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今日阿塞拜疆巴库开幕

民生   2024-11-11 10:15   广东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九次缔约方大会(COP29)将于2024年11月11日至22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本次大会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挑战。会议将聚焦气候融资、科技创新、国家自主贡献(NDCs)、全球适应目标(GGA)和损失与损害等议题,旨在通过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


阿塞拜疆,意为“火的国家”,虽然国土面积仅8.66万平方公里,却是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出口国之一。近年来,阿塞拜疆深受气候变化影响,沙漠化的加速和里海水位持续下降,使这个位于欧亚大陆交界处的国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也导致了土地退化和水资源污染等系列问题。COP29是阿塞拜疆历史上主办的规模最大的全球活动,对该国部署的绿色发展行动也具有重大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于11月7日发布了《2024年适应差距报告》,根据UNEP最新估算,如果不立即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世纪全球气温将上升2.6至3.1摄氏度。报告强调,全球气候适应资金需求和流动之间存在巨大差距,目前取得的进展速度不足以弥补这一缺口,这进一步阻碍了气候适应的规划和实施。


全球平均气温正逼近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摄氏度的危险升温阈值。若未能采取紧急且有效的减排措施,全球气温预计将在本世纪内攀升至2.6至3.1摄氏度,或将引发灾难性后果。COP29备受全球瞩目,期待本次大会以促进性的、国家自主决定的方式,为各方搭建交流履约实践情况和展望下阶段行动的平台,推动实现各个国家和地区积极务实、协同共进,向气候雄心目标稳步前行。

COP29聚焦于资金承诺、更强的减排目标、适应策略的推进以及碳市场的完善,同时应对地缘政治带来的挑战。


气候融资:COP29 被称为“金融COP”,最受期待的成果之一是设立新的全球气候融资目标,这将取代当前每年 1000 亿美元的目标,而这一目标被认为远远不够。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高达 1 万亿美元的资金来应对气候变化。会议将重点扩大财政承诺,确保资金公平分配,以支持脆弱国家的气候适应工作。


国家自主贡献(NDCs):COP29 将是各国承诺更具雄心的气候目标的关键平台,特别是推动各国的NDC与将全球变暖控制在 1.5°C 以内的目标保持一致。这些承诺将在 2025 年到期,各国将被鼓励不仅关注减排,还要加强适应措施。


国家适应计划(NAPs):国家适应计划的制定对于增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影响的能力至关重要。COP29 将推动完善并实施这些计划,帮助应对水资源、健康和农业等关键领域的紧迫需求。4、碳市场:继 COP28 未能完成的谈判之后,COP29 将致力于最终确定碳市场的相关规则,包括碳排放交易和碳信用体系的治理结构。


何为联合国气候大会?

每年一度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是全球气候变化领域至关重要的多边决策平台,汇聚了几乎全球所有国家的代表。


气候危机无国界之分,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前所未有的国际合作。联合国气候大会为各国应对气候危机提供了关键平台,商讨如何将全球温升控制在1.5度以内、助力易受气候影响的社区适应变化,并推动全球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的宏伟目标。


联合国气候大会汇聚了各国政要、企业领袖、气候科学家、土著人民代表及青年领袖等多元群体,旨在通过分享多元观点和交流最佳实践,推动各方采取更加有力的气候行动。


COP29焦点何在?

在第29届联合国气候大会的议程中,首要且紧迫的任务是确立新的气候融资目标,确保各国都能获得充足资源以应对气候变化、削减温室气体排放,并构建具有气候抗御能力的社区。


本次会议致力于助力发展中国家筹集所需的数万亿美元资金,以减轻有害碳排放、适应气候变化并应对其造成的损失和损害。


本次会议预计将延续联合国未来峰会上关于国际金融体系改革的讨论。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现行金融体系已难以应对当前挑战,众多贫困国家背负着不可持续的沉重债务,既难以保障社会保护和医疗体系,更无从推动低碳转型。


缔约方会议为何举足轻重?

缔约方会议的重要性在于其强大的召集力:尽管每次会议所达成的决定或许不尽完美,但它们是经过协商一致的成果,是将世界各国紧密团结在制定标准和推动关键领域行动的国际协议中的关键纽带。


自2015年《巴黎协定》达成以来,各国已同意将全球变暖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之上2摄氏度以内,并努力将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该协定以五年为周期,建立了气候行动计划更新机制,下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将于2025年提交。


每年,各国代表都会在前一年气候变化进展的基础上逐步加大承诺力度,依据最新的气候科学和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的研究成果,推动达成新的协议。


历届COP概览

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今天开幕,但却面临着比往年更艰难的全球环境,地缘冲突不减反增,能源危机的警钟尚未解除,全球经济仍在低谷徘徊,极端天气更加剧了对各国社会和经济的冲击,导致整体进程缓慢。


从不同国家和地区内部来看,一方面能源转型面临着既有政策体制和市场机制的阻碍,短时间内难以完成全面调整;部分国家大选等国内政治的变动也为经济环境带来很多不确定性,造成可再生能源装机和并网缺乏良好的政策和市场环境;而区域冲突和地缘政治竞争也提高了各国对能源安全的顾虑,进一步拖慢了转型的步伐。另一方面,近年全球经济减速,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面临更严峻的债务危机,没有足够的收入投入到能源转型中,无法兼顾应对气候变化与消除贫困、维持经济发展等目标。


从国际层面看,一是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双多边层面的互信,特别是针对绿色产品、技术的国际贸易与供应链的限制和争端,对推动绿色技术和产品的流通与大规模部署产生极大的挑战,影响了气候合作和能源转型的进程。二是就资金缺口而言,发达国家在地缘政治竞争、经济下行和能源危机压力下,难以提高对发展中国家气候投融资的支持力度;当前的国际金融架构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发展中国家面临融资规模受限、融资成本过高的困境,增加了这些国家的债务负担,从而限制了它们获得包括气候投融资在内的可持续发展资金的机会。


1.全球频繁遭遇极端天气
暴雨、高温、干旱……全球正越来越频繁地遭遇极端天气。10月28日,海南省出现持续性暴雨;几乎同时,西班牙遭遇30年来最严重的洪灾,瓦伦西亚部分地区8小时内降下了过去一年的雨量。世界气象组织已经确认,2023年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但2024年全球多个地方出现最高气温、高温时长突破历史纪录,这让许多人相信“没有最热,只有更热”。

科学研究已经证实,气候变暖加剧了气候系统的不稳定性,导致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增强,且影响范围更大。未来,持续的气候变暖会让人类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

极端天气的增加,对道路交通、水网、电网等城市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要求。比如,持续暴雨让城市排水管网的压力陡增,持续的高温给电力供应带来了严峻考验。面对新风险和新问题,对基础设施系统全面地进行升级改造、全面推进韧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这是提高城市应对灾害风险的承受、适应和快速恢复能力的必要举措,也是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2.生态系统受到巨大影响
一直以来,冰川是观察气候变化情况的一个重要对象,冰川消融的速度受到高度关注。当前,多份气候变化报告中,都能看到“冰川加速消融”的结论。冰川消融会对生态系统、水资源产生影响并造成海平面上升。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南极大陆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变绿,植被覆盖面积在过去35年间激增了约14倍,曾经被冰雪覆盖的土地,如今已逐渐被绿色所取代。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复杂且多样。今年4月,澳大利亚大堡礁海洋公园管理局发布报告称,大堡礁正在经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大规模白化事件,这也是近8年来发生的第五次大规模白化。由于海水异常升温,澳大利亚大堡礁的许多珊瑚排出体内共生的虫黄藻,发生大面积白化。而失去了虫黄藻提供的养分,白化珊瑚就会死亡,进而威胁到依赖珊瑚的物种和食物链。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命的基石,但气候变化改变了物种的分布范围和季节性活动规律,出现物候提前、植物生长季延长等现象,导致生物栖息地受到破坏,许多物种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丧失风险增加,对全球生态平衡造成严重威胁。


3.农业生产不确定性增加
作为巧克力的主要原料,可可豆今年的价格飙升,其原因是主要产地科特迪瓦和加纳频发反季节大雨,部分可可树花朵受损无法结果,还引发肿芽病和黑豆荚病,最终导致产量下降。面对气候变化,农业生产的脆弱性由此可见。

在众多行业中,农业是对气候变化影响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干旱、洪涝、高温等灾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生长,直接导致减产。气温的升高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环境,使原本适应特定气候的作物无法继续保持原来的产量和品质。而且,暖湿化趋势为病虫害的滋生和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因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超过500亿公斤。

农业发展事关粮食安全。应对气候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最好的办法是因地制宜采取适应措施。中国农业大学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近6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布局和作物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比如,冬小麦种植北界北移,玉米、水稻等喜温作物种植面积显著扩大等,目的就是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同时,还要在作物品种改良、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提升等方面发力,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4.气候危机也是健康危机

气候变化对人类自身的影响也日益凸显。日前发布的《2024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全球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带来了破纪录的健康代价。高温热浪不仅会导致人体出现中暑、热射病等热相关疾病,还会增加心血管、呼吸、泌尿、神经系统等多种疾病的发病与死亡风险;全球变暖会使植物花粉季节延长,并提高空气中的花粉浓度,增强花粉的致敏性,加重过敏性疾病;温度升高和降水模式改变使得蚊媒疾病传播范围扩大,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变化增加了人畜共患病的传播风险……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气候变化的健康威胁近在眼前,气候危机也是健康危机。


面对健康威胁,相应的保护和应对措施仍需完善,应加快应对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体系建设,提供因人、因地、因病而异的精细化、多样化的健康风险预警服务。9月发布的《国家气候变化健康适应行动方案(2024—2030年)》部署了10项重点任务,包括强化气候变化健康风险、脆弱性和适应能力动态评估,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风险防范和综合干预能力,增强应对气候变化卫生保障能力等,以提升气候变化健康适应水平。


5.能源安全面临新课题

2024年1月,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报告指出,极端天气将成为未来2年至10年全球最需要重视的风险之一。从实体经济到金融发展,从原材料供应、能源成本到技术路线、发展规划,气候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但是,水电、风能、太阳能等都高度依赖天气变化,面对异常气候时,比传统能源更脆弱,更容易出现能源供需失衡。比如,高温会直接导致河流、湖泊和水库的蒸发量加大、水位下降,导致水电供应受影响。极端天气不仅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电量,还会通过破坏输配电线路和发用电设施影响电力安全。

来源:亚洲环保创新论坛


欢迎收听环境生态网微信:eeduorgcn


环境生态网
环境生态网致力打造分享环境科学和生态学领域研究进展的信息平台,营造环保公益宣传及绿色生活宣扬的交流空间。我们的理念是:聚集知识精英,共享专业资源,传播环保信息;共同追求成功,共享智慧人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