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留下《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历经多次贬谪,但始终保持着乐观不屈的精神,他的诗歌中也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情感。
刘禹锡拥有很多千古流芳的诗文,意蕴深厚,耐人寻味。
【1】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译文】
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野草开出了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夕阳斜挂在巷口。
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
【浅析】
这首诗,是寄物咏怀的名篇,短短四句,千百年来,魅力不减。
诗中没有华丽的辞藻,通过野草、夕阳的描写,以燕子作为盛衰兴亡的见证,把历史和现实相结合,语言浅显,韵味无穷。
【2】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浅析】
这首诗描写了月光下洞庭湖平静秀美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诗中运用巧妙的比喻,将洞庭美景山水图展现在读者面前。
【3】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文】
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江上舟中传来男子的唱歌声。
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
【浅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
这首诗以“晴”寓“情”,以双关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初恋的少女在杨柳青青、江平如镜的春日里,听到情郎的歌声所产生的内心活动,既含蓄,又明朗。
【4】
浪淘沙九首·其八
唐·刘禹锡
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译文】
不要说谗言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之人好像泥沙一样在水底埋沉。
要经过千遍万遍的过滤,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
【浅析】
诗人蒙冤屡遭贬谪外放,并没有自艾自怜,而是以旷达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表现出一幅超然豪迈的人生态度。
这首诗,诗人采用比兴的手法,寄托自己的情感,读来顿生豪迈之气。
【5】
秋词二首·其一
唐·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译文】
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认为,秋天远远胜过春天。
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浅析】
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司马时所作。开篇即否定了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赞颂了秋天的美好,并借黄鹤直冲云霄的描写,表现自己豁达乐观的豪情和激越向上的诗情。全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
【6】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译文】
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国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京城。
【浅析】
这首诗不着一字描写牡丹,但字字句句都赞美牡丹。
诗中利用芍药“妖无格”的和芙蕖“净少情”的美中不足,衬托牡丹的风姿与情韵之美。
【7】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译文】
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去旧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万物已非旧时的光景。
你看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万万的帆船经过;枯萎树木的前面,也有万千林木欣欣向荣。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浅析】
这是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酬答诗,回顾被贬谪的遭遇,表达回到故乡人事生疏、恍如隔世的心情以及豁达的胸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是传诵千古的佳句,至今仍常常被人引用。
【8】
酬乐天咏老见示
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译文】
人谁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谁来怜惜?身体日渐消瘦衣带也越收越紧,头发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总是偏斜到一边。
不再看书是为了爱惜自己的眼睛,经常用艾灸是因为年迈力衰,诸病多缠。经历过的世事见多识也就广,阅历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一样。
细细想来,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对老的忧虑,就会心情畅快无挂也无牵。
不要说日落之时天色已晚,虽然是流照在桑榆之上的余晖,依旧能够幻化成霞,绮丽满天。
【浅析】
刘禹锡认为,人到老年虽人瘦、发稀、视力减弱、多病,但有经验丰富、懂得珍惜时间等不利的方面。
“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气势豪迈,与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有异曲同工之处,富含深刻的哲理,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9】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译文】
王濬的战舰沿江东下离开益州,显赫无比的金陵王气骤然失色。千丈长的铁链沉入江底,一片降旗挂在石头城头。
东吴灭亡以后,在金陵建都的王朝都先后灭亡,如今的西塞山依旧紧靠长江。从今以后天下归为一同,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浅析】
公元824年,刘禹锡在沿江东下赴和州刺史任的途中,经西塞山,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诗人借用典故,怀古慨今,暗示江山一统、四海一家是历史的必然,酣畅淋漓,寓意深刻。
来源:一诗一世界
发布:乌拉特前旗文体旅游广电局
【免责声明】内容、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请注明,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