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德军城是唐代在巴彦淖尔设置的一座军城,目的是防范当时位于唐朝北方的回纥。根据王逆修墓志铭中文字描述,天德军城大致位于乌拉特前旗额尔登布拉格苏木陈二壕村东北,由于民国时期的洪水,遗址被乌梁素海淹没至今。而《乌拉特前旗志》则认为遗址位于乌梁素海南天门处,并说“渔民经常在南天门下网拉出陶罐残片、铁器、石碾。南天门有一小岛,岛上散布着砖、陶等文物”,这应该就是“土城子”。具体地址如何,将等待更多考古资料揭晓。
乌梁素海,璀璨的“塞外明珠” 白艳花/摄
烟波浩渺 张晓东/摄
古城史话
□张志国(临河)
天德军城,唐代设在巴彦淖尔的一座军城。
乌梁素海,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塞外明珠”。
一座唐墓告诉世人,在乌梁素海的粼粼波光下,藏着唐天德军城遗址。
1976年秋,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发现唐墓一座。随后,内蒙古工作队于9月中旬对此墓进行了发掘并对墓葬所在地区的文物古迹进行了勘察。古墓位于乌梁素海东岸、前后乌拉山之间的明安川西端,即《元和郡县制》所称之“大同川”根据文献及考古调查了解的墓葬所在地,战国至秦时期均属九原中部地,汉改为五原郡、西安阳县。现在的墓地东2.5公里处有隋代大同城,故址尚在。墓地北2.5公里处为唐代名城天德军城故址,即今乌梁素海。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张虎在《唐代西受降城、天德军的置废和建制沿革考述》中说,“贞元十二年(796年)时,将天德军、西受降城和丰州从灵武镇中析出,以天德军置都防御使司,首任都防御使为李景略。因天德军都防御使与丰州刺史往往由同一人担任,故又称丰州都防御使司,习称天德镇。天德镇直接受制于朝廷,为唐后期的京西北八镇之一。天德镇初置时天德军旧城尚未恢复,故其实际所辖仅丰州与西受降城两处。为许多史书所漏载的是,元和九年(814年)天德军迁回旧城后,距离旧城不远的中受降城也自振武镇改隶天德镇。天德镇辖境因此得以大大拓展,领有天德军、丰州、中西二受降城,大概就是今天的后套平原。”
另有古墓发掘,发现墓志铭一块,青石制作,长方形,长65厘米,宽40.8厘米,厚8.6厘米。上侧面及左右两侧面均刻有缠枝莲花图案纹饰,下侧面刻款一行。正面刻阴文楷书27行,每行28字,除残缺2字外,全文共680字。分序、志、铭三部分。序文记载墓主人王逆修及墓志铭撰写者潘逢本人的身份、官职。志文详述王逆修的家世及其社会关系和遗嘱。铭文12行,每行4字,具有唐代墓志铭的典型风格。
王逆修,祖籍磁州(原名慈州,唐时改称磁州,治所在釜阳),后来移居太原。因家居河北征战之地,自其曾祖时,即以崇尚武事而知名。祖父元爱曾任洺州临洺(今河北永年县)县主簿。县主簿相当于县府科秘级。父亲名谏,曾任邢州(今河北邢台)内丘等县令,勤于政事,未当官时就以文雅著称,居官时名声见推于同僚。志文中还着重提到“功成钜鹿”一段功绩。这是称颂王谏参加平定安禄山的钜鹿之战的功劳。这一战役是安禄山失利的开端,也是唐王朝转危为安的转折点,因此志文特别加重这一笔,称赞他“滏水名波”,名扬故里。
墓志铭的撰者潘逢在序文中的自我介绍是“防御都虞候判官徵事郎,试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借绯鱼袋”,前者为地方官,唐代天宝以后,防御团练使下各有副使、判官,未见品秩,徽事郎为判官中的文散官,品秩正八品下;后者为朝廷武官,属金吾卫,兵曹参军品秩也属正品下。因为没有正式任命官职,所以官衔上加“试”字,这是从唐代武后开始的。当时,因官员不足,士人中不分贤与不肖,一律由吏部大置试用官,以补充缺额。潘逢自述其“借绯鱼袋”,而据《旧唐书·舆服志》载“开元九年,张嘉贞为中书令,奏请致仕,许终身佩鱼,以为荣以理去任,亦听佩鱼袋”,由此可见,他当时已经是离职或年老退休的状态。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红柳湖”。1850年以前,河套平原上的北河即后来的乌加河是黄河主流,其沿白音查汉山和乌拉山之间的明安川迤逦东流,与包头境内的昆仑河相汇合。由于地球表面新构造运动的影响,阴山山脉持续上升,后套平原相对下陷,北河在现在的乌梁素海处受阻,不能继续东流而转为南流,形成一段南北走向的河道。这一南北走向的河道就是乌梁素海的前身。当代乌梁素海主要靠乌加河和长济渠、民复渠等灌溉的尾水补给,平均水深约2米,最大水深4米。
近代以来,北河河床渐渐被流沙所掩埋。与此同时,色尔腾山及乌拉山山洪所挟带的泥沙也不断在河东岸堆积,致使河床不断抬高。终于在1850年,乌拉河与乌加河之间一段长约15公里的河床淤塞,北河断流,河水转而与南河汇合,成为今天的黄河。北河断流后,乌拉山北部的旧河道处留下两个积水洼地,一个叫大巴尔洞,另一个叫海壕。两个洼地的水域面积总共不过两平方公里,成为河迹湖。
1876年,清朝政府废除了禁止汉族妇女出关的法令,口里到河套租种地的雁行人得以在套内定居。与此同时,河套水利工程大规模兴起,引黄灌田日益扩大,遍布河套各地的大小渠道的退水都流经乌加河,而后汇入大巴尔洞和海壕洼地。因地势南高北低,洼地吃水量大于向黄河的排水量,致使存水面积逐年扩大,渐渐成为水域宽阔的湖泊,这就是乌梁素海。1930年以后,黄河几度泛滥成灾,洪水多灌入湖泊。到1949年,乌梁素海面积近800平方公里,是乌梁素海历史上的最大面积。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套内农业发展的需要,灌溉用水逐年增多。巴彦淖尔疏通了乌梁素海通向黄河的退水渠道。直接流入乌梁素海的渠道,除乌加河外,还有三条干渠及数条排水沟。东岸有佘太河、哈拉乌苏沟等,降雨后山洪导入海子。利用洼地种田的农民在海子四周筑起护田堤坝,控制水面扩展。1961年,基于“一首制”构想的三盛公水利枢纽工程和总干渠全部竣工。从此,各个渠道都由总干渠进水,彻底结束了河套灌区在黄河无排引水的局面,在调节控制流量上有了把握,昔日任由大水灌入乌梁素海的现象得以根绝。同时疏通了乌梁素海向黄河的退水渠,并在湖周造堤筑坝,控制了水面的扩展。此后,为了围海造田,乌梁素海的上游水源一度被截断,水面面积急剧缩小。后来,国家引黄河水进入乌梁素海,水面又恢复到293平方公里。至此,乌梁素海的面积基本趋于稳定状态,一直保持至今。
得益于近年来开展的系统治理,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考察巴彦淖尔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牢牢把握“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战略定位,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作为生命共同体,统筹推进全流域生态修复、综合治理和保护开发,综合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这颗位于黄河“几字弯”顶部的“塞外明珠”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如今的乌梁素海水草丰美、候鸟翔集,在蓝天白云掩映下,碧波荡漾,水天一色……
王逆修墓志
发布: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
【免责声明】内容、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注明,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