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你是总书记,我是你哥,该教训你照样教训你

文摘   2024-10-28 23:43   河北  
 微信改版,关注,设为星标不走失


加我




胡耀福一家

01
哥哥比他早参加革命
却当了一辈子农民


哥哥胡耀福比胡耀邦大4岁。


1929年12月,中共湖南省委派夏明翰到浏阳恢复中共浏阳县委。胡耀邦的家乡处于革命中心地带,他的父母亲以及哥哥姐姐都参加了革命。


哥哥胡耀福早在1927年秋收暴动后就当上了乡里的“劳动童子团”团长(相当于后来解放区的儿童团团长),1930年2月入团,5月任乡团支部书记。他与谭震林、毛泽民等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很熟悉。


胡耀邦入团比胡耀福还早些。他是1929年12月由浏阳一中回家度寒假时,由时任乡少共书记的杨贵英介绍秘密加入青年团的。


胡耀邦回到家乡后,当上了乡少年先锋队队长兼儿童团团长。而这时,晚两个月入团的哥哥胡耀福已经是团支部书记了。


胡耀邦先去了湘赣苏区,后来到了中央苏区,再以后长征去了陕北。哥哥胡耀福却从此命运多舛。


1931年,国民党军进攻浏阳县苏区,白色恐怖极为严重。在严峻的形势下,他秘密地为红军运送过食盐,保护过苏维埃的干部。



全国解放后,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土改”。胡耀福本来是“中农”,可是不知为何最终成了“富农”。


就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诬告胡耀福曾经不仅追杀革命同志,而且还率领众人公然加入国民党。


结果,胡耀福被定为“反革命”而入狱5年。


胡耀福入狱之后,很快被发现定案不准,多处定案意见靠“群众举手”方式来通过,在司法程序上存在诸多问题,法院不予采纳。结果,胡耀福只服刑5个月就出狱回家。


尽管出狱了,他还是被定为“反革命分子”,受到“管制”。


“文革”后,胡耀福案再次进行审理,最终逐步弄清了事实的真相,将胡耀福放了出来。胡耀福因为档案上有污迹,所以什么人都不待见他。


他只能在老家,老老实实地当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可是,而这时候,他的弟弟胡耀邦已经是总书记了。



02
兄弟之争


“耀邦,你这个人忘恩负义!你在北京当总书记,我在家里当农民,要是在过去,我就是皇亲国戚。


但是现在,我在家里当农民,日子不宽裕,有人关心一下我家又怎么了?难道胡德资一个中学生就不能当工人了?”


胡耀福越说越气,一拳砸在桌子上,一只茶杯摔在地板上碎了。他接着怒斥道:


“别看你是总书记,我是你哥,该教训你照样教训你!”


1984年的一天,从与北京中南海一堵之隔的一个古老院落里,突然传出了激烈的吵架声。


人们不会想到,吵架的人,一方是时任总书记的胡耀邦,另一方则是他的哥哥胡耀福。


事情是这样的:


胡耀福的二子胡德资在为地方上购买农资时结识了岳阳县委的一位领导,这位领导当然不排除是耀邦故旧的原因,决定将胡德资及其妻子叶秋娥招工到岳阳。


能跳出农门,胡德资夫妇自然非常高兴,在办招工手续时,就担心万一让叔父知道了有麻烦,为此,索性连父亲也瞒了,待生米煮成熟饭再说。 


胡德资的担忧并非多余,果然让胡耀邦知道了,一个电话打给当时的省委书记,让他立刻批示岳阳县委取消侄儿招工一事。


招工不成也就罢了,可胡耀邦还要在哥哥进京看望他时,刚一进门,就很不客气地批评,不该打着他的旗号以权谋私!


不知内情的胡耀福一开始被说得一头雾水,待弄清原委后终于忍不住大怒,“你乱讲!我根本不知道!”于是同弟弟胡耀邦大吵起来。


不一会儿,胡耀福怒气冲冲走出来,投奔女儿胡素贞去了,临走时发誓道:“我这一辈子再也不来了!”



03
赴京路上


1985年7月,胡耀邦总书记生病的消息传到家乡,其哥哥胡耀福老人再也沉不住气了,决定赴京探望。


行前,他用一个小铁桶装了10斤自己家里榨的茶油,还有5斤红豆,这是弟弟爱吃的家乡土特产。


那时候,办身份证还没普及,为了减少旅途麻烦,他临出发前在村委会开了一张介绍信,装进口袋。


在长沙火车站,排了很长时间的队,才购得一张长沙开往北京的火车站票,进入拥挤的过道。


由于天气炎热,他将油桶塞在别人的座位下面,将装红豆的布袋放下作櫈,坐在过道里。


由于妨碍别人过往,人家的脚印在他身上印了一道道痕迹。没过多久,一身就脏兮兮的了。


无奈,他站起往前来到厕所门口,倚门而坐,背靠着厕所门,舒坦多了。


可没舒坦多久,又被上厕所的旅客叫开,如是几次他只能委屈地候着。


不久,一位女乘务员见他一副乞丐盲流模样坐在厕所门前,便上前冷冷地问道:“你是哪里人,去哪儿?有证明么?”


耀福立刻说:“有,有。”便从衣袋里掏出一张揉得皱巴巴的材料纸。


女乘务员接过去,只见那纸上这么写道:


“兹有我村村民胡耀福前往北京探望生病的弟弟胡耀邦总书记,因其年大体弱,请沿途车站旅社提供方便为盼。特此证明,湖南省浏阳县中和乡苍坊村委会。”


女乘务员看毕,大吃一惊:“什么,你是胡总书记的哥哥?” 


女乘务员的叫喊吸引了周围的旅客,众人的目光一齐投向这位一身脏兮兮的老人。


这还用证明吗?因为兄弟俩的相貌一模一样!


顿时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旅客们纷纷起身让座,女乘务员一把牵着老人的手,甜甜地笑了:


“胡大爷,您跟我来,先洗一洗,然后到卧铺上睡一觉。”


胡耀福摇了摇头,说:“洗一洗可以,这卧铺就不要了,我没有那么多钱。”


旅客纷纷掏钱,女乘务员说:“大爷,您只管放心,不用您掏钱!” 


老人闻言,颇有几分惊恐地挣脱女乘务员的手,说道:“啊,那不行不行,如果——” 他立刻打住,没有说出“如果”的下文。


那“下文”是——如果弟弟知道了,又会生气了。


1992年9月,胡耀福因病辞世,享年81岁。乡间农民送上一幅带着泥土气息的挽联倾吐心中感慨:


国中有典型,两袖清风作赤子


天下无先例,一代皇兄是农人


04
不徇私情


总书记胡耀邦一生铁面无私,一尘不染,直到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胡耀邦于1915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市中和镇苍坊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苍坊村,“西岭胡氏”安身立命,世代农耕,已超过400年历史。


胡耀邦最高曾担任党的总书记,可他的家属、家乡和亲友却从来没有沾过他半点光。



1982年,胡耀邦侄子胡德资被岳阳市某工厂招工,被胡耀邦知晓,认为是“走后门”,将其唤回乡村。


如今,胡德资与兄长胡德全都已年过半百,仍在耕种着自家的几亩农田。两家的子女也大多在外打零工。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国家粮食紧张,城市人口的定量都很低。


胡耀邦是中央委员,按规定有补助,但他给家里人定下了这样的规矩:


“全家每人每天都要吃两顿粗粮,不许吃补助和细粮,因为那是特殊化。”


胡耀福之弟胡耀邦(前排中)在家乡留影


有一次,炊事员老张给胡耀邦正在上学的小女儿满妹带午饭时悄悄装了点米饭,不巧被人发现,告诉了胡耀邦。


胡耀邦把老张叫来,严厉地批评了一顿。


后来,满妹当了兵,她身边的战友,几乎都被推荐上了大学。苦闷的她给父亲写信,希望父亲能托托关系,让她也有个上大学的机会。


胡耀邦很快回信了:


“你原先分配在工厂,后来当兵我是不知道的,内心也是不赞成的,因为是走的后门。


现在又提出想上大学,我认为你应该靠自己的能力。我们家的人不应该走后门,而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愿望和理想。”


那时的满妹完全不能理解父亲,把信撕得粉碎。打那以后,她再也没有指望能沾父亲的半点光。


1956年,胡耀邦夫妇与儿女们合影


他的家乡浏阳县托胡耀福到北京找胡耀邦给家乡批点化肥。胡耀邦态度非常鲜明,在原则问题上不退让,甚至不惜与哥哥闹翻了脸。


胡耀邦说:


“我不是家乡的总书记,不能为家乡谋特殊利益。在我这,要马列主义有,要特殊化没得。”


他铁面无私,一尘不染,直到逝世,他在浏阳的亲属没有一个人转为城市户口、安排工作的,全都是普通农民。


他没有给家乡人批过一张条子,没有给过家乡人一点特殊。


他的亲友,一不干政,二不要官,三不经商,四不出国,一直过着普通人的生活。


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


1959年春,他到河南检查工作,曾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大殿停留,门两旁写着这样一副对联:

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

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他念罢此联后,对陪同人员说:“让我来改一改!”说完,他高声吟诵起来:

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

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



三观相近,抱团取暖

长按扫码,感谢支持

辉煌新说
笑谈天下事,做个明白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