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棉花 | 湖北省黄冈市棉花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

文摘   科学   2024-10-21 16:09   河南  

点击上方蓝字“中国棉花”关注我们

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产棉大省,黄冈市地处鄂东、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江淮小气候区,四季界限分明,是湖北省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恢复和发展该区域棉花生产对于稳定长江流域棉花产业,确保我国棉花产业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黄冈市棉花生产现状


植棉面积和产量呈“双减”趋势

黄冈市是传统的植棉区,黄梅、武穴、浠水等县(县级市)曾是重要的产棉大县。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建设,农村青壮劳动力进城,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劳动者数量与质量下降,导致植棉用工多、机械化水平低、农药化肥投入多、采棉成本高等问题更加突出,成为制约黄冈市乃至全省棉花生产的重要因素。另外,与新疆相比,当地棉花价格补贴较低,差异的补贴政策影响了棉农生产积极性,进而造成了植棉面积缩减。2011―2021年黄冈地区植棉面积、皮棉总产和棉花单产均急剧下滑,呈现种植面积与产量“双减”的趋势(图1)。2021年植棉面积为2.265万hm2,皮棉总产为1.995万t左右,较2013年的植棉面积5.342万hm2、皮棉总产8.617万t左右分别下降57.6%和76.8%

◆ 黄冈市植棉模式

黄冈传统种植的棉花品种往往植株高大,不耐密植,种植方式以育苗移栽为主。这种种植方式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管理环节多,且育苗、移栽、整枝及采摘等环节都依靠人工,劳动效率低下,不适合规模化发展,不能很好地提质增效,更谈不上快乐植棉。两熟制乃至多熟制是提高棉田效益的有效途径。麦棉套种模式曾是棉田两熟制生产的重要模式,但是该模式下小麦与棉花共生时间长,苗期棉花处于隐蔽环境,易徒长形成高脚苗,小麦不易机械收获,棉花田间管理费工费时。近年来,短季棉品种选育为黄冈棉花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自2015年湖北省开始短季棉品种审定以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先后选育并通过审定的短季棉品种有冈早1号、冈棉11号、冈棉13号和冈棉15号(与武汉佳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选育)等,为当地棉花生产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品种保障。短季棉因其具有对光温敏感、生育期短、早熟及开花吐絮集中等特点,适播期较长,可在麦(油)后直播,并获得较高产量。麦(油)后直播短季棉种植方式,可合理实现茬口衔接和棉花机械化播种,降低劳动强度,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从而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缓解粮棉争地矛盾,有利于保障粮食(油料)安全和棉花产业安全。该模式以小麦(油菜)搭配短季棉品种,实现了鄂东植棉区由一年一熟向一年两熟转变。


◆ 黄冈市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

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较小麦、玉米和水稻等粮食作物低。近年来黄冈市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从人工播种到使用种肥播种一体机播种,从人工施药防治害虫、进行化学调控(化控)到无人机施药防治害虫、化控等的转变。自2018年来黄冈市农业科学院多次开展棉花机械采收现场会,说明通过选择合理的品种、合适地块,在鄂东植棉区可以实现棉花机械化采收。从全市来看,农户植棉多是小地块分散种植,不适宜进行机械播种和管理;农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植棉面积大,地块集中,更适应机械化播种和管理。但总体上,黄冈市棉花全程机械化水平较低



黄冈市棉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 棉花生产机械化水平和比较效益低

相较于其他作物,棉花生产周期长,田间管理复杂,即使轻简化栽培也有播种、补苗定苗、追施肥料、病虫防治、化控、整枝抹芽打顶、收花晒花、拔秆等工序,对种植技术要求高,且仅播种、病虫害防治、化控等环节可以利用机械,其他环节基本是人工操作,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机械化水平低,加上比较效益低,严重影响了农民植棉积极性

◆ 规模化程度低

近年来,在浠水、麻城、黄梅、团风及黄州等地扶持和发展了一批植棉大户和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但是数量较少,其植棉面积在当地总植棉面积中所占比例不高。目前,鄂东植棉区棉花种植仍以小农户为主,地块分散,限制了机械化管理技术的应用。当地植棉规模化程度低、社会服务组织较少,导致植棉标准化、机械化推进缓慢。


◆ 科技支撑水平亟待提高

鄂东植棉区缺乏优质主导棉花新品种,大规模种植的品种更少,缺乏长度、强度及细度协调并适于机械化收获的高品质棉花品种,与新疆棉花相比,所产棉纤维一致性差,综合性能差,适纺性差;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不足,轻简化、机械化生产水平亟待加强。


◆ 政策引导力度不够

近年来,黄冈市农作物种植业品类、农业模式趋向多元化,棉花失去了作为主要经济作物的优势。黄冈各级政府忽略了棉花生产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对棉花生产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缺少激励引导政策,当地棉花产业链尚不完整,没有符合要求的棉花收购、加工企业,导致棉花销售价格偏低,植棉效益不突出,棉农收益不高;农业主管部门在全市农业生产规划中设定的棉花种植面积目标往往较小,难以形成对规模化植棉的引导;近年来,棉花产业项目在全市科技项目申报中的占比较小,市级科研经费对棉花产业支持严重不足。



黄冈市棉花产业发展对策


2021年农业农村部编制的《“十四五”全国种植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要恢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种植面积到1100万亩以上”(注:“亩”为非法定单位,1100万亩折合约73.33万hm2),在三大棉区稳定种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棉花品质,推广轻简高效栽培技术,提高机械化采收水平。长远来看,稳定并适度恢复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棉花生产,能够有效降低棉花生产向新疆集中带来的供需风险、市场风险和社会风险,有效促进我国棉花产业布局优化,保障我国棉花供给安全,因此应该将其作为国家重大任务来执行。黄冈市应该抓住这一机遇,推进棉花全程机械化生产,加强科技赋能、产业协同、示范引导等,促进产业提质增效、绿色发展,推动棉花生产特别是机采棉的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促进农业生产现代化


◆ 科技赋能促进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植棉全程机械化离不开科技支撑及技术集成。黄冈市农业科学院作为黄冈唯一的农业科研机构,在当地棉花新品种选育、农机农艺结合、品种与栽培技术配套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究,并提供了一系列技术服务,在服务本地农业产业发展中成效显著。但是当地棉花全程机械化发展仍需要解决一系列卡脖子问题。

一是需要农艺、农机和农化等方面专家广泛联合,结合鄂东植棉区特点,聚力攻关,开发适用于小地块作业的精量播种施肥一体机,实现播种施肥打药(除草剂)一体化。

二是针对苗期病害(如立枯病)的防治开发或者改良种衣剂,促进种子早发。

三是加强棉花品种选育。目前已选育了一批短季棉品种,但是机采棉品种的选育几乎为空白。因此,在品种选育中除早熟高产多抗等优异性状外,还要关注第一果枝高度、棉花秸秆硬度、紧凑株型(耐密植)、对脱叶催熟剂的敏感度及含絮力等机采棉相关的性状。

四是简化草害防治。长江流域在棉花苗期正处于梅雨季节,雨水多,易滋生杂草,而此时棉花苗小不好用药防控杂草,极易造成草害欺苗。

五是研发高效脱叶催熟剂,促进棉田集中成熟、集中吐絮。


◆ 压实主体责任,完善产业链

应出台并完善相关扶持政策,将恢复棉花生产纳入政府考核机制,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切实保障棉花生产保护区作用。完善棉花产业链,支持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支持和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植棉大户,发挥规模植棉效益;重点培植一批棉花加工龙头企业,支持棉花加工企业升级改造加工设备,扩大产能、提升加工品质;各级政府部门要提高棉花优良品种选育、种植模式创新等项目申报的立项率,加强科技攻关力度,激发棉花科研工作者干事热情,在全市构建“产、学、研、用”一体的协作体系,提升棉花产业发展科技力量,形成棉花产业发展创新力和竞争力,促进黄冈棉花产业恢复发展、高质量发展。


◆ 加强同本地企业的合作,支持适度规模化经营

规模化种植是全程机械化的必要条件。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支持下,近年来黄梅县楚盛种养专业合作社、武穴怡乐种植专业合作社、麻城市熊岗农业专业合作社、浠水县友隆农业机械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及蕲春县新塘村经济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开展麦(油)棉轮作技术示范,对棉花产业恢复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技术带动作用。但是从全市范围来看,新型经营主体的植棉占比仍然偏低。应继续加强政策支持,鼓励棉农采取转包、出租及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扶持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其改善生产条件,提升规模化、集约化及信息化生产能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应用技术服务站建设,推进科研单位与企业对接,推广农业科技服务站、农业科技小院等服务模式,为棉花生产规模化、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持。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如稳健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棉花订单生产,解决棉农后顾之忧。


◆ 建立社会服务组织,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

建立包含播种、病虫草害防治、水肥调控、脱叶催熟以及机械采收等棉花生产环节的棉花生产社会化服务信息平台,并结合专家咨询系统为本地区棉农、新型农业主体等提供植棉技术和病虫害诊断防治决策信息服务,建立有效联通专家-技术人员-企业-新型经营主体/棉农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咨询平台;完善“全程托管”服务,满足当地企业需求,开展“科技+订单”等形式的订单农业生产模式,以多类型服务引领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对接,将农民从棉田解放出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棉农收益。


◆ 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轻简化生产技术推广

要推进黄冈棉花产业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和植棉生产方式的转变。2022年黄冈市农业技术促进中心在黄梅县、武穴市、蕲春县、浠水县、麻城市、红安县和黄州区等地大力开展了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建设6.66 hm2以上高标准轻简化栽培技术核心示范区7个,总示范面积达到133.3 hm2,以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加快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核心示范区内统一采用晶华棉116、冈棉11号、EZ9等优质高产短季棉种子,每666.7 m2产籽棉225 kg以上,比传统植棉方式省工4个以上,节本增效300元以上。科技为稳定黄冈棉花生产提供了支撑,促进了黄冈棉花生产方式由传统植棉方式向轻简高效和全程机械化的转变。因此,黄冈市应进一步提高科技在棉花产业振兴中的作用,增加科技立项,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黄冈棉花产业发展;同时,将棉花生产纳入社会保险和目标价格保险,维护棉农利益,为恢复黄冈棉花生产提供保障。


◆ 关注棉花多功能利用,开拓棉花新功能
棉花集“粮、棉、油、饲、肥、药、建(材)、能(源)”于一身,被称为“植物之王”,主副产品都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纺织只是其最基本的用途。棉籽是很多重大行业的生产原料,其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油脂,是重要的蛋白质和食用油来源;棉短绒可以加工成精制棉,是人民币、炸药、油漆、牙膏等产品的制作原料;从棉籽中提取的纯天然功能性的棉子糖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医药等行业;棉籽壳是蘑菇栽培最主要的基质原料;棉秸秆除了还田作肥料之外,还可以用于燃料、生物质炭、纸张、纤维板等工业生产;棉籽等含有的棉酚主要用于男性避孕药生产,也是抗癌药物的有效成分之一。此外,棉花种质资源多样,不同种质株型、叶形、叶色、花色、纤维颜色等各有不同,极具观赏性。因此,黄冈市棉花产业发展要与本地食用菌、中医药产业发展结合,拓展棉花产业链,注重棉花的多功能开发利用。



转载、转发请注明如下出处

中国棉花,2024,51(9):44-48.

https://doi.org/10.11963/cc20240032


版权声明

凡本公众号注明“原创”的作品(含文字、图片、图表、数据),如需转载请按上述要求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
商业合作

如需广告合作,请联系杨老师:0372-2525369。




征稿启事

《中国棉花》专栏征稿启事

《棉花学报》生物育种专题征稿启事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非生物胁迫专题征稿启事

Journal of Cotton Research生物技术育种专题征稿启事

说明

关于本刊常用计量单位的说明

广告

关于征集《中国棉花》广告代理的启事

棉花衣分试轧机

棉籽剥绒机


获取更多内容请点击上方,关注公众号


点击这里阅读原文

中国棉花
传播棉业信息、棉花科研进展,服务作者、读者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