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U面对面·校友系列访谈】郑一晗:从战地走向世界,传递好中国声音

文摘   2024-07-04 09:51   北京  





BISU

【编者按】甲子芳华,共迎华诞。2024年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校60周年,【BISU面对面】栏目推出校友系列访谈,邀请奋斗在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追忆校园故事、讲述成长历程、分享从业心得,以期激励每一位二外人以优秀校友为榜样,在奋斗中追逐青春理想,谱写更加辉煌篇章,共同为母校的繁荣发展留下珍贵印记。这不仅是对母校师生60年辛勤耕耘的致敬,更是对学校办学成果的记录。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本期节目邀请优秀校友、新华社记者郑一晗,向我们分享从初入新闻界到战地记者,再到走向世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充分理解。


新闻社师生采访郑一晗





人物时光纪





郑一晗,2011年毕业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东学院,现任新华社对外部阿拉伯文室编辑。曾任新华社开罗分社记者、大马士革分社首席记者。2013年至2015年常驻埃及,亲历街头骚乱、前总统穆尔西审判等重大事件,专访埃及总统塞西等政要。2017年至2022年常驻叙利亚期间,以融媒体形式发回大量优秀战地报道,其中多篇报道获新华社社级优秀新闻作品、“清新文风佳作”。曾连续三年被评为新华社“国际报道先进个人”,2018年获新华社“新锐青年”荣誉称号,2019年入选新华社“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18年和2021年两次被评为新华社“优秀共产党员”。



采访视频



唐恩思

郑一晗,你好。高中毕业后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了二外?能分享一下你的大学生活吗?

郑一晗:我是2007年入学的。高中那会儿我向往着来北京看2008年夏季奥运会,加上我又特别喜欢学外语,最后考上二外可以说是实现了高中时立下的志向。之所以选择二外,一方面是看中了这里优越的外语学习条件,同时还有它带给学生的国际视野、多元文化环境以及贯通中外、学以致用的实践平台。

来到二外之后,我有太多的“没想到”——

首先没想到的是学习小语种那么艰辛,尤其是我学的阿拉伯语是大家公认的“地狱级难度”。我记得每天早课前,同学们会在教学楼里各自找一个角落大声朗读,夜里宿舍快熄灯的时候,阿语系的同学们才从各个自习室往回走,然后在校园的小路上相遇,这一幕现在还在我的脑海当中记忆深刻。

另外一个没想到就是学校可以提供给学生们这么丰富广阔的实践平台。比如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被选为志愿者,在那场历史性盛会期间留下了属于自己的印记。我还赶上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会,参加了群众游行方阵,和首都各大高校的学子一起意气风发地走过天安门广场。这些经历在无形中使我拓宽了见识,提升了素质,同时也丰富了我的人生体验。感谢母校在我的大学时代提供了这么多宝贵的机会。














唐恩思

你选择了很多人都认为很难的语言——阿拉伯语,在学习阿语之前,你对阿语有什么样的认识?它对你之后的发展又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郑一晗:上高中的时候我觉得阿拉伯世界非常遥远。我记得当时老师知道我要来二外读阿拉伯语的时候,他说你好像去了“天方夜谭”的国度,可见那时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甚至是我个人,都对阿拉伯语专业缺乏了解。在那时,我对学习外语的概念还仅仅停留在做翻译上,但来到二外之后,我发现实际上外语学习者毕业之后的出路是非常广阔的。

如果不是来二外学阿拉伯语,我可能不会那么快、那么顺利地就进入新闻媒体行业来工作。从个人角度而言,我能实现职业理想离不开母校的培养。正是在大学期间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才让我在新华社招录笔试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我在二外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和出国留学,这些经历提高了我的素质和能力,也磨炼了我的意志和品格,让我能更好地面对记者这个职业带来的困难和挑战。














唐恩思

之前看到过很多你在埃及、叙利亚的战地报道,是什么原因让你选择驻外,去那些充满战争与硝烟的地方采访?

郑一晗:成为驻外记者,一方面是身为外语干部的工作要求使然,另一方面也源于个人追求。因为我本身是一个不安于现状、喜欢不断探索世界和自己能力边界的人,所以我很感恩记者这份职业,让我的人生体验变得丰厚、宽广。

至于去战乱国家工作,其实是偶然中的必然。最初我并非抱着“一定要成为战地记者”的想法,在和单位人事部门沟通的时候,他们给了我几个国家选择,但最终我还是选了正值战乱的叙利亚,去那里工作会有挑战,甚至还有一些危险,但我觉得应该趁年轻去经历、去感受。


郑一晗在叙利亚南部前线采访














唐恩思

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你驻外经历中印象深刻的故事吗?

郑一晗:2017年我到叙利亚时,是战争最激烈的阶段。那个时候政府军每攻下一个战略据点都会组织媒体去探访,我就这样去了很多战区,发回了前线的报道。我体验过炮弹从头顶飞驰而过、炸弹就在身边爆炸这样惊心动魄的时刻,也目睹过老百姓从战火里仓皇逃难、饿到疯抢救济粮的场面,这些故事都被我写进一篇篇通讯和特写稿件中。

在叙利亚工作了五年,几乎走遍了每个主要省市,印象深刻的采访太多了。有一次在叙东部代尔祖尔采访时,我遇到一个小姑娘,我以为她只有六七岁,一问才知道她已经十岁了。由于常年饱受战火,孩子们吃不饱,所以发育迟缓的情况很普遍。采访结束之后,我把带来的水果分给老百姓,这个小女孩接过一根香蕉之后,居然直接连皮一起啃了。打听之后我才知道,她从来没见过香蕉,所以不知道应该怎么吃。多年的战乱让瓜果蔬菜都变成了“奢侈品”,很多我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对于战争中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却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郑一晗在叙利亚阿勒颇老城的废墟中拍摄














唐恩思

很多外语院校学生毕业后从事中外人文交流相关工作,你觉得你的职业跟中外人文交流有着怎样的密切联系?

郑一晗:外记者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架起沟通中外的桥梁,所以也有责任成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践行者和推动者。



一方面,作为一个新闻从业者,要敢于在新闻战场上争夺话语权,尤其在重大突发事件报道上要抢时效、拼质量,不断树立和增强我们的影响力,让更多海外受众听到并且愿意聆听中国媒体的声音。

另一方面,驻外记者要深入理解中国的大国外交理念,积极用好“一带一路”建设、人道救助等具体案例,用海外受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我们的对外交往、国际合作营造良好的国际舆论。

通过一系列努力,我相信我们的中外交流一定会朝着一个更加积极、更好的方向去发展。














唐恩思

今年即将迎来二外建校60周年,你对母校有什么样的祝福?

郑一晗:上大学时我赶上了二外45周年校庆,那时我还是负责接待优秀校友的志愿者。一晃15年过去了,我想衷心祝愿我的母校,在新的起点上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培养出更多成绩卓著、蜚声中外的优秀人才,继续缔造下一个辉煌的甲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文字丨朱思迪

图片丨刘子煜 韩汶霖

视频丨唐艺文 崔润 韩泽 

朱思迪 杨昊

编审丨徐满哲

若需转载 敬请联络



北二外校友办
开展校友、教育发展基金会工作等,凝聚二外校友力量,搭建服务共享平台,注重融合协同发展,服务学校首都国家。 电话:010-65778266;邮箱:bisuaa@bisu.edu.cn;小程序:北二外校友小程序;网址:北二外校友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