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中国棉花”关注我们
为了解当前湖南省桃源县棉花生产现状并制定相应措施,推动棉花生产稳定恢复,对当地2008―2022年植棉面积、皮棉产量变化趋势,以及2020―2022年棉花市场行情、补贴情况和2022年享受补贴棉农的年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近年来桃源县棉花种植面积、皮棉产量严重下滑;桃源县种棉劳动力老龄(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过高(约为66.7%),从事棉花生产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是影响棉花生产恢复的主要障碍之一。在此基础上,从稳定市场价格、提高补贴标准、推广轻简技术、培育新型农民、维护产业完整、保持政策延续性等方面提出了推动桃源县棉花生产恢复发展的建议。
棉花生产现状分析
根据《桃源统计年鉴(2023)》中桃源县2008―2022年的棉花播种面积和产量数据(图1),2008―2013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基本呈上升趋势,2013年植棉面积达最高的17067 hm2;之后急剧缩减,至2018年植棉面积为4360 hm2,6年减少12707 hm2;2018―2020年植棉面积稳定在4000 hm2以上;2021年植棉面积同比减少1333 hm2,至2022年仅剩1773 hm2。全县皮棉产量除最高出现年份提前至2012年外,其余时段变化趋势与植棉面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总体来看,近年来桃源县棉花种植面积、皮棉产量严重下滑。
根据表1可知,2020―2022年每666.7 m2种棉纯收入(未排除人工成本)分别为710.05元、1538.92元、1305.69元。3年的成本不变、产量接近,变化幅度最大的为收购单价,2021年的每千克籽棉收购价格最高为8.4元,比2020年、2022年分别高3.4元、0.8元,因此2021年每666.7 m2棉农种棉纯收入比2020年、2022年分别高828.87元、233.23元。可见,在单产稳定的前提下,棉花收购价格是影响棉农收益的关键因素。
从2018―2022年每666.7 m2棉花种植补贴标准(图2)变化情况来看,2018―2020年由231元减少至156元,连续2年累计减少75元;2021―2022年大幅增加,2021年比2020年增加了108元,2022年在2021年基础上再次增加36元,2年累计增加144元。但结合植棉面积变化来看,2018―2020年植棉补贴标准降低,面积较大幅度减少出现在2021年,而2021―2022年植棉补贴标准增加,植棉面积仍在下降。说明补贴激励效果具有滞后性,且对棉农的激励效果无法抵消负面因素的影响。
由图3可知,2022年桃源县享受种棉补贴的共有12228人,其中劳动者年龄最低在30岁以下,最高超过了80岁。50~<60岁、60~<70岁、70~<80岁3个年龄段的劳动者为种棉主力军,约占到补贴人数的89.5%,分别占补贴人数的26.28%、33.42%、29.81%;40~<50岁年龄段的劳动者占补贴人数的5.75%;30~<40岁、30岁以下年龄段的劳动者共占补贴人数的1.24%,要低于80岁及以上年龄段劳动者的占比(3.51%)。现阶段桃源县棉花尚不能完全实现机械化生产,而种植棉花的老龄劳动力占比过高,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将影响桃源县棉花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棉花生产恢复的现有措施及成效分析
截至2022年,桃源县棉花种植面积从高峰期的17067 hm2下降至1773 hm2,皮棉产量从最高的2.24万t下降至0.26万t,棉花种植面积、产量严重下滑。为恢复棉花生产,桃源县采取了下列措施:向棉农直接发放种植补贴、购买农业保险,稳定种棉收益;开展技术培训,创建示范片,推广新技术、新的生产模式应用,提高棉农收益;培育棉花生产新型经营主体,推动棉花产业可持续发展。
从短期效果来看,因棉花市场行情波动大,棉农收益不稳定,而补贴激励效果具有滞后性,难以抵消其他因素带来的负面影响。从长远效果来看,农业劳动力供给对农业生产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力的老龄化对农业劳动力供给存在显著负向影响,老龄劳动力占农业劳动力的比例越高对农业生产率越不利;受教育年限越长,掌握新技术的人越多,越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而桃源县棉农主力军年龄段为50~<60岁、60~<70岁、70~<80岁,占比达89.5%,且这些年龄段劳动力一般受教育年限较短,不利于新技术的掌握,影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劳动力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要素,桃源县棉花生产劳动力老龄、高龄占比过高,青壮年劳动力严重缺乏,必将成为阻碍桃源县棉花生产恢复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
棉花生产持续发展建议
综上所述,维持现有劳动力数量,增加青壮年劳动力占比,将对推动桃源县棉花生产持续发展起重要作用。在此提出以下棉花生产发展建议。
一是稳定市场价格。农产品价格与农户收益直接挂钩,稳定棉花市场价格有助于增强植棉信心。但近年来在需求的拉动、成本的推动和市场的传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且幅度较大,使得农产品播种面积、总产量以及农民收入不稳定。所以,棉花市场价格稳定关系到棉农、经销商和加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以及整个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是提高补贴标准。农业补贴能增加农户收入,激励农业劳动力投入,且对低收入、老年家庭的促进作用强于高收入、中青年家庭。目前桃源县棉农60岁及以上种棉人数约占种棉总人数的66.7%,提高补贴标准对该年龄段棉农激励效果要高于60岁以下年龄段劳动力,有利于维持现有植棉劳动力数量。
三是推广轻简技术。对比生产周期长、用工多、管理繁琐、需要精耕细作的棉花,全程机械化或轻简化栽培的作物更受农户欢迎。因此,推广棉花夏播短季轻简化栽培等技术,有利于降低棉花生产成本、劳动强度和劳动力数量,增加植棉效益和提高青壮年劳动力从事棉花生产的意愿,为棉田耕作制度的根本性变革和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支撑。
四是培育新型农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培育新型农民是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迫切要求。桃源县50岁以下的青壮年棉农仅占种棉总人数的6.99%,未来通过培育新型农民来增加青壮年农民素质和专业人才数量,帮助其掌握现代棉花生产技术,是推动当地棉花生产向现代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措施。
五是维护棉花产业链条完整。产业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促进群众稳定增收的根本。维护棉花产业链条完整,能够在面对“卡脖子”问题时,有效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和要素实现融通发展、内外联动,防范产业链关键环节风险,避免对本国市场的打压,增强产业的抗风险韧性,保障产业的持续发展。而目前桃源县棉花产业链条尚不完整,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差,因此应着力改善。
转载、转发请注明如下出处:
中国棉花,2024,51(9):13-15,20.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33
征稿启事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非生物胁迫专题征稿启事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生物技术育种专题征稿启事
说明
广告
获取更多内容请点击上方,关注公众号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