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数量关系
培养模型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数量关系”主要是用符号(包括数)或含有符号的式子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或规律。学生经历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加法模型和乘法模型的意义,提高发现和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模型意识和初步应用意识。为促进学生运用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模型意识,长沙市邓仕秀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聚焦“数与代数”教学,共同研讨“数量关系”,将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落到实处。
本次活动在10月24日下午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洋湖小学举行,参加活动的人员有长沙市邓仕秀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芙蓉区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湘江新区小学数学(4~6年级学段)名师工作室成员、长沙市博才洋湖小学教育集团南北校区、博才洋湖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全体数学教师、“大湘西”网络联盟校全体数学教师。
主持人邹伊林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研讨活动嘉宾及活动流程,活动伊始由博才洋湖小学副校长林阿龙致欢迎辞,林副校介绍了博才洋湖小学的发展历史及办学特色,并对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活动第一阶段是工作室团队研课展示环节,第一堂课是工作室刘仲老师团队带来的三年级课例《加法数量关系》,本课由郭泰老师执教。由两道:求一共有多少的例题切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展开思考与辩论,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情境问题中发现共性。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建构,总结出:虽然情境不同,但都需要“合起来”,求总量。最后建立加法模型,明确了总量=分量+分量,分量=总量-分量。
第二堂课由工作室林阿龙老师团队的湘江新区周南梅溪湖小学熊欠欠老师带来了四年级课例展示《速度时间路程》,由运动会情境“猜谁跑得快?”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构建,清楚了比谁更快不能只比较时间,也不能只比较路程,要比较单位时间走的路程,也就是速度。最后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快结束时,孩子们都意犹未尽。
接下来由王世辉老师进行教材分析,王老师不仅分析了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分析了教材的编写意图、确定教学目标,还分析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活动第二阶段是团队议课交流环节。本着人人参与、人人为师的理念,对《加法数量关系》和《速度时间路程》两节课进行点评,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们踊跃参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学生表现等多个维度,对课堂教学进行了深入剖析和思考,并提出了新的见解与困惑。
活动最后,工作室首席邓仕秀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邓老师代表工作室团队感谢博才洋湖小学对活动的大力支持与精心筹备,同时也对授课教师及评课教师的专业素养给予高度肯定,并针对后阶段工作安排,做了详细部署,期待为更多青年教师搭建更大的展示舞台,让更多优秀教师从工作室平台脱颖而出。
本次工作室的联合活动,激发了老师们新的思考,也得到了线上参与大湘西网络联校各位老师的高度赞扬,网络直播平台为远在怀化沅陵县的老师们提供了学习的便利,优化了工作室辐射引领的方式,加强了工作室区域之间的交流。相信在信息技术的加持下,老师们的研究之路更加精彩。
END
编辑 / 陈子昂
一审 / 朱 露
二审 / 焦梓瑜
终审 / 张 瑾
欢迎关注博才洋湖小学
去经历
去发现
去突破
微信号bocaiyang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