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U
随着回顾短片的播放,画面一帧帧闪过,深藏在心底的记忆被逐渐唤醒。当年青涩的面孔再次映入眼帘,校友们的笑声和感叹声此起彼伏,仿佛时间从未远去。9月28日,在北二外求是楼十层的中国漫画馆,纪念媒体行业校友会成立15周年暨翔宇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基地业界指导教师聘任仪式如期举行。
活动现场
讲好中国故事
二外人从这里起航扬帆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翔宇东方新闻社于2011年3月5日整合原有校报记者团、广播台、电视台等学生社团成立。历史可以追溯到1965年建校之初《学院生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报)的出版发行,同年校园广播正式开播。作为二外新闻人的聚集地、学校重要的媒介平台,翔宇东方新闻社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流能力的高水平人才。
张严致辞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严对新闻社多年来在学校新闻宣传工作及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方面取得成绩表示高度肯定。在介绍学校和新闻社现阶段基本情况的同时,张严也呼吁校友常回家看看,继续关注并支持学校和新闻社的发展。
刘俊伟分享
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新闻中心主任刘俊伟向在场校友分享了翔宇东方新闻社及人才培养基地的宣传布局和国际传播矩阵建设,并介绍了新闻社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成果。
“二外和新闻社为我塑造了
一个内核式的东西”
马佳分享
课间抱着一大摞磁带狂奔到广播台;在仅有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狭小屋子里,完成一周两次的直播节目;和搭档埋头策划、撰稿、播放音乐,努力将每一场直播做到更好……2005届俄语专业校友、现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导演兼制作人的马佳回忆起当年在广播台的经历时,眼神中依旧充满了热情。她说:“当时的直播节目不只是点歌送祝福,我们更希望通过创意策划,聊聊音乐人和那个时代的金曲。”正是这种全方位的锻炼,让她在技术、实践和创意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提升。两平米的小小广播台,承载着一段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更为她日后走向更大的舞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活动现场
“二外和新闻社为我塑造了一个内核式的东西”,2005届阿拉伯语专业校友贾宁旨在谈及大学期间在新闻社的经历时这样说道。在新闻社的日子里,他不仅熟练掌握了图片拍摄等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那份“一根筋”的精神——认定的事情必须做到最好。这种精神成为他在职业生涯中扎根沉淀,并不断挑战自己能力上限的动力源泉。
路滨琪(左)接受新闻社记者采访图
正如新闻社2012届新闻专业校友、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记者路滨琪所言,新闻社为在校学生提供了一个与媒体行业接轨的实践平台,同时鼓励着大家不断突破自我,培养了大家坚韧不拔、扎实沉淀的品质。这份精神深深影响了每一位新闻社成员,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代代学生与新闻社共同成长
原党委宣传部教师杜秀兰作为指导教师发言时表示,她满怀自豪地看着新闻社从起初仅有广播台和校报的阶段发展到如今的规模,相关物资从双卡录音机和家用摄像机逐步迈向现代化的先进设备。“新闻社不仅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也是我心中幸福的源泉,宣传部的经历已成为我难以磨灭的记忆。无论是技术进步,还是更多的团队协作,一代代学生与新闻社共同成长,在这里得到了帮助与引导,从新闻社走向社会,甚至走上国际舞台。”对许多校友来说,新闻社不仅是专业培养的摇篮,更是他们大学时光中温暖的归属,这种情感的传承,使新闻社成为他们心中永远的港湾。
杜秀兰分享
新闻社社长刘若辰在发言中回顾了自己在新闻社的蜕变成长。从最初紧张得手心冒汗的“社恐”新生,到如今能够从容策划和记述各类重大活动,她表示,这一切都离不开老师和团队的支持。“各个部门像紧密咬合的齿轮,共同推动活动的顺利进行。这段日子将如海棠之香,永远留存在我的记忆中。”
刘若辰发言
活动中,举行了业界指导教师聘任仪式,选举产生了媒体行业校友会理事会。手中的聘书和挥动的旗帜,承载着对一代代翔宇媒体人的引领与培养。新闻社的精神与力量始终薪火相传,全体媒体行业校友和新闻社年轻的新鲜血液也将在这份传承中继续前行。
为媒体行业校友会授旗
活动合影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翔宇东方新闻社出品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
文字丨沈颖跃
图片丨杨昊 曹卉雨
编审丨徐满哲
若需转载 敬请联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