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清一切的真相之后

文摘   2024-08-16 22:14   河北  
我的大号

加我



01
@冷眼观人
我们这儿的事,最好玩儿的地方儿,恰在此处。
明知是错,却改不了的。
错也便错了,错也便一直错下去,等到想要修正的时候,一代人的青春,一代人的梦,也只能是惜春而去了... ...

02
数据回答为啥结婚不用户口本了?
因为今年以来的结婚、离婚数据进一步“恶化”了。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为343万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49.8万对。这一结婚登记数量创下了近年新低,仅为2014年同期694万对的一半左右。根据人口学者的分析,如果按照往年规律推算,预计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对数可能约为660万对,这将是自1980年以来的最低值。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上半年离婚登记同比减少4.3万对。虽然离婚的也少了,但结婚的更少,于是“离结比”大幅攀升,有人算了一下,去年上半年的离结比是37.14%——今年上半年的这个数据是50.87%。

也就是说,有两对登记结婚的,就有一对登记离婚的。

03
@曹多鱼
不是社会戾气变重了,而是有人被欺负得太惨了。

再加上穷,戾气就压不住了。
一个人的财务状况和生活模式都被压到一个界限的时候,他是没法控制戾气的。
你楼下那些退休金几万的老人,是不是一点戾气都没有,见谁都笑呵呵的。

而相反,那些跑外卖的小哥,就显得很急,给你送完餐,你说句谢谢的功夫,他们就跑向下一单了,有时候为了某几单还得跟你联系一下可能送晚一点。
前者,是无限的松弛感,而后者,则是无限的急迫感。

你觉得他们谁更容易有戾气?

04
@张庆方朋友圈
康乾盛世后期,整个社会戾气滋长,就经常出现佃农因为屁大一点不顺心,怒杀东家全家之类的事。
从微观上看,是东家错了吗?不是!满清以蛮夷入主中原,以圣人之道治天下之心是真诚的。“朕治天下以致精,待臣工以致诚”,可是乾隆天天挂在嘴边的话。
清廷严厉约束官贵,毋使其仗势欺民,清朝的乡绅阶层更是仁义礼智信天天讲,是不是百分之百真诚不好说,至少整个社会风气就是要仁者爱人,富而好礼。清朝的地主,还真不敢明目张胆地欺压佃户
孤立地看,反倒是这些佃户无礼。有的佃户交租时,粮食里面的土太多,东家只是半开玩笑半建议地一句:你家的扇车该修一修了。
佃户听了就脸上变色,开始行凶。
这种事,当时满清的士大夫们是解释不了,理解不了的。直到几十年后,德国一个大胡子博士才论证清楚了:阶级社会必然存在阶级斗争!

05
@强势文化笔记
这个世界上的穷人,不管是生孩子,还是养孩子,对这个孩子而言,都没有任何恩情。
道理很简单,穷人养育后代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进行投资,而且是投入最小的成本,来获取最大的回报。
从本质上来说,穷人父母把一个孩子生下来,并没有把他当做一个平等的人去看待,去带给他温暖和关爱。
而是把他当作一个牛马,一个下级去使用,最大程度地从孩子身上来榨取价值。
在生产力落后的古代,农民生了孩子,在这个孩子七八岁的时候,就可以作为劳动力去减轻家里的负担了。
要么在家里洗衣做饭,要么下地干活,要么把孩子赶去别人家里打工挣钱来补贴家用。
从经济成本来考虑,养活一个孩子,根本花不了多少钱,不过就是多添一双筷子,多吃半两饭罢了。
当然,为了能够牢牢控制住自己的孩子,在一个贫穷的圈子里,大家会互相灌输传播:
父母对孩子的恩情大于天,哪怕自己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也要满足父母的意愿。
实际上,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
越是无能的人,越是喜欢给自己的孩子灌输恩情教育。
因为他们非常清楚,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根本掠夺不了别人,只能去掠夺自己的孩子。
如果不用一套无形的枷锁去牢牢套住孩子,那么他很有可能就会脱离自己的控制,进而得不到回报。
那么,到底该如何判断一个父母到底对自己的孩子有没有恩情,有没有给过真心的关爱呢?
评判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看他会不会为孩子出头,敢不敢去维护孩子的利益以及人格尊严。
当然,挑明这一切,并不是让出身贫穷的人,对父母,对这个世界充满仇恨。
而是说,在你看清了一切真相之后,就要想尽办法去增强自己的实力。只有结果不会骗人,只有强大的实力才能说服一个人
毕竟,哪怕在一个贫穷的圈子里,成为父母的大人们,永远是优先重视有钱亲戚的话语,选择性忽略掉孩子的感受。

三观相近,抱团取暖

长按扫码,感谢支持

辉煌新说
笑谈天下事,做个明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