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致力于打造卓越民族品牌——访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先生

学术   2024-09-27 17:28   上海  


不忘初心

致力于打造卓越民族品牌

——访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光辉先生


武汉中科创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源于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声学研究室,在无损检测领域持续深耕30多年,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无损检测装备制造商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深入行业、扎根行业,总经理林光辉先生被聘任为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无损检测》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编委。2024年初,《无损检测》杂志对林光辉先生进行了采访。

Q:中国无损检测行业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您和贵公司一直致力于扎根行业、服务行业,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第十二届年会上,我们高兴地看到您被聘任为无损检测分会第十二届委员会委员、《无损检测》杂志第十二届编委会编委,请您谈一谈当选的感想,以及后续行业工作的设想。

林光辉先生:

首先感谢学会以及《无损检测》杂志的信任和肯定,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

工业无损检测行业虽然不大,但却非常重要,是工业建设和质量保障中的关键技术手段,是国民经济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其能力和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和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无损检测分会作为无损检测行业组织,汇集了全国的行业精英,大家在这个平台上进行技术研讨与信息交流,共谋进步,共促发展,共同为行业进步而努力。

《无损检测》杂志是行业最专业、最权威的期刊,是技术成果的展示平台,通过贵刊,全行业能了解到各个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方向和成果。《无损检测》杂志每年出版的《无损检测年度报告》,更是全面回顾汇总年度行业发展的点点滴滴,非常有价值。

今年学会又被评为了优秀学会,《无损检测》杂志也是越办越好,有望层次升级。能成为其中的一员,我非常荣幸,也倍感压力。同时我也为自己制定了以下目标:积极参与行业活动,并献计献策,让每一项活动都有意义、有价值。我将与公司共同努力,认真完成各项行业职责。

我始终认为,是行业的发展带动了公司的发展,也希望公司的发展能够进一步促进行业的发展,两者形成良性循环。随着公司产值的提升,我们每年的研发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确保每年都会有几项新技术产品落地。公司在国产化替代以及超声检测前沿技术掌握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作出了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也希望通过《无损检测》杂志,将这些新技术成果展示给大家,进行技术共享。

在标准规范方面,目前公司在编以及完成的标准有100多项,今后将依托行业、融入行业,继续加大投入,把我们的一些前沿技术规范形成团标、行标、国标,使其能够快速应用起来。同时在ISO标准转化方面也将继续承担相关任务,加速转化进程。

在人才培养方面,我们与上海材料研究所有限公司以及行业的各个培训机构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技术人员的培训做了不少工作。未来我们将探讨更多新技术,比如导波检测、应力检测等方面的人才培养,让更多的人了解并运用新技术,解决更多的检测问题。

未来,公司还将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活动。2024年5月的世界无损检测展上中科创新有一个大展台,这也是公司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全面亮相,借此机会充分展示这些年研发的产品,展现我们的技术水平。10月,公司还将在中俄学会技术交流活动中作相关会议报告,希望通过国际交流,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同时也了解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与思想,开拓思路、弥补不足,进入发展的更快车道,为我国超声无损检测设备领域的进步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Q:贵公司携多款产品参加了第27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也请您为大家介绍下这些产品及其功能、特点。


林光辉先生:

在第27届中国国际质量控制与测试工业设备展览会上,中科创新一共设立了以下6个展区:

1

常规便携设备展示区

包含HS 700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HS Q8数字超声波探伤仪、HS P9s笔式测厚仪、HS F91电磁超声测厚仪等。这类设备以外观小巧便携、性能稳定、适用性广泛为主要特征。

2

应力设备展示区

包含HS 1010超声波残余应力检测仪、HS 1020超声波螺栓应力检测仪、HS 1030电磁超声应力检测仪。这类设备主要应用于焊缝应力检测,螺栓紧固力在役检测以及在线监测等,设备硬件采样频率高、检测准确率高。

3

高频/低频设备展示区

包含HS 730高频超声检测仪和HS 512铸锻件超声波检测仪。HS 730高频超声检测仪纵向分辨率高,兼容多种频率探头,可用于钛、不锈钢、锆管等高附加值材料的精密检测;HS 512铸锻件超声波检测仪则主要用于铸锻件检测,该仪器发射功率高,接收信噪比好。

4

相控阵设备展示区

包含HS PA30-E超声波相控阵检测仪、HS PA30-S超声波相控阵检测仪、HS PA30-X超声波相控阵检测仪等。这类超声无损检测设备可以支持全聚焦,支持多组PA扫查方式;扫查覆盖面广,缺陷定位更准确。

5

超声显微检测系统展区

所展示的高频超声显微检测系统采用水浸高频点聚焦探头,可高精度三轴扫查、全数据记录、运行全自动化;支持5~100 MHz探头,采样频率达5 GHz,还原度高。该系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半导体、电力电子、热管理、碳纤维复合等各类材料内部微小缺陷(如分层、气孔、夹杂、裂纹等)的成像扫描检测。

6

空气耦合超声检测系统展区

所展示的HSD-AIR-I空气耦合超声检测仪主要采用低频空气耦合超声传播,实现了零接触检测,适用于不宜直接接触的工件以及厌水型材料、高衰减材料内部的缺陷检测。

第27届QC展展台现场与部分展品实物

















。。


Q:经过近40年的发展,中科创新已成为国内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制造商中的佼佼者,尤其是在超声检测仪器领域,创造了国内多个第一,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请您简单介绍下公司的发展历程,以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关键事件。

林光辉先生:


我公司创立于1988年,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是国内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制造商和定制化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拥有超声检测相控阵技术、自动化技术、云检测技术、非接触检测及微观检测技术等专业技术能力,拥有常规检测设备、高端成像检测设备及各类自动化检测设备等核心产品体系,集研发制造、安装调试和售后培训于一体。

企业深度服务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航空航天、军工、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制造等行业客户,广受好评。

  公司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1988-2002年

业务初创



成功研制出国内首台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和第一代数字式多通道超声波探伤仪,填补了国内空白。


研制出国内首台TOFD超声检测仪器,研制的 “数字式超声波探伤仪”还荣获了 “中国专利优秀奖”。

2003-2008年

稳定发展期

2009-2015年

完成股份制改造


并诞生了1 ns延时精度的便携式相控阵检测仪,还获批牵头实施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电磁超声无损检测设备开发和应用”项目,并于2021年成功验收,我们的产业园也正式投入使用。


第二代管理团队顺利接棒,开创定制化转型之路,还研制成功国内首台螺旋焊管相控阵自动检测仪。

2016-2018年

进入转型升级期

2019年至今

全面进击期


企业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产品荣获湖北省专利金奖,全面掌握电磁测厚、超声显微、应力检测以及相控阵全聚焦等技术并形成稳定的产品体系。


目前,公司还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让检测更简单,让世界更安全,是公司不变的使命。

1 1

1

11

公司研发大楼实景和自动化检测设备生产车间 

公司部分荣誉称号与证书: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国家级新产品

中国特种设备协会科学技术奖

中国钢结构协会技术创新奖

第三届智能制造创新大赛三等奖

电力科技创新奖一等奖

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

湖北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

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

省级绿色工厂

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

湖北省专利金奖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三等奖

湖北省名牌产品

武汉市企业研究开发中心

武汉十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

武汉市优秀高新技术企业

Q:我们都知道,核心技术是企业的生存之本,那么中科创新有哪些核心技术或者说具备怎样的研发实力?与之对应的核心产品有哪几类,主要应用于哪些行业?

林光辉先生:

中科创新成立至今已36年,我们的创立初心始终未变,那就是:用技术来实现无损检测设备国产化替代进口。从1988年第一台数字化超声波检测设备诞生至今,我们在超声波检测领域持续深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硬件设备方面,目前已形成六大体系、九个品类、自动化全项定制的核心产品矩阵,包括常规超声系列、相控阵系列、TOFD系列、导波监测系列、电磁测厚系列、应力监测系列、专用系列等。近些年我们专注解决卡脖子超声检测难题,从空气耦合超声到高频超声显微技术,直击高精尖、高附加值材料检测难的问题。

软件技术方面,从最初的A型波显示到现在的3D成像显示、在线监测等,我们的无损检测技术一直在迭代突破。

企业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所研发生产的系列设备不仅全面符合中国相关产品质量最新标准要求,更达到了国际相关标准要求。

2009年,中科创新自动化检测装备事业产研一体化体系正式建立,从常规多通道超声检测到大规模相控阵超声应用、从水浸到空耦,多项前沿无损检测技术在自动化设备中得到了高效验证和应用。

公司持续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可靠的定制化解决方案,目前已形成管材、棒材、板材、零部件等多体系的产业化分类,能够多角度、全方位、高效率地对不同类型的检测对象进行精准检测。

  中科创新深度服务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有色金属、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等行业,目前所研发的空气耦合超声检测仪、超声显微检测系统,专注于航空、船舶、军工、汽车等领域,可对一些精密复合材料进行细微缺陷检测。

设备实物与软件界面示例


Q:从2015年开始,公司进入转型升级期,第二代管理人团队也顺利接棒,作为接任的总经理,您是如何带领公司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径的? 


林光辉先生:

从中科创新成立到2017年,公司的创始人田建新先生带领团队,研发了多项填补国内空白的新技术产品,创造了国内知名的“汉威”品牌,建立了自己的产业园,培养了一支能攻坚克难的技术团队。2017年,田总因年龄原因退休,我接任公司总经理。

1999年,我大学毕业后就来到公司工作,一直没有离开过。我先后在研发部、生产部、市场部任过职,2017年1月开始管理公司。

在部门工作,棘手的问题总是还有公司领导解决。从管理公司起,就没有人可以依靠了,要完全靠自己,相反自己还要成为别人的依靠,开始时我对如何管理公司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但我清醒地认识到,管理公司,领导者能力跟不上,公司就没有未来。我从自身剖析,加强了薄弱的财务、管理、市场分析等方面的学习,渐渐突破了自己的“彼得高原”,逐步开始胜任工作。其实,能力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到现在我还保持着学习的习惯。

田总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是源于中科院的企业,在发展中也传承了中科院的文化特色,那就是对技术特别较真。但是我们除了原创技术有优势外,对市场及现场应用重视不足也是亟待解决的关键。如果能够解决技术到使用的落地问题,解决产品的市场面拓展问题,公司的发展是水到渠成的。

市场方面,我在2017年提出了“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大家也都感受到了,这几年我们在行业的活跃度一直很高,就是得益于这个策略。我们要让更多的行业专家深入了解我们,要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争取做到行业各方面的“优先提及”。行业朋友圈的逐年扩大,为技术进步、市场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技术方面,相控阵技术在当时已经开始全面应用了,我在2018年提出了定制化发展的策略。公司开始重视一线使用人员的意见,与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合作定制化项目。主打创造工艺、改进工艺、定制产品,在短时间内扩大了产品应用领域,并针对性地开拓了相应市场。由此,新技术产品销售占比逐年增加,公司产值也不断增长。有很多产品成为了今天的超声无损检测设备领域国产化替代的主力。

当然我们还有很多的不足,有些工艺还需要进一步实践与完善,比如:适应更苛刻环境的产品性能要进一步加强,定制化效率要进一步提升,国际高端产品还需要进一步追赶。

















。。


Q:您认为中国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制造行业的发展方向与前景是怎样的?中科创新又该如何紧跟时代,实现跨越式发展?

林光辉先生:


基于无损检测作用的不可或缺性,我认为无损检测行业始终是一个朝阳行业。无损检测技术沉淀于设备,无损检测应用基础是设备,所以无损检测仪器设备制造,一直是行业广泛需要的领域。

自动化、智能化、AI识别及大数据分析会是技术方面的发展方向。落地到设备,更加自动化、智能化,并且多种技术集成的产品会出现;不再是单一的检测,而是会出现更多的场景化解决方案,以供用户选择;在役运行设备的不停机检测和在线监测会有更大的需求。

总而言之,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沉淀,更多的新技术产品会出现,在应用方面,无损检测会更加快速、全面、可靠,更多的领域有望实现无法进行无损检测的突破。

时代进步的步伐永不停息,无损检测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也在加快。尽管行业是刚需,但发展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做好准备,中科创新也会被淘汰。所以,我们始终都有危机感。公司制定了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并将在运行中不断修正完善。我们争取在无损检测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向百年企业的目标奋进。

下一步,我们会紧跟电子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将公司产品的软硬件平台不断更新迭代,提升速度与提高可靠性,运用AI技术以及大数据进行图谱自动分析,尝试进行并最终达到NDE。

公司将继续瞄准行业高端产品方向,进一步拉近、拉平与国际高端技术产品的差距,在更多的理论研究,应用研究的“无人区”进行布局与探索。

公司将继续加大力度执行“请进来,走出去”以及“定制化”策略,满足更多行业、更多用户的需求,进一步做大超声无损检测行业市场,解决客户痛点,提升公司及行业的份额;加快走出国门的步伐,打造国际高端品牌形象;布局场景品牌,由单一的检测向多功能设备集成转变。

在技术布局的前瞻性以及市场开拓的广阔性方面,公司将继续锚定目标,扎实前行,为可持续的跨越式发展而奋进!

《无损检测》编辑部 朱绍华 采访报道

来源:《2023中国无损检测年度报告

无损检测NDT
《无损检测》杂志官方公众号,为无损检测行业人员提供专业的技术交流平台,传播国内外无损检测前沿技术及发展动态。投稿网址:www.mat-test.com/Submissio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