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中心位置,并拥有世界知名的深水港,具有辐射整个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平台范围覆盖广州市南沙区全域,总面积约803平方公里,其中:以先行启动区为主,面积约23平方公里。
②战略定位
STRATEGY
前海方案的战略重心是围绕现代服务业这一香港的优势产业进行学习和吸收,并在这个过程中探索配套法律、制度、模式改革创新,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创新试验平台和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香港有的产业,前海要学习和效仿。
横琴方案的战略重心要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的新产业和便利澳门居民生活就业的新空间,健全粤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体制,提升琴澳一体化发展水平,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简单来说,澳门没有的,横琴要引进配套产业。
南沙强调与港澳协同,共同扩大对外开放:将南沙打造成为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于其他2个方案相比,南沙服务于整个大湾区衔接联动的作用更加明显。
③产业目标
TARGET
前海自贸片区
在现代服务业创新方面,发展陆海空多式联运、枢纽联动;创新金融业态;发展绿色、智慧供应链;规范发展离岸贸易;推进国际船舶登记和配套制度改革;促进促进“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业态。
在科技发展改革创新方面,发展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联网、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研发机构;创新科技合作体制;引进创投机构、科技基金、研发机构;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聚区。
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方面,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和法律事务对外开放水平;打造面向海外市场的文化产品基地;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
横琴自贸片区
科技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发展集成电路等微电子供应链和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
澳门品牌工业:建设中医药生产基地和创新高地;打造世界级毛坯钻石宝石交易中心等。
文旅会展商贸产业:国际旅游岛和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发展旅游产业和大健康产业;建立中葡国际贸易中心和数字贸易国际枢纽港。
发展现代金融产业:打造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在合作区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降低澳资金融机构设立银行保险机构门槛;
南沙自贸片区
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推动海洋科技力量集聚、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链、建设专业化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国际光缆登陆站和数据服务试验区等。
青年创业就业合作平台:开辟拓展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空间。
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建设一体化国际投融资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印刷业对外开放连接平台;打造国际海事服务产业集聚区、大湾区航运联合交易中心、设立期货交割仓等。
2023年,三大平台外贸进出口总额5799.5亿元,吸引外资41.9亿美元,以全省万分之六的面积吸引了全省外资总额的五分之一,还在商品、资金、人员的跨境流动中产生了大量制度创新。其中,区内新设企业2.75万家,同比增长21.3%,其中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217家,同比增长20.8%;四上企业营业收入12826.99亿元,增长19.4%;营业利润621.87亿元,增长18.9%。
在企业集聚度层面,南沙已集聚1000多家人工智能和生命健康企业;前海招引培育金融、商贸物流等8类全球服务商,深港国际金融城已吸引333家金融机构;横琴“四新”特色产业加快集聚,实有企业16216户。
这个“产业黄金三角”,各自定位分工明确,相辅相成,不仅全面覆盖了粤港澳大湾区加大对外开放的需求,也为内部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规划新征程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踏入新巅峰
广东自贸区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的创新环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和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这对于大湾区建设创新型经济体具有重要意义。前瞻产业观察组根据广东三大自贸片区的定位、规划和现有产业基础,观察发现三地间互补性和合作空间最为凸显的产业如下:
>>科技创新与研发:
前海强调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出建设新型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南沙提出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横琴作为粤澳深度合作区,科技创新是其发展重点。三方有望搭建科技创新联盟,共享研发资源,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形成区域内的创新网络。
这意味着将吸收大量的科研资源,包括顶尖科研人才、先进的科研设备、丰富的科研资金等将集聚在这里。在深中通道加速三地间科研人才、技术成果、创新理念流动的基础上,三地如果通过搭建科技创新联盟,共享研发资源,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将能实现三地科研创新能力的相互促进,激发更多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
>>金融业:
前海要求推动金融业开放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南沙要发展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加快建设金融商务发展试验区;作为粤澳合作的重要平台,金融业也是横琴潜在发展领域。一旦在各自主攻领域取得成就,再建立区域金融合作框架,推动金融市场的一体化,势必能让大湾区金融产业创新和发展更上一层楼。
虽然三地在金融产业的发展上各有侧重,合作对象也存在差异,但这恰恰为未来的金融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无限的可能性。三地应当搭建金融合作机制,互相学习先进的金融理念和创新模式,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区内产业提供更加多元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满足不同产业的融资需求,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
>>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
前海提出了发展文体旅游业,南沙重点发展文化创意、商务会展等;横琴作为旅游休闲中心,文化旅游是其重要的发展方向。三地可以联合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开发跨区域的旅游产品,促进文化和创意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航运物流与国际贸易
前海依托深圳港西部港区,提升航运高端资源配置功能;南沙规划重点发展航运物流、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等,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横琴并未提及航运规划,但有潜力发展与国际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三地如果整合港口资源和物流网络,建立多式联运体系,可以有效提升区域物流效率和国际贸易的便利性。
图源:摄图网授权
总体而言,前海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高地,将以其开放的姿态和创新的机制,吸引众多金融机构和企业汇聚于此,成为推动金融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引擎;横琴则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连接粤港澳的桥梁,促进区域旅游和文化的发展;南沙先进的制造业和港口优势,会是大湾区重要的物流和制造基地,为区域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随着深中通道的开通,这三大平台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历史机遇。深中通道不仅缩短了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时空距离,更将成为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产业升级的重要纽带。它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的流动与融合,为三大平台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丰富的合作机会。
图源:摄图网授权
不过也需要认识到,借助这一历史性新机遇的三地联动才刚刚开始,未来的路还很长,也充满了不确定性,地方发展需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审慎地规划和布局,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这不仅需要地方政府的智慧和勇气,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一家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不仅拥有26年产业规划经验、国际院士领衔的资深团队,更以其创新的“实地调研+AI产业大数据+专家技术洞察+招商资源前置”特色服务,为各类区域、园区、产业专项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
这一服务模式已经成功应用于中国多个经开区、高新区、自贸区、综保区、工业园区、临空产业园、商贸物流园等多种类型的产业规划,帮助它们打造优势产业生态,有效利用土地资源提质增效、提高亩均产值税收,同时明确招商方向,解决“招什么”、“去哪招”、“怎么招”等产业整体发展核心问题。
过往,前瞻已完成《北京丰台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与全景图谱》、《无锡滨湖区高质量产业载体总体发展规划(2023-2035)》、《浙江永康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中韩(盐城)产业园临港产业配套区发展规划》、《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6年)和2035年远景目标》等产业规划项目,前瞻产业研究院团队通过深入分析地方产业现状、资源禀赋、区位优势等,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发展规划和建议。这些规划不仅考虑了当前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更着眼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为产业升级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提供了科学指导。
在新质生产力与的“黄金”趋势下,前瞻产业研究院可以帮助地方政府和企业更好地把握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注入更多新动能。
附:《2024中国自贸试验区分布图》
前瞻产业观察组制
前瞻产业研究院
SINCE 1998
FORWARD
股票代码:839599
前瞻产业研究院于1998年在北京清华园成立。26年来,前瞻始终坚持两翼一体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宏观研究+技术洞察+自研大数据”为可持续发展先行之翼,以“智库专家+平台资源"为落地性发展后固之翼,致力于为政府、企业、科研院所等单位提供一体化的产业发展咨询服务。
FORWARD
更懂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
FORWARD.
欢迎各种咨询→
产业咨询
400-639-9936
研究咨询
400-068-7188
更懂产业,驱动决策走在前列
FORWORD, FOR 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