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难度非常大,医生为手术效果不穿防辐射铅衣!评论区群众一片叫好,但专业医生表示反对!童爸汇总的关于辐射和影像检查的科普文章

教育   2024-09-08 20:38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童爸育儿



我强烈建议每个人都给手机上装上这些app!

童爸2023-2024年微信健康群开放,有人要加吗?



最近的流行病——夏季是肠道病毒和腺病毒最高发的季节。2024年9月份孩子重新开学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 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 大概率会继续持续增加!夏季 腺病毒 感染比较多见,包括呼吸道腺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如果孩子出现了典型的“咽结膜热”症状,则要高度怀疑腺病毒感染。目前我国南方省份也有少量的夏季 流感 ,北方几乎没有流感。7-8月,新冠病毒 感染再次抬头,但目前似乎减少了。4-5岁以上儿童的 支原体感染 依然不少,需要注意可能会引起儿童支原体肺炎。最近 百日咳 明显减少,遇到孩子频繁咳嗽/咳吐,鸡鸣样咳嗽,都要警惕百日咳!最近 链球菌感染(链球菌性咽炎和猩红热)大幅减少了,大多出现在4岁以上儿童。9月份,儿童急性胃肠炎往往会增多,如果有频繁呕吐要先考虑 诺如病毒,如果主要表现为腹泻则要先考虑 轮状病毒 和 肠道腺病毒感染。如果你家孩子是2023年或2024年出生,可以按照文章要求加入 童爸微信健康群 。


@点时新闻:【#医生为手术效果不穿防辐射铅衣#】近日,陕西西安,网友介绍,患者是一名8岁女孩,手术难度非常大,很多医院不敢收,这场手术耗费时间长,需要进出手术室几十次,如果穿了铅衣就会耗费体力,且操作麻烦,影响手术速度,为手术效果,王医生没有穿防辐射铅衣。


@肝病梁韬:患方不懂还能理解,但如果是医院和医生宣传这事,就是典型耍小聪明,违规操作。很多人批判我们这个国家,总不讲法治,本质上还是我们自己。这就是典型案例。这操作有严格的流程的,包括高难度手术。你这个是为患者好?还是自己为了省事,挑战制度?尊重制度,制度是最大公约数,可以提出质疑和讨论,申诉,无论是医疗行业,还是其他行业。若制度有缺陷,想挑战制度,或者为了自己所谓的“正确”,进行逃避。至少,没必要以此作为宣传的卖点。

@肝病梁韬:国内医疗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非常害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对核心技术,总是有意无意藏着,不培养替手。偶尔遇到一台,可以靠毅力。但回回都这样吗?怎么保障患者利益?但批评我的那几位网友,你以为我批评介入这件事,是为了我自己好?实际上我在为你们的利益着想。只是,很多人无法区分。

童爸点评:这位医生做的是介入手术,介入手术需要用到C臂,C臂是有放射功能的。C臂(C-Arm)是一种医疗设备,因其外形像字母"C"而得名。它是一种能够提供实时X射线透视成像的装置,广泛应用于多种医疗领域,包括骨科手术、血管造影、介入手术等。医生在做介入手术的时候,需要在医学影像系统监视引导下,经皮针穿刺或引入导管做抽吸注射、引流或对管腔、血管等做成型、灌注、栓塞等,以诊断与治疗疾病。按照我国卫健委《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和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130-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在放射诊疗的过程中,不但需要对患者做好防护,也需要医生同时做好防护。医生自己不做电离辐射的防护,这也违反了相关要求,并不值得提倡。如果你遇到医疗单位违反相关规定,你可以拨打12345进行投诉举报。如何在拍片和做CT时如何做好防护?详情见这篇文章的【3.3 拍片和做CT时如何做好防护】。

通义:医生在进行涉及电离辐射的手术时,通常会穿戴防辐射铅衣来保护自己免受辐射伤害,长期暴露于电离辐射下可能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王医生为了提高手术效果而选择不穿防辐射铅衣的做法,虽然出发点是为了病人的利益着想,但从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角度来看,这是不被推荐的。医疗机构一般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工作人员在有辐射风险的情况下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果手术确实需要医生频繁进出手术室,并且铅衣阻碍了操作,那么应当考虑使用其他形式的辐射防护,例如移动式屏蔽装置或者优化工作流程以减少某个特定医生暴露时间。此外,还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如降低X射线剂量的成像参数调整,来减少辐射暴露。在任何情况下,医生的健康和安全也同样重要,因为一个健康的医疗团队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因此,即使是为了病人的利益,也不应该牺牲医生自身的健康。如果存在这种情况,医院管理层应当与医生一起寻找解决方案,既能保证手术的成功率,又能保障医务人员的安全。


  正  文  

现在国内外的医学组织,都越来越重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长期影响,特别是致癌影响。一方面希望所有的医疗单位都更加重视电离辐射问题,不能图方便,就不提醒患者穿防护服。另一方面患者自己也要加强健康意识——你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进行X射线/CT检查时,医院需要根据检查的类型和具体部位,为受检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以保护射线敏感器官,比如乳腺、性腺、甲状腺、头部等,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那么做X射线检查,怎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我查到了一篇文章:《深圳卫生监督:做X射线检查,怎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这篇文章里有一个很好的视频,朋友们可以参考。


多位宝妈留言说,自己之前没有学习,孩子做了好多次不必要的CT,那现在怎么办?隔着屏幕,我也能够感受到她们的焦虑,但我也不会出于安慰别人而随便去说这没事。后来,我终于查到了科普:

自然本底辐射的年有效剂量约为3mSv,100mSv的额外终生剂量不会明显增加健康风险。


UpToDate临床顾问:在频繁重复接受CT检查的群体中,单次小剂量辐射有累积效应,可以增加终生癌症风险。儿童和青少年因电离辐射暴露而患癌的长期风险更高。癌症可能会在暴露数十年后才出现,包括骨髓瘤、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和皮肤癌。目前科学界的线性无阈(LNT)模型假设只要有电离辐射暴露,未来就有患癌风险。而100mSv的额外终生剂量不会明显增加健康风险


@罗百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里就充满了电离辐射,每个人都会从自然界接受到一定的本底辐射——自然界的本底辐射每年的有效剂量约为3mSv。例如,一位100岁的老人,终身从自然界里会接受300mSv的电离辐射。因为电离辐射对儿童的影响更大,儿童期应该尽量把额外的电离辐射(主要是CT)限制得越低越好。此外,要考虑到人生充满了意外——有时候遇到危及生命的情况,在权衡利弊后是必须要做CT的!所以,尽量不要提前把100mSv的额外终生剂量用完了。即便你的孩子之前做过几次CT,只要以后不要再滥用了,就不会明显增加健康风险。所以,家长也不需要过分担心。童爸提醒:成人做一次常规胸部CT平扫的辐射剂量约为8mSv,而儿童胸部CT平扫一般是低剂量的,辐射剂量会更低


常见的辐射分为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主要是热效应(类似于浴霸可能晒死/烫伤人体),也就是通过能量累积升高温度。对人影响较大的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由于能量比较大,可能打断构成DNA的化学键,那么遗传信息就有可能错乱,进而增加了癌症的风险。核磁共振没有电离辐射,但是价格比较贵。B超就是超声波检查,属于声波,没有电离辐射。本文主要关注的是电离辐射,生活中最常见的来源就是X光片(最常见为DR)和CT(辐射剂量较高)。


图片源自网络

@肺你莫属Rocky:最近太忙,因为影像科工作量剧增,原因大家都知道的。作为影像科医生我也来讲几句吧:(1)儿童做CT有辐射危害,要权衡利弊;(2)在临床医生没有开影像检查的时候不要主动提;(3)如果临床医生建议你做个影像检查,多问一句,我怕辐射不做可以吗?不做CT改为拍片可以吗?如果一定要做CT,请让临床医生开“低剂量CT检查”;(4)在影像科做检查时主动要求辐射防护用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微博全文:最近太忙,因为影像科工作量剧增,原因大家都知道的。作为影像科医生我也来讲几句吧:


(1)儿童做CT的危害请参考庄医师@庄时利和 微博对最新研究的概括:https://weibo.com/1728715190/Nsd6u7Zo2


(2)在临床医生没有开影像检查的时候不要主动提,因为此时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不需影像检查辅助诊断;你如果问的话,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你对他不放心、不信任,那就做呗,保险一点。


(3)如果临床医生建议你做个影像检查,多问一句,我怕辐射不做可以吗?不做CT改为拍片可以吗?如果一定要做CT,请让临床医生开“低剂量CT检查”,即使是新冠肺炎,低剂量CT也是足够诊断并有指南推荐的:https://weibo.com/5639373396/MlXYrcZvO,https://weibo.com/5639373396/MmUhM0Ppj


(4)在影像科做检查时主动要求辐射防护用品,以防他们太忙忘记了。


(5)在影像科做CT检查时主动要求低剂量CT扫描;如果一家医院有几台CT可以选择的话,建议选择西门子光子计数CT、双源Force CT,辐射剂量低于同行。


(6)肺部影像检查还可以使用无辐射的磁共振、超声替代有辐射的CT或拍片,需要科研实力强并有相关经验的影像科或超声科医师检查和解读,建议首先咨询该院影像科门诊。


(7)肺部影像比较复杂,经验不足会导致误判,例如一些呼吸伪影、坠积改变,影像报告会写“磨玻璃影”甚至“渗出”,其实是正常或其他病变(下图就是影像科住院医师误判的一个病例),但临床医生会当做肺炎治疗,咨询影像科门诊可能更好:https://weibo.com/5639373396/NhrnlxYwU。



@火爸朱剑笛:“听说拍胸片很多肺炎都看不出来,要CT才行”——这些胸片看不出来的肺炎会严重吗?不可能有点发热咳嗽就去做CT吧,不担心癌症风险吗?


童爸点评:1岁儿童行1次腹部CT后的终生癌症死亡风险为1/550,行1次脑部CT后为1/1500——换言之,一个医院如果一天给550个儿童做了胸部/腹部CT检查,那么就会有一个儿童在未来因此患癌死亡。所以说了,小宝宝如果不是遇到了危及生命的问题,不要轻易去做CT。


X光片(例如DR)也是有必要才需要做,即便怀疑孩子有肺炎,也不是必须要做拍X光片,更不要说CT了。CT的辐射往往是X光片(例如DR)的50-200倍。因为X光片辐射小,如果线下医生一定要求孩子做X光片,家长很难拒绝那么也可以妥协。但是如果线下医生要求孩子做CT,家长一定不能轻易同意——家长可以考虑线上付费咨询靠谱的循证医生的第二诊疗意见。

如果你的孩子以前做过多次CT,你也不用太焦虑,以后不要滥用CT就好了。因为这里所说的都是概率,放到某个人身上也不是一定会发生的,也要看一个人的运气。即便患癌,也是会有一个漫长的数十年的发展过程,并不会发生在当下。如果一个人没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恐怕他还不一定能活到得癌症的年龄。例如日本/美国的癌症发病率就远超过印度/非洲。实际上即便儿童做过3-5次CT,其致癌概率也不超过1%。如果孩子长大后开始抽烟了,那么即便他以前做过多次CT,但和抽烟一比,都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一个人如果一直抽烟,最后得肺癌的概率则是30%——重度吸烟者的肺癌累积风险可高达30%,而从不吸烟者的终生肺癌风险≤1%。

X射线不会停留在身体里,但是电离辐射造成的影响却可以长期积累的。成人一样不要滥用CT,滥用一样会增加癌症死亡风险。例如——如果你不是肺癌高风险人群,我也强烈建议你体检不要做CT;如果你属于肺癌高风险人群(例如55岁以上+重度抽烟),那么体检筛查肺癌必须要做低剂量CT,反而不推荐X光,因为X光无法发现早期肺癌。因为CT辐射本身可以致癌,如果CT致癌的风险超过了你得肺癌的风险——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你会选择做还是不做?而对于高风险人群,低剂量CT筛查肺癌的收益则超过了CT致癌的风险。

@罗百竹:棒棒医生最新书籍——《从个人经验到组织循证:一位基层医生的卅年行医之旅》。全书大概有1/4讲循证医学,有1/4是讲儿童疾病。我分享一篇——《儿童做 CT 须三思而行》,棒棒医生在这篇文章里把道理讲透了!但是仅仅靠父母三思是不行的。如果你家孩子没有严重症状,但是线下医生就要孩子拍CT,那么我强烈建议你去线上咨询一些靠谱的儿科医生第二诊疗意见。全文:《棒棒医生:儿童做CT须三思而行 。


@儿科医生小平平:很多医生啊,是只管自己这一站不出事,而不管患者的长远。儿童真正需要拍CT的情况很少见,大多数情况下,连普通X光胸片都不需要。那些说做CT没啥的儿科医生,当然不会管人家几十年后肿瘤几率增加的。


童爸前言

CT有电离辐射,儿童和成人都需三思后行!不要对轻度头部外伤、单纯性热性惊厥、腹痛、鼻窦炎、轻症肺炎儿童滥用CT或X光片!没有肺癌的高危因素,一般也不建议成人体检使用CT筛查肺癌,因为弊大于利。做一次腹部CT相当于一次性吸收了3年的自然辐射!如果以前滥用过也不要过于纠结了,要把着眼点放在以后不再滥用CT。此外,对于严重疾病,经过专业医生评估可能会使用CT,因为利大于弊。


本篇目录

一、关于影像检查

  1.1 X片/CT/MRI/B超
  1.2 电离辐射会增加患癌风险
  1.3 儿童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1.4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的区别
  1.5 脑电图和心电图没有电离辐射
  1.6 高压电力线和变电站

二、这些情况无需CT/X光检查

  2.1 儿科非正当性影像学检查的一些例子
  2.2 疑似肺炎的门诊儿童一般不需要拍片
  2.3 儿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
  2.4 轻度头部外伤/单纯性热性惊厥
  2.5 常规腹痛/大多数的腰痛
  2.6 感染新冠后是否需要做CT?
三、合理使用X光片和CT
  3.1 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大多来自CT
  3.2 滥用的头部和胸部CT
  3.3 拍片和做CT时如何做好防护
  3.4 MRI能避免了CT存在的电离辐射
  3.5 关于手机翻拍X/CT/MRI片
  3.6 齿科X光和CT辐射量低
  3.7 骨龄拍片和骨折拍片
  3.8 关于胸部超声
四、关于孕期/哺乳期影像检查
  4.1 关于孕期和哺乳期防辐射
  4.2 哺乳期可进行钼靶检查
  4.3 孕期不应采用放射性碘治疗
  4.4 科普文汇总:孕期/哺乳期影像检查
五、关于放射性元素和核辐射
  5.1 C14检查和放射性碘治疗
  5.2 吸烟为什么会导致肺癌?
  5.3 核辐射和抗辐射药物碘化钾
六、相关热搜事件
  6.1 放射科未给受检者穿防护服医疗机构被罚


笔记:童爸汇总的关于辐射影像检查科普文章
分类:检查文章汇总—— 和 影像检查
关键词:影像、辐射、CT、X光、X射线、B超、磁共振、胸片、拍片、胸透。


童爸育儿对话框发送关键词
影像】【辐射CT
就可获得本篇科普笔记

【最后修订:2024.9.8】



关于影像检查

1.1 X片/CT/MRI/B超

UpToDate临床顾问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

● X线适合显示骨骼,但不适合显示软组织问题。软组织包括肌肉和脊柱骨骼之间的坚韧盘状组织。X线可显示有无骨折或移位,或有无某种肿瘤或骨感染。若跌倒等损伤引起腰痛,可能也会需要X线。 

● CT是一种特殊X线检查,成像精细度远高于X线,但辐射暴露量大、成本通常较高。CT可显示X线发现的所有问题,外加许多软组织问题。 

● MRI建立图像是使用强大磁力而非辐射,软组织图像比CT的更精细。一些患者体内植入了会受磁场干扰的金属设备,因此无法接受MRI检查。此外,MRI价格通常昂贵,且需排位等待。

@罗百竹:我摘抄的一些电离辐射数据——一次胸部X线检查(0.02mSv)、一次横贯大陆的飞行(0.02mSv)、个体每年所受的自然本底辐射剂量(3.0mSv)。例如,一次腹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当于400次后前位胸部X线摄影、80次后前位及侧位胸部X线摄影或者3年自然本底辐射的累积剂量。目前常见的影像检查方式有X线胸片、CT 、MRI磁共振、B超检查,其特点分别如下:

1. X线胸片,目前常见的有DR和CR两种方式,普通胸片很少见了。DR和CR都是平面X射线成像,辐射量比传统胸片更低。传统的X线摄影是将影像直接记录在胶片或呈现在荧光屏上;CR是将X线信息记录在成像板(IP板)上,再用计算机转为数字化图像;DR使用数字探测器直接将X射线转为电信号,成像效率更高。它们在诊断范围上没有太多不同。X线胸片,可以站着拍,也可以躺着拍,拍摄一次就只有一张黑白照片。


2. CT是一种X线诊断设备,是一种复杂的X线设备,可以获得横断面图像。CT的全称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用X线束等,与灵敏度极高的探测器一同围绕人体的某一部位作一个接一个的断面扫描。和MRI比较密度分辨率高是其特点。但是CT的辐射量远高于X线胸片。CT一般都要躺着拍的,一次CT会拍出来很多张照片。因为CT机器在运行的时候会高速旋转,所以会发出很大的响声。


3. MRI是磁共振影像检查,可以获得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的影像,空间分辩率好。MRI没有电离辐射,但是价格高。磁共振的机器外观和CT相似。


4. B型超声检查(type-B ultrasonic ),俗称“B超”,属于声波检查,没有电离辐射。妈妈们一般都经历过产检,应该都见过的。


推荐阅读:
 健康科普:一张图片教您区分X光片、CT、MRI(核磁共振)

1.2 电离辐射会增加患癌风险

UpToDate临床顾问:在美国人目前受到的辐射中,近一半是医学影像学检查的电离辐射。在频繁重复接受影像学检查的群体中,单次小剂量辐射的累积效应有可能成为新的公共卫生隐患,如放射性恶性肿瘤风险。

● 在诊断性和介入性操作使用的剂量下,电离辐射会释放可能造成DNA损伤的自由基。组织对辐射损伤的敏感性不同,这取决于其细胞增殖的速度及细胞分化的程度。放射性癌可能会在暴露数十年后才出现,包括骨髓瘤、白血病、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骨癌和皮肤癌。

● 线性无阈(LNT)模型假设只要有电离辐射暴露,未来就有患癌风险。

● “有效剂量”考虑到了吸收辐射的组织或器官,代表着会和CT等非均一辐射源表造成同等风险的全身等价剂量。有效剂量的单位为希沃特(Sv)或毫希沃特(mSv),并能比较不同成像方法的暴露量。自然本底辐射的年有效剂量约为3mSv。50mSv的单次剂量或100mSv的终生剂量不会增加健康风险;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成为了诊断性影像学检查的剂量上限。

● 几乎没有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放射性医学检查或操作会直接引起癌症;风险估算大多都参考了1945年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的数据。电离辐射伤害具有随机性且流行病学资料有限,因此估算单次影像学检查的癌症风险尚有争议。但多次诊断性CT检查的累积辐射剂量可达到增加终生癌症风险的水平。

● 在美国成人群体中,最常见的诊断性检查和介入性操作都已计算出了平均有效剂量。CT的辐射剂量是常规X线平片的100-250倍,也是美国人群中增长最快的集体剂量中辐射来源。

● 儿童和青少年因电离辐射暴露而患癌的长期风险更高。可能的话应考虑其他诊断性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或MRI。

● 辐射防护的3项指导原则为:合理、优化和限制。安排影像学检查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说明利弊。在讨论需要X射线或核医学示踪剂的检查时,应说明电离辐射的潜在风险。


1.3 儿童放射检查的安全性

@罗百竹:儿童接受放射检查(X光和CT)安全吗?当临床收益超过辐射所带来的很小潜在危险,就不需要限制给儿童使用放射检查。不过相比成年人,儿童的一些器官对辐射更敏感,而且他们未来的预期寿命也更长。因此在儿童疾病中,需要考虑是否用非电离辐射的成像技术(B超、核磁共振)作为替代方法,而儿童放射检查应该限于只要满足正确诊断所需就好的程度。如果一项检查即便做了也不能改变用药,那么这项检查就不必去做。B超和核磁共振并无电离辐射,主要考虑是否有必要使用,特别是核磁共振的费用较高。


推荐阅读:
 卓正儿科陆娇:拍片的辐射对孩子影响大吗?如何尽可能减少伤害?

 知欧茜医生:万一孩子需要拍胸片/CT,拍几次需要担心辐射?

 丁香医生:X光、B超、核磁检查有辐射吗?该怎么选?

 郝希纯医生:X片和CT的辐射到底有多大?安全吗?

 知贝医疗:「X光检查」到底能不能给宝宝做?

 一小时爸爸:医疗辐射,哪些不需要担心


1.4 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的区别

@罗百竹:辐射是指能量以电磁波或粒子(如阿尔法粒子、贝塔粒子等)的形式向外扩散,常见的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273.15℃)都会有辐射。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例如手机、路由器、微波炉等)也都会有电磁辐射,但是国家标准能确保其电磁辐射水平对人是无害的。可见光也属于电磁辐射。电磁辐射对人的影响主要是热效应,也就是通过能量累积升高温度,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太阳、微波炉和浴霸。此外电磁辐射的高频段,例如紫外线有一定打断化学键的能力,因此需要防晒。实际上对人影响较大的是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由于能量比较大,可能打断构成DNA的化学键,那遗传信息就有可能错乱,进而增加了癌症的风险。核磁共振没有电离辐射但是价格贵。B超就是超声波检查,属于声波,没有电离辐射。

@罗百竹:孕妇防辐射服和防辐射贴都是智商税产品。首先,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电器的电磁辐射对人体都是无害,对孕妇也是无害,并不需要使用这类产品。其次,电磁辐射无孔不入,想要实现电磁屏蔽要求一个严格包围的金属导体或网格,因此市场上卖的孕妇防辐射服和防辐射贴基本是没有用的。至于说某些植物(例如仙人掌)可以吸收电磁辐射,这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推荐阅读:
 知识科普:你知道电离辐射吗?
 干货图解 | 香蕉含有大量核辐射你造吗?
 一小时爸爸:一张图了解你受到多少核辐射
 一小时爸爸:越来越多的安检,它的辐射有多强?
 你知道吗?身边的这些东西有核与辐射!而且仙人掌......
✩ 丁香医生:世界上辐射最强的地方,竟然离你这么近
 宇宙探索:光子每天都以光速击中人体,为何我们一点事都没有?

1.5 脑电图和心电图没有电离辐射

通义千问:心电图(ECG)和脑电图(EEG)都没有电离辐射。心电图是通过测量体表的心脏电生理活动来评估心脏功能,而脑电图则是记录大脑的电活动。这两种检查都是非侵入性的,使用电极贴在皮肤上检测生物电信号,过程中并不涉及任何形式的辐射,更不会涉及电离辐射。因此,它们是非常安全的诊断工具,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

1.6 高压电力线和变电站

通义千问:高压电力线和小区附近的变电站不产生电离辐射。它们产生的主要是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这是由于电力设备(如变压器和输电线)在运行时引起的,其频率通常为50赫兹(或60赫兹,具体取决于所在国家的电力标准)。这类电磁场属于非电离辐射范畴,与X射线或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电离辐射不同,后者能够破坏细胞结构,长期暴露于高强度下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通义千问:工频电磁场的辐射水平一般认为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有限。国际上包括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内的多个权威机构都进行了研究,结论表明,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和推荐限值的情况下,高压电力设施周边的电磁场水平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是可以忽略的。各国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电磁场暴露限值,确保公众安全。因此,尽管高压电力线和变电站存在电磁场,但它们不产生电离辐射,也不会像电离辐射那样对生物体造成DNA损伤等直接影响。


这些情况无需CT/X光检查

2.1 儿科非正当性影像学检查的一些例子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制定的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标准GBZ 130—2020,指出:应严格对儿童的诊断性医疗照射进行正当性判断,以下是儿科非正当性影像学检查的一些例子(包括疑似患有鼻窦炎的婴儿或 6岁以下儿童的鼻窦 X 射线摄影):

a) 癫痫患儿的头颅 X 射线摄影;

b) 头痛患儿的头颅 X 射线摄影;

c) 疑似患有鼻窦炎的婴儿或 6 岁以下儿童的鼻窦 X 射线摄影;

d) 非创伤型斜颈婴儿或儿童的颈椎 X 射线摄影;

e) 在比较肢体损伤时进行对侧部位 X 射线摄影;

f) 6 岁以下儿童腕关节舟骨 X 射线摄影;

g) 3 岁以下儿童鼻骨 X 射线摄影


医疗照射应有足够的净利益,在能取得相同净利益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非医疗照射的替代方法,在无替代方法时也应权衡利弊,判断医疗照射给接受诊断或治疗的个人或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可能引起的辐射危害时,医疗照射才是正当的。采用 X 射线检查应经过正当性判断,优先选用非 X 射线的检查方法,对不符合正当性原则的,不应进行 X 射线检查。


2.2 疑似肺炎的门诊儿童一般不需要拍片

通义千问:美国儿科学会(AAP)以及其他国际儿科机构通常不推荐常规使用CT作为监测肺炎恢复情况的主要手段,因为儿童对辐射更敏感,不必要的放射线暴露应尽量避免。AAP更倾向于依据临床症状改善(如体温恢复正常、呼吸道症状消退、精神状态改善等)、实验室检查(如血象恢复正常)以及听诊肺部啰音消失来判断疾病的恢复情况。

@罗百竹:急性支气管炎是根据症状来诊断的疾病,而胸片是拍不出急性支气管炎的;如果拍片发现不是肺炎,医生往往就会给一个支气管炎的诊断(往往会写两肺纹理增粗模糊),这算是给患者一个交待吧!

@罗百竹:儿童肺炎一定需要拍片来诊断吗?如果你以为答案是“需要”,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一般不建议儿童盲目拍片,先通过孩子的精神状态、是否反复发热、是否伴有剧烈咳嗽和呼吸急促(通过一分钟呼吸次数)来做初步判断。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里的大多数,包括:一般情况较差、反复发热、呼吸过速、伴有呼吸窘迫(呼吸功增加/三凹征),医生听诊有湿啰音,或者有一些符合肺实质实变的表现,那么医生也可以在不拍片的情况下直接诊断为肺炎。在可能的滥用抗生素和滥用拍片中,我宁可选择可能的滥用抗生素。

@罗百竹:经常有家长咨询——孩子拍片提示两肺纹理增多、模糊,这是肺炎吗?两肺纹理增多模糊,实际上这不是肺炎。你可以认为这只是支气管炎的表现。其实支气管炎并没有什么特征性的表现,也不需要拍片,支气管炎是根据症状来诊断的疾病。说句实话,我并不完全相信现实中基层医生对儿童肺炎的诊断。例如一个小宝宝出现了毛细支气管炎,医生真的就能那么准确地区分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更多是毛细支气管炎的延伸)吗?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有一刀切的界限吗?现实中的过度医疗很多,例如滥用各种药物——包括抗生素、静脉注射、感冒药,止咳化痰药!我就不相信这些医生的诊断和用药一塌糊涂,一些连儿童血常规都不会看的医生,看起片子来就变得火眼金睛了?我不信。当然非常典型的儿童肺炎——例如孩子反复发烧五六天以上,伴有严重的咳嗽以及呼吸急促,这种情况别说医生了,就是外行也能够判断出来的。


@罗百竹:诊断肺炎和查病原体是不一样的——查病原体(抗原或者核酸)有客观的实验室结果,不需要医生经验判断;而诊断肺炎主要是凭经验判断的,要么是经验性的听诊,要么是拍了胸片,也需要医生凭经验来解读片子的。在国内只要是凭经验诊治的领域里,那肯定有很多东西都难以吐槽的。例如支原体感染主要也是经验性诊治的——结果就是在国内阿奇霉素滥用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导致国内支原体对阿奇霉素在体外的耐药性达到90%以上……


@罗百竹:不要盲目拍肺部CT,最后拍出来一个支气管炎是极不划算的!肺炎的症状主要是反复发热、呼吸困难/呼吸急促,可以根据症状来诊断。而且拍片也不能判断感染类型,而病毒性肺炎几乎也没有特异性治疗的手段。现实中滥用CT的情况也比较严重。很多医生动不动就让怀疑肺炎的孩子拍CT,完全不考虑CT电离辐射的远期致癌影像!好多医生张口就是X光片看不清楚——但是CT实际上主要是看几毫米的肺结节,如果儿童肺炎很轻微,X光片都很难看出来,哪能有多严重?CT的电离辐射比胸片高很多(大概要高50-200倍),这又增加了孩子未来致癌的风险!实际上即便是新冠肺炎,绝大多数拍X光片即可,也不需要拍CT。新冠肺炎的治疗和干预手段,一般参考的是血氧饱和度而不是CT片。更别说,很多出院的人,更没必要查CT了。一般肺炎的完全吸收需要数周时间,只要临床症状持续改善——例如患者彻底退烧,呼吸也不再急促,那就证明病已经好转了,甚至痊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需要复查胸部CT。复查胸部CT有什么意义?只有一些特殊病人才考虑复查的。


@罗百竹:肺炎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种疾病, 肺炎一般根据孩子的症状来做诊断,大多数情况下儿童肺炎不需要拍胸片,更不需要拍肺部CT。对于绝大多数儿童肺炎/疑似儿童肺炎病例,无论是否拍胸片或CT,其实最终都几乎不会影响治疗方案或者疾病的结局。有时候病情复杂的情况下,医生可能会要求拍片,这里要提醒——可以酌情同意拍胸片X光片(DR),但是一般不需要拍CT。因为胸片一般就可以诊断肺炎了,而即便拍了CT往往也不能改变治疗方案。CT的辐射往往要比胸片(X光片)高50-200倍,存在辐射暴露的问题。有些医院让肺炎儿童多次拍CT,甚至还要求复查的时候再次拍片,这绝大多数都是极端错误的。有时候医患关系的利益不一致,有些医生根本不考虑辐射对孩子的远期影响——致癌性!


@罗百竹:吐槽一个事情吧!最近看到多个案例,医生怀疑孩子出现了肺炎,所以开了胸部正位X光片(DR),但是孩子的拍片结论仅仅是支气管炎,而不是肺炎,可医生依然诊断为肺炎,然后按照肺炎用药。如果医生早已经认定为肺炎,为什么还要去让孩子拍片呢?!虽然我们知道这一点——医生可以结合症状和影像来判断是否为肺炎——但是儿童肺炎本来就不是必须要拍片的,也不建议常规拍片啊!当医生高度怀疑是肺炎时,那你就直接诊断肺炎啊!你没有直接诊断肺炎而求助拍片,那就说明你对自己的诊断没有信心!那么拍片结论如果不是肺炎,那么你就不应该坚持继续诊断肺炎啊!现实中的大多数医生都太保守了,我经常反而不相信他们对于X光片的解读。甚至我更相信放射科医生对X光片的解读,因为他们并不直接面对孩子形成的压力。当然这个事情我也就是吐槽一下,也无力改变什么。


疑似肺炎的门诊儿童一定要拍片吗?请看这几位医生的科普——


@CY郝希纯医生:1. 门诊病例:如果能够在门诊就可以治疗的患儿,可以不用拍胸片,来确诊是不是肺炎。另外,如果门诊肺炎已经开始治疗了,但是效果不好,或是有低氧血症或者呼吸窘迫,那么就需要拍胸片。2. 住院病例:所有住院病例,都应当行胸片检查。3. 复查:如果肺炎恢复的很顺利,无需常规复查胸片。


@大爱儿科伍医生:胸部X线片对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门诊患儿的临床治疗结果没有影响。世界卫生组织肺炎病例定义中认为临床可识别的儿童肺炎不会从胸部X光片中获益,常规使用胸部X线检查对2个月以上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门诊儿童无益。 肺炎诊断一定需要拍胸片吗?对于一般状况良好且可以在门诊治疗的疑似肺炎患儿,无需常规行胸片检查。因为不管查或不查对治疗方案都没有影响,意义不大。而对于初始抗菌药物治疗失败,需要判断是否存在肺炎并发症或病情加重的患儿则应及时做胸片检查。


怡禾健康儿科楚天臣医生:胸片报告肺炎一定是肺炎吗?不一定。肺炎诊断,胸片有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依靠胸片结果,主要还是要靠具体的临床表现和查体,典型的表现有咳嗽,伴有咳痰,发热,气促,肺部听诊会有啰音出现,影像学也可以出现相应改变,比如胸片可以看到片状密度增高影等。


@罗祎明医生:儿童肺炎,完全不需要复查胸片,毫无任何意义,白白暴露辐射。临床症状好转比胸片靠谱的多。就像一个统计预测模型(predictive model),加上胸片的信息,模型表现(performance)没区别或者甚至变得反而更差。类似的,绝大多数肺炎也不要做CT。脓胸、胸腔积液这些是肺炎并发症,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罗百竹:宝妈咨询——孩子因为肺炎住院静脉注射一周,医生要求出院十天后拍胸片复查,这个需要吗?佑佑朋友:我之前问诊翟医生,他说如果有脓胸,胸腔积液,肺不张,大片阴影这些的话,是建议复查的,没有这些就不需要。


@大爱儿科伍医生:如果经过治疗无发热,呼吸道症状缓解,轻症的支气管肺炎不建议再复查胸片了。大多数患有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健康儿童都会康复,没有任何长期后遗症,经治疗后无症状儿童无需复查胸片。一些研究评估肺炎治疗后随访X线片发现均正常或有所改善,即使发现肺部炎症残留,也无须额外的治疗。


@肺你莫属Rocky:最近太忙,因为影像科工作量剧增,原因大家都知道的。作为影像科医生我也来讲几句吧:(1)儿童做CT有辐射危害,要权衡利弊;(2)在临床医生没有开影像检查的时候不要主动提;(3)如果临床医生建议你做个影像检查,多问一句,我怕辐射不做可以吗?不做CT改为拍片可以吗?如果一定要做CT,请让临床医生开“低剂量CT检查”;(4)在影像科做检查时主动要求辐射防护用品。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微博全文:最近太忙,因为影像科工作量剧增,原因大家都知道的。作为影像科医生我也来讲几句吧:


(1)儿童做CT的危害请参考庄医师@庄时利和 微博对最新研究的概括:https://weibo.com/1728715190/Nsd6u7Zo2


(2)在临床医生没有开影像检查的时候不要主动提,因为此时他对自己的判断很有信心,不需影像检查辅助诊断;你如果问的话,临床医生可能会认为你对他不放心、不信任,那就做呗,保险一点。


(3)如果临床医生建议你做个影像检查,多问一句,我怕辐射不做可以吗?不做CT改为拍片可以吗?如果一定要做CT,请让临床医生开“低剂量CT检查”,即使是新冠肺炎,低剂量CT也是足够诊断并有指南推荐的:https://weibo.com/5639373396/MlXYrcZvO,https://weibo.com/5639373396/MmUhM0Ppj


(4)在影像科做检查时主动要求辐射防护用品,以防他们太忙忘记了。


(5)在影像科做CT检查时主动要求低剂量CT扫描;如果一家医院有几台CT可以选择的话,建议选择西门子光子计数CT、双源Force CT,辐射剂量低于同行。


(6)肺部影像检查还可以使用无辐射的磁共振、超声替代有辐射的CT或拍片,需要科研实力强并有相关经验的影像科或超声科医师检查和解读,建议首先咨询该院影像科门诊。


(7)肺部影像比较复杂,经验不足会导致误判,例如一些呼吸伪影、坠积改变,影像报告会写“磨玻璃影”甚至“渗出”,其实是正常或其他病变(下图就是影像科住院医师误判的一个病例),但临床医生会当做肺炎治疗,咨询影像科门诊可能更好:https://weibo.com/5639373396/NhrnlxYwU。



推荐阅读:
 翟医师:看肺炎一定要照胸片吗?
✩ 儿科医生孔令凯:肺炎时,胸片怎么看呢?
✩ 黄树毅医生:宝宝发热、咳嗽,到底要不要拍胸片?
✩ 黄树毅医生:只是带宝宝看个发烧咳嗽,医生竟然建议拍胸片?!
✩ 专业影像科医生解读胸部X光片的常见误区——胸片拍不出急性支气管炎
✩ 齐鲁李长青:有些检查结果不必小题大做之“肺纹理增粗紊乱”


2.3 儿童过敏性鼻炎/鼻窦炎和腺样体肥大

AAP对于儿童过敏性鼻炎和鼻窦炎的意见是,一般通过鼻镜或窥耳镜就能诊断,在没有并发症(眼眶或中枢神经系统)表现的情况下并不需要拍片以避免增加孩子以后癌症的风险。

@罗百竹:#童爸一句话科普# 两岁以上孩子,如果有2周以上的鼻部症状(鼻塞、鼻涕、鼻子痒、揉鼻子、打呼噜),强烈建议去看看耳鼻喉科医生;但是我要提前提醒——不要盲目拍CT/鼻咽侧位X光片,建议用鼻内窥镜或者纤维鼻腔咽喉镜(可弯曲的软头)做鼻部/腺样体检查!

慧敏医生:怎样判断腺样体是否肥大?由于腺样体的位置比较深,平时我们用肉眼是看不到腺样体的,在门诊通过简单查体一般也看不到,必须借助其他仪器来明确腺样体的大小。比较常用的检查方法有两种,电子鼻咽镜检查和鼻咽侧位片。两种检查方法都可以很好地看到腺样体肥大的程度。以下两张图片分别为电子鼻咽镜和鼻咽侧位片中显示的腺样体。两种检查手段各有优缺点,应该如何选择检查方式呢?考虑到鼻咽侧位片无法帮助我们评估鼻腔内炎症,且存在一定的辐射伤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我们建议首选电子鼻咽镜来进行给孩子进行检查。全文:《慧敏医生:张口呼吸就是腺样体肥大吗,会导致腺样体面容吗?

电子鼻咽镜(左)和鼻咽侧位片(右)中的腺样体


2.4 轻度头部外伤/单纯性热性惊厥

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明智选择”也指出了一些儿科不必要的常见影像检查:CT扫描对于轻度头部外伤的即时评估不是必需的;单纯性热性惊厥没有必要进行神经影像学(CT,MRI)检查。


推荐阅读:

 裴洪岗:孩子发烧抽筋,需要做颅脑CT吗?
 美国儿科学会发布的十条“明智选择”列出了儿科不必要的常见检查和治疗

2.5 常规腹痛/大多数的腰痛

美国儿科学会指出CT扫描在常规腹痛的评估中是没有必要的。


@罗百竹:很多疾病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器质性疾病会有病理学上的实质性改变,例如出现炎症、溃疡或者其他病变。一般通过体格检查或者影像检查,可以发现有警示信号或可疑的结果。功能性疾病是指身体出现了症状,但是身体器官经过检查没有发现问题。例如,当孩子高度怀疑是功能性腹痛/头痛的时候,你拼命去做CT是查不到问题的啊!


UpToDate临床顾问:腰痛患者需接受影像学检查吗?大多不需要。严重腰痛患者往往会妄下结论,自认腰部问题严重。其实即便是剧烈腰痛,大多也并非由严重问题引起。腰痛常会自行消退,或经简单治疗后缓解。腰痛就诊者不会立即接受影像学检查,除非有下述情况。腰痛的最初4-6周一般不需要影像学检查。无论影像学检查结果如何,腰痛患者大多都会在最初几周采用相同治疗,因此尽早安排检查通常没有意义。即使不进行影像学检查,通过查体和询问病情,医护人员仍能获悉很多疼痛相关信息,包括可能原因及如何治疗。


哪些人应接受影像学检查?

若疼痛持续至少4-6周,往往应进行影像学检查以寻找病因。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立即影像学检查,包括:

  • 近期有过事故或损伤,如车祸或跌倒

  • 高龄

  • 腰痛伴不明原因的发热或体重减轻

  • 免疫抑制剂或类固醇药物

  • 糖尿病

  • 癌症病史,除外非黑素瘤皮肤癌

  • 静脉吸毒,如海洛因

  • 骨质疏松,可致骨骼脆弱

  • 腿部无力,或者排便或排尿控制障碍

  • 足下垂,即走路等活动时似乎无法上勾足


2.6 感染新冠后是否需要做CT?

@罗百竹:这几天看到几条热搜话题,简直让人大无语!例如【#体检机构阳康体检套餐销量破14万#】【#肺部CT检查需求暴增#】。童爸点评:我经历过新冠病毒感染之后明白了——总的来说新冠病毒的威力比流感要厉害得多!我感染新冠后的第10天,咳嗽和鼻涕虽已经明显好转,但咳嗽也并没有完全消失。可是盲目做肺部CT,因为CT有很强的辐射又会增加了致癌风险啊!肺炎的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呼吸急促,而不是咳嗽(引起咳嗽的原因太多了)。成年人呼吸次数一般为每分钟16-20次(退烧以及安静情况下),如果每分钟超过了25次,甚至达到了30次,那要高度怀疑肺炎要去看医生。其实感染新冠后要更多监测血氧饱和度水平,这个数据是更重要。一般来说,正常人的血氧饱和度值为94%-100%,在94%以下则为供氧不足。即便就算你拍片拍出了新冠肺炎,是否住院和用药方案主要还是要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来进行决策的。一定要牢记,如果血氧饱和度≤94%要去看医生。

@凤凰网财经:“新十条”落地将近一个月,第一批奥密克戎感染患者逐渐转阴,但咳嗽、胸闷气短等症状仍在持续。“新冠后遗症”“白肺”“心肌炎”等成了新冠康复患者新的焦虑来源。为求心安,“阳康”人群涌向了医院和体检中心。医院肺部CT检查人数在近期激增。宁波广电网报道称,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表示近期到该院进行肺部CT的人数已经达到了往常的6倍。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呼吸心血管科主任王红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其实大多数新冠病毒感染的患者主要为轻型或者普通型,一般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没有累及到肺部,没有必要进行肺部CT检查。

@罗百竹:不能改变用药的检查不是好检查。//@京虎子那些查出来有什么临床意义?//@kaka夏至:因为病毒感染表现是肺外周磨玻璃影,胸片看不清,尤其是早期小斑片、磨玻璃影,CR、DR根本看不见。//@京虎子:最近不少人咨询,感染新冠后有咳嗽等症状担心肺炎,问是否需要做个CT?先不说该不该做啊,能不能做上?什么时候开始CT取代胸部X光成了肺炎诊断的首选了?

@北大呼吸发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主任王广发):2023年来了,祝大家新年快乐,幸福安康!近来不少人担心出现“白肺”而到医院去做胸部CT。其实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主要看下面几个指标:1、是否存在憋气,开始可能是活动时才憋气,以后静息时也感到憋气;2、氧饱和度,如果低于93%,提示重症。如出现进行性下降(每次要在静息条件下测定)则预示病情进展;3、呼吸频率加快(正常12-18次/分),超过30次/分为重症;4、心率持续加快,超过100次/分,排除发热引起者;5、老年人出现精神淡漠或四肢发冷;6、出现紫绀。如果没有上述表现,不大可能出现所谓的“白肺”,即大面积的肺炎,多数不需要通过胸部CT来观察病情变化。另外不少人患新冠后发热已经停止,憋气症状已经在改善,担心肺炎不吸收,3-4天就去复查CT。其实不需要这么短得时间复查。一般肺炎的完全吸收需要数周时间,只要临床症状持续改善,就可以过1个月以后再复查胸部CT,不需要短期,甚至频繁复查CT,毕竟CT还是有一定危害的。而且新冠病毒肺炎如果没有继发细菌感染,很少遗留长久病变。我本人2020年患新冠后,虽然有肺炎,但由于比较轻,我是在病愈一年后为复查原来的小结节才复查了胸部CT。

@罗百竹:一般肺炎的完全吸收需要数周时间,只要临床症状持续改善——例如患者彻底退烧,呼吸也不再急促,那就证明病已经好转了,甚至痊愈。在这种情况下,一般是不需要复查胸部CT。复查胸部CT有什么意义?只有一些特殊病人才考虑复查的。这一点上我认为原博说的是不对的。

@火爸朱剑笛:#肺部CT检查需求暴增# 美国放射学会推荐:不可采用胸部CT筛查或诊断COVID-19,只应将其用于需要治疗的住院患者。(UpToDate)


推荐阅读:

 火爸朱剑笛:中国人必将为滥用CT而付出代价!

✩ 郝希纯医生:感染新冠后,什么时候需要做肺部CT? 


合理使用X光片和CT

3.1 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大多来自CT

UpToDate临床顾问:医学影像学检查的大部分辐射来自CT操作。例如,一次腹部CT扫描所带来的辐射剂量相当于约400次后前位(PA)胸片检查,而与该扫描有关的未来风险仍不确定。在过去20年里,CT扫描的应用呈指数级增长。在美国的所有CT扫描中,几乎有3/4都是在急诊情况下进行的;在一家大型市区医院,总体上为每例患者开具的CT扫描率在2001-2007年间翻倍,而胸部CT扫描率增加至6倍。据一项研究估计,在美国,CT的使用可能促成了将来所有癌症的1.5%-2%。应该以患者能理解的方式使其大致了解已提出的辐射剂量的大小。将估计的有效剂量与一次胸部X线检查(0.02mSv)、一次横贯大陆的飞行(0.02mSv)或个体每年所受的自然本底辐射剂量(3.0mSv)进行比较可能有帮助。例如,一次腹部CT扫描的辐射剂量相当于400次后前位胸部X线摄影、80次后前位及侧位胸部X线摄影或者3年自然本底辐射的累积剂量。

UpToDate临床顾问:一些特定患者群体应尽可能避免电离辐射,例如儿科和妊娠患者群体。多项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子宫内辐射暴露与所分娩子女儿科癌症死亡率相关。儿科患者的电离辐射风险高于成人,应尽可能避免电离辐射。儿科患者的辐射敏感性增加,尤其是涉及甲状腺和性腺这类组织时。除了器官敏感性,儿童较小的体型解释了其接受的辐射剂量较成人相对更大。一项研究估计,1岁儿童行单次CT扫描的辐射剂量比成人高一个数量级。儿童在辐射暴露后的余留寿命更长,从而有更长的时间可供辐射诱导性癌发生,这使得其辐射风险进一步加重。由于其对辐射的敏感性增加,在个体风险-获益评估时,儿科患者仅因1次CT扫描造成的终生辐射风险是一个重要因素。儿童中电离辐射的风险与接受的累积辐射剂量有关。一项队列研究纳入了22岁前接受过CT扫描的个体,并将其与接受了低于5mGy累积辐射剂量的个体相比较,结果发现,接受累积辐射剂量大于等于30mGy的个体随后出现白血病的风险是对照人群的3倍,而接受累积辐射剂量大于等于50mGy的个体随后出现脑肿瘤的风险是对照人群的近3倍。


推荐阅读:

 棒棒医生:儿童做CT须三思而行

 现代育儿百科:CT的辐射风险

3.2 滥用的头部和胸部CT

@罗百竹:关于滥用头部和胸部CT,京虎子博文的评论区里看到的!当然你可以怀疑这是某个人捏造的,但是“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的”!评论内容如下:

我作为一个影像科的医生就觉得我们医院的儿科医生挺无耻的,因为有药品占费比例的原因,他们为了多开药就多开检查,大量因高热惊厥的患儿被他们忽悠了来做头部CT,大量没有听诊异常的患儿来做胸部CT,最近他们更是伙同因为取消药品加成而苦思如何提高收入的院长责成我们科取消了3岁以下幼儿X线检查的知情同意书,反正我从来都没有见他们自己的孩子感冒发烧来做CT的。

健康群宝妈:我家娃时而发生头痛到吐,白天一运动累了就会这样,有没有必要去做个头部CT检查呢?童爸回复:永远不要盲目去做头部CT。即便你很想做,也要去循证医学平台付费咨询一个儿童神经内科医生再决定。头痛问题绝大多数是功能性问题,CT是查不出病因的。CT只能查出器质性问题,查不出功能性问题。即便需要影像学检查,你也要问问医生,是否可以用核磁共振代替CT?


推荐阅读:

 郝希纯医生:不符合这3个条件,请不要做胸部CT筛查肺癌!

 齐鲁李长青:有些检查结果不必小题大做之“肺纹理增粗紊乱”
 儿科时间汪丙松:大叶性肺炎?可能只是胸腺影!(典型胸片)
 罗百竹:专业影像科医生解读胸部X光片的常见误区——胸片拍不出急性支气管炎

3.3 拍片和做CT时如何做好防护

@罗百竹:如果孩子真的有必要拍片或者CT,那么在进行拍摄的时候,家长应该积极与影像科医生沟通,是否能够给孩子提供照射范围外身体的防护措施,这样可以更好地避免辐射对宝宝的影响。家长如果陪同孩子拍片,家长也需要防护措施。可以拍片的医院都有防护服的,但是医生不一定会主动给孩子穿,你可以自己主动要求给孩子穿。

我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 130-2020《放射诊断放射防护要求》,是这样规定的:“在施行 X 射线诊断检查时,应严格控制照射野范围,避免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或组织(例如性腺、眼晶状体、乳腺和甲状腺)受到有用线束的直接照射。” “每台 X 射线设备根据工作内容,现场应配备不少于表 4 基本种类要求的工作人员、受检者防护用品与辅助防护设施,其数量应满足开展工作需要,对陪检者应至少配备铅橡胶防护衣。” 提示:医务人员应主动向受检者提供防护用品,受检者有权要求医务人员给自己使用防护用品。



深圳卫生监督 的文章:“在医疗机构中,常见的X射线检查设备主要有DR、口腔CT、牙片机、CT等。放射诊疗机构应配备相对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如可移动式的铅帘防护、铅衣、铅帽、铅围脖、铅围裙等个人防护用品。在做X射线检查时,会根据检查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来保护我们的乳腺、性腺、甲状腺等射线敏感器官。穿戴个人防护用品之前可以先看看穿戴提示哦,毕竟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才能有效减少身体接触的辐射剂量。”

在做头部检查时,应穿戴好铅围脖、铅衣,保护好乳腺、甲状腺。


在做颈部或胸部检查时,应穿戴好铅帽、铅围裙。


在做腹部检查时,应穿戴铅帽、铅围脖。


在做口腔CT或牙片机检查时,应穿戴好铅衣、铅帽、铅围脖。



我之前也写过一篇文章《6岁女孩确诊甲状腺癌,医生建议接受CT检查时佩戴围脖!》。在这个视频里,重庆一位医生也建议接受CT检查时佩戴围脖。这个视频里医生的提醒非常好,值得分享给更多家长!医生建议接受医疗照射时可戴上“围脖”,避免甲状腺收到更多的医疗射线。“围脖”的专用名称叫“防辐射围领”,它的材料主要是铅,可以屏蔽射线。做头部、四肢或者腹部、盆腔等部位的X光照射时戴上“围脖”可以保护甲状腺。不过如果做的是颈部或者胸部的X光照射,则不可以“围脖”


之前一位宝妈(疑似专业人士)留言:拍胸片时只能防护性腺,没法遮挡甲状腺,无论站着拍还是躺着拍。甲状腺也不在头部,而是在颈的下部,只要拍胸片就无法避开。其实胸片剂量非常小,关注点还是应该放在减少CT应用上。CT辐射有很大一部分在于体内的散射线,这是无法防护的。也就是说,无论是做头颈胸的CT扫描,还是腹盆部这些远离甲状腺的扫描,甲状腺受到的辐射剂量都是远大于拍片的。


甲状腺的防护会直接遮挡肺野。首先不符合胸片规范。其次有概率因遮挡造成不满足诊断需求而进行二次拍摄。CT的防护也同理,防护提高了重复检查的机率,却无法有效阻止内部的散射线,因此很多国家/地区的实践中开始停止CT检查中的防护了。防护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我们给小孩子拍胸片可以腰上挂围裙,屁股后再上铅帘,给性腺做两层防护。但是胸片中甲状腺的防护实在没办法做,也没必要做。


童爸点评:原来拍胸片和CT还有这么多学问,那怪不得美国儿科学会反复强调——儿童肺炎不需要常规拍胸片(DR),更不要盲目做胸部CT!儿童腺样体/鼻窦炎问题都是更推荐做鼻内窥镜/鼻腔咽喉纤维镜(可弯曲的软管),而不是做CT!那么,看起来应该把重点放在——拒绝不必要的儿童CT和拍片!


推荐阅读:

✩ 深圳卫生监督:做X射线检查,怎么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 6岁女孩确诊甲状腺癌,医生建议接受CT检查时佩戴围脖!

 一小时爸爸:孩子要拍X光片?如何减少和理解X光辐射伤害


3.4 MRI能避免了CT存在的电离辐射

@罗百竹:MRI能避免了CT存在的电离辐射,然而由于成像采集时间较长,患儿行MRI通常需要镇静,并且比CT价格更昂贵。超声心动图或核磁共振的检查过程中要求孩子要保持安静,但是3岁内宝宝一般都难以配合,所以可能都需要使用镇静剂,国内一般还是在用水合氯醛。医院往往还要求用药前禁水2小时,禁奶4小时。但是各个医院的要求不全相同,家长需要自己提前了解。童爸提醒:在微信公众号【童爸育儿】对话框发送关键词——镇静剂,就可以看到相关的全面科普。

超声心动图检查须知

核磁共振MRI检查须知


3.5 关于手机翻拍X/CT/MRI片

 医生及患者通用:如何用手机翻拍X线片,磁共振片子,CT片子
 叶盛医生:如何用手机把X片拍好给医生

微博链接: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62514763039336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

3.6 齿科X光和CT辐射量低

口腔科X光和CT的辐射剂量低,往往要比其他科室的X光和CT低一个数量级。这是因为齿科影像学检查主要针对口腔区域,其扫描范围和透射的深度相对较小,因此所需的辐射剂量也相对较低。具体来说,各种齿科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剂量大致如下:

① 小牙片(牙科X光):辐射剂量大约为5-10微西弗(μSv)。这是一种局部性的X光检查,主要用于检查单颗牙齿或一小片牙齿的情况。

② 全景片(全口曲面断层片):辐射剂量通常约为20-60微西弗(μSv)。这种检查能够展示整个上下颌骨及牙齿的情况,是口腔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常用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

③ 齿科CT(锥形束CT):辐射剂量因设备型号、扫描参数和扫描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但通常要比传统CT低很多。一般来说,齿科CT的辐射剂量可能在数十到几百微西弗(μSv)之间,具体数值取决于检查的具体设置。较新的齿科CT设备和技术进步也在不断努力减少辐射剂量,同时保持图像质量。

而胸部X片的辐射剂量约为20-50微西弗(μSv),胸部CT约为8毫西弗左右(即8000微西弗)。所以,较之于全身其他部位的影像学检查,口腔科的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剂量是相当低的。需要强调的是,尽管齿科影像学检查的辐射剂量相对较低,但在进行这些检查时仍应遵循辐射防护原则,如使用铅围裙等防护设备来保护非检查区域,特别是孕妇和儿童等敏感人群。此外,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以确保在获得必要诊断信息的同时将辐射剂量保持在最低水平。

大叶子医生:口腔是锥束CT,即cbct,比常规CT平扫剂量小得多,主要用于困难根管,阻生齿,成人矫正,种植等。童爸点评:口腔小牙片、牙科全景片、牙科CT都比对应的普通的胸片(X光)和CT的辐射都更低。该用还是要用,我只是反对滥用。


推荐阅读:
 卓正齿科张群:补牙时拍X光片,对身体有害吗?
 卓正齿科张群:拍牙片对身体有害吗?特殊人群能不能拍牙片?
✩ 华西坝薇薇阿姨:小牙片、全景片、CBCT傻傻分不清楚……到底应该拍哪个?

3.7 骨龄拍片和骨折拍片

@儿科夫妻档:拍骨龄辐射大吗?不大。拍一次骨龄X光片的辐射微乎其微,辐射剂量小于0.00012毫西弗特(辐射的一个单位),做一个量化的比喻,拍一次骨龄X光片的辐射量相当于乘坐飞机两分钟,或者相当于在阳光下漫步20分钟,人体在生活的环境中,一年受到的辐射量是3毫西弗特。并且相比胸片和CT,由于在肢体末端照,射辐射量可以忽略不计。 

ChatGPT:儿童骨折拍片的辐射大吗?儿童骨折拍片时所接受的辐射通常是相对较小的。X射线是一种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用于检查骨折和其他骨骼问题。在进行X射线检查时,医生会尽量控制辐射剂量,特别是对于儿童患者。现代医疗设备和技术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以最小化接受X射线检查的患者的辐射暴露。医生会使用尽可能低的剂量来获得足够的图像质量,而且专门用于儿童的参数也可能会有所不同。然而,尽管辐射剂量相对较小,但医生通常会在确保获取必要信息的同时,尽量减小儿童患者的辐射暴露。

童爸点评:儿童四肢的骨折拍片,一般拍的都是X光片,而且这里又没有重要器官,风险低到可以几乎完全忽略,家长并不用担心。

3.8 关于胸部超声

@罗百竹:健康群宝妈咨询——怀疑孩子得了肺炎,有些地方会使用胸部超声,这个你如何评价?童爸回复:有些地方会做儿童胸部超声来评估儿童肺炎,但是目前儿童肺炎的指南没见到推荐做胸部超声。倒是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里看到了这样的内容——“新生儿科越来越多地用胸部超声来评估肺部疾病。新生儿超声的一个限制因素是其诊断准确性部分依赖于操作者。”

其实我可以猜测到出现儿童胸部超声的背后原因。一方面,因为电离辐射对儿童有远期的致癌作用,所以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不建议常规拍片(DR),当然更不建议常规拍CT。但是另一方面,在现实的国情下,国内医生在没有影像学证据的情况下,既不敢直接诊断儿童肺炎,也不敢轻易排除儿童肺炎。那么在折中的情况下,似乎儿童胸部超声就成了一个可选项。最起码在操作者水平比较高的情况下,似乎是可以识别出严重的胸部问题的。如果在没有条件拍X光片的情况下,也可能会考虑选择儿童胸部超声作为初步筛查。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否正确?

UpToDate临床顾问:新生儿科越来越多地用胸部超声来评估肺部疾病。超声显示B线时提示TTN。RDS的特征性表现是弥漫性“白肺”。其他肺部超声表现包括提示肺炎的局部实变、胸腔积液和气胸。新生儿超声的一个限制因素是其诊断准确性部分依赖于操作者。 

@儿科医生小平平:新生儿肺部超声“诊断准确性部分依赖于操作者”。实际上,新生儿已经是肺部超声应用最多的领域了,因为新生儿胸壁薄,超声显示更清楚。而国内很多医院,甚至将大孩子都用超声判断肺炎情况,这准确度就……影像学的作用,是帮助治疗,普通X光DR片,几乎无辐射(电离辐射很低),对于帮助治疗的作用比超声强太多。


关于孕期/哺乳期影像检查

4.1 关于孕期和哺乳期防辐射

健康群宝妈:我想问一下拍了X光检查过了一天了能抱娃吗?童爸回复:X射线是一种电磁波,速度等于光速约为每秒30万千米!其波长很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而且穿透人体的时候不会拐弯也无法停留!X射线为电离辐射,当利大于弊的时候才应该选择而不应该滥用!但是X射线不会停留在宝妈身体里,也不会把母乳变坏,哺乳期的宝妈不用担心。孕期如果有必要拍片,则需要对腹部做防护,例如防护铅板就可以阻挡X射线。


推荐阅读:

 卓正科普:准妈妈和“X射线”那点事儿

 怡禾健康李蓉:照完CT后可以马上怀孕吗?
 丁香医生:孕期到底要不要防辐射?你需要先知道这3点
 妇产科医生王玉玲:体检做了胸透,要过多长时间才能怀孕?
 夏天的陈小舒:孕妇坐飞机有什么风险?安检辐射对胎儿有害吗?
 果壳:冤大头们快醒醒吧——为什么说“孕妇防辐射服”是一种智商税?

4.2 哺乳期可进行钼靶检查

@乳腺科黄凌曦:除了彩超,如果有必要,哺乳期做钼靶也是可以的,但钼靶需要很用力地挤压乳房,所以在做钼靶前也要尽量排空乳汁,并且在做完之后一定要多喂奶,把双侧乳房彻底排空一次,防止乳汁淤积。钼靶虽然有辐射,但辐射剂量非常小,在人体安全范围之内,辐射本身也不会在乳汁里蓄积,也不会影响乳汁的质量。

4.3 孕期不应采用放射性碘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怀孕的女性应采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因为放射性碘可对孩子造成严重危害。女性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后,需要等待至少6个月才能尝试怀孕。那样,医生便能确认她的结节不再生成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推荐阅读:

 喂药师:哺乳期妈妈不怕拍胸片和CT,但是这个检查真不行(131-碘摄率检查)


4.4 科普文汇总:孕期/哺乳期影像检查

 卓正内科石娟:哺乳期可以行X光等影像检查吗?
 马蕾医生:谁说孕期与哺乳期妈妈不能拍X片、CT、MRI?
 儿科医生孔令凯:怀孕和哺乳期妈妈能进行x线和CT检查吗?
 一小时爸爸:给哺乳期妈妈的辐射安全建议


关于放射性元素和核辐射


5.1 C14检查和放射性碘治疗

UpToDate临床顾问:怀孕的女性应采用放射性碘进行治疗,因为放射性碘可对孩子造成严重危害。女性采用放射性碘治疗后,需要等待至少6个月才能尝试怀孕。那样,医生便能确认她的结节不再生成过多的甲状腺激素。


推荐阅读:

 问药师历远:哺乳期做了C14呼气试验,还能喂奶吗?

 一小时爸爸:担心幽门螺杆菌C14检查的辐射,不如努力减个肥
 喂药师:哺乳期妈妈不怕拍胸片和CT,但是这个检查真不行(131-碘摄率检查)

5.2 吸烟为什么会导致肺癌?

UpToDate临床顾问:吸烟是肺癌的主要原因。这种因果关系已经十分明确,吸烟现状的改变(女性吸烟增多,男性吸烟减少)与肺癌流行病学的改变相对应。戒烟可以逐渐降低肺癌风险,但不能降至基线水平。其他形式的烟草烟雾,包括二手烟,也会显著增加肺癌风险。许多职业和环境因素也会增加肺癌发病率。已查明的因素包括暴露于石棉、氡和木材燃烧产生的烟雾。据估计,长期吸烟者的肺癌风险是终生不吸烟者的10-30倍。重度吸烟者的肺癌累积风险可高达30%,而从不吸烟者的终生肺癌风险≤1%。肺癌风险随每日吸烟量和终生吸烟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他可能影响吸烟者肺癌风险的因素包括:开始吸烟的年龄、吸烟程度、香烟中焦油和尼古丁的含量,以及吸食未过滤香烟。


UpToDate临床顾问:虽然大多数肺癌病例是由吸烟所致,但不吸烟者的肺癌也值得关注。虽然从不吸烟者的肺癌病因不一定明显,但危险因素包括二手烟、氡和其他环境暴露。腺癌是从不吸烟者肺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在从不吸烟患者中比曾经吸烟患者中更常见。


@老猪的碎碎念:很少有人知道烟草也含有放射性物质:钋-210和铅-210。这些放射性物质,存在于士壤、空气,以及高磷酸盐肥料中,能够进入并附着在烟叶上,不会在加工过程中消失。烟草被点燃后,烟雾中的放射性物质会进入吸烟者及周围人群的肺部,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害。人们每年接受到的天然辐射剂量平均值约2.4mSV。胸部x线片为 0.02 mSV, CT扫一般不超过10mSv。然而,按照每天1.5包烟计算,吸烟者每年接受的辐射约为36mSV。吸烟者每年接受的电离辐射剂量相当于做了数次CT扫描。

推荐阅读:
 丁香医生:100 个烟民中到底多少会得肺癌?答案肯定让你意外!

 丁香医生:戒烟太难?来看看吸烟导致的癌症排行吧(好文六篇)

 菠萝因子:这5个关于吸烟的“冷知识”,90%的人都不知道


5.3 核辐射和抗辐射药物碘化钾

@罗百竹:2022年3月,有报道说美国民众开始恐慌性地购买碘化钾?有报道说俄乌冲突引发“核战争”焦虑,美国人开始囤积抗辐射药物碘化钾。美国有药企证实,这种药片的库存已经耗尽。这是真的吗?让子弹飞一会吧。不过查科普可以看到下面这些内容。


UpToDate临床顾问:在核事故中使用碘化钾来保护甲状腺 — 在核事故中,碘化钾片可减少甲状腺摄取放射性碘。若在暴露于放射性碘之前12小时内或之后2小时内给予碘化钾,几乎能100%保护甲状腺;此后保护力度下降,2小时后为80%,8小时后为40%,24小时后为7%。

碘化钾可以“稀释”体内的放射性碘,从而减少进入甲状腺的放射性碘;还可通过Wolff-Chaikoff效应抑制碘有机化,以免进入甲状腺的放射性碘停留。碘化钾还能下调碘钠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 NIS),但机制不详。碘化钾的耐受性良好,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波兰大量人群的给药经验证实了这一点。在较年长人群中,尤其是伴有甲状腺肿的患者,可能预计会出现碘诱导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减罕见病例。据估计,对于胎儿、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碘化钾预防事故暴露事件中辐射所致甲状腺癌的益处大于发生甲减的潜在风险。在较年长人群中,如果随意使用碘化钾超过40年,则碘化钾预防的潜在益处也可能不会超过风险,除非辐射暴露水平会导致甲减。因此,发生事故时,应给予碘预防,但较年长成人可能例外。治疗应在辐射暴露后尽快开始,并且在暴露期间每日继续进行。

目前无需处方即可在市面上购买到儿童使用的碘化钾片剂和溶液。也可根据美国FDA网站和ATA网站的指导将碘化钾片剂溶解后给予儿童。在福岛核事故后,当局事先并未向家庭和学校分发碘化钾,而是只有极少数人收到。回顾起来,这并没有违背钾制剂的使用指南,因为当地人的甲状腺辐射剂量几乎普遍低于阈值。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食物链中避开了放射性碘,这一点与切尔诺贝利事故不同。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使人们开始重新考虑应在事故后的什么时候使用碘化钾,以及使用方式。

@罗百竹:昨天(2023年1月28日)传来一则信息,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世卫更新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关键药物清单#】“世界卫生组织敦促各国储备以应对核紧急情况”——俄罗斯卫星通讯社28日以此为题的报道注意到,世卫组织27日在其官网更新了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建议储备的药物清单,这是自2017年以来的首次,世卫组织发言人玛格丽特·哈里斯说,这份清单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准备。据清单具体内容,典型的辐射应急储备包括以下药物:

· 稳定碘,用于阻止或减少甲状腺对放射性碘的吸收;

· 普鲁士蓝,用于去除人体内部的放射性铯 (Cs) 和铊 (Tl)

· 在急性辐射综合征(ARS)情况下,用于缓解骨髓损伤的细胞因子

· 用于治疗呕吐、腹泻和感染的其他药物



童爸点评一看这个新闻是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的,那么对于这个新闻就要打个问号。俄罗斯的媒体肯定希望把这宣传为俄罗斯的核威慑,因为这个东西目前是俄罗斯几乎唯一的王牌了。但是显然俄罗斯也不敢轻易使用核武器,因为仅凭俄罗斯目前的国力,威慑一个小国也许是可以的(但是目前似乎也没吓住乌克兰)——但如果真的使用了核武器,最后的结局会是什么,完全不可预测。有朋友咨询需要储备这些应对核辐射的药物吗?我的看法是——不需要。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不要滥用CT不要滥用CT

@小儿外科裴医生:#世卫更新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关键药物清单# 这种药物清单类似于临床用药指南,有新的进展把原来的内容做一些更新很正常,其它医学指南也经常有类似的更新。只不过这个药物清单和核辐射相关容易引发遐想,但WHO只是一个卫生健康组织,哪怕有核危机什么的也轮不到他们先来透风,所以不需要有什么担心。

@小儿外科裴医生:世卫是否更新这个药物清单,取决于在医学上有没有必要更新,而不在于是否有核危机,即便有核危机,如果现有清单是当前最佳方案,它也没必要去更新。


推荐阅读:
 裴洪岗:世卫更新了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关键药物清单,需要担心吗?


相关热搜事件


6.1 放射科未给受检者穿防护服医疗机构被罚

@星视频:【#放射科未给受检者穿防护服医疗机构被罚#】据杭州综合频道,近日,浙江舟山。岱山卫生健康局执法人员在检查时发现,舟山某医疗机构放射科,有2名受检者在进行x射线影像检查时,均未佩戴使用个人防护用品。该机构放射诊疗人员表示,由于病人较多,防护服穿脱不便,为图操作方便,未提醒受检者穿戴防护服。最终,岱山县卫生健康局对该医疗机构进行了立案处理,并作出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视频来自@星视频


@中国新闻网:【#医疗机构未给受检者穿防护服或被罚#】#卫健委明确放射诊疗应进行屏蔽防护# 近日,浙江舟山某医疗机构#放射科未给受检者穿防护服医疗机构被罚#,引发网友热议。放射诊疗到底需不需要给受检者穿防护服?国家卫健委《放射诊疗管理规定》第二十五条明确: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当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患者和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此外,第四十一条规定表示,医疗机构有未按照规定使用安全防护装置和个人防护用品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责令限期改正;并可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童爸点评:现在国内外的医学组织,都越来越重视电离辐射对人体的长期影响,特别是致癌影响。一方面希望所有的医疗单位都更加重视电离辐射问题,不能图方便,就不提醒患者穿防护服。另一方面患者自己也要加强健康意识——你才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当进行X射线/CT检查时,医院需要根据检查的类型和具体部位,为受检者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用品,以保护射线敏感器官,比如乳腺、性腺、甲状腺、头部等,减少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 END -

【童爸育儿】公众号的对话框发送/回复关键词【辐射】【拍片】就可以获取此文的最新版本。

发送关键词 儿童用药、孕期用药、哺乳期用药、麻醉、验血、头部、热性惊厥、腹痛、鼻窦炎、肺炎、验血、crp、付费咨询、就医、健康群 等就可以获取对应的科普文章,发送【关键词】三个字就可以获取所有的关键词列表。

小学四年级、初一、高一入学要做结核菌素皮肤试验筛查结核病!这个筛查究竟应怎么做?童爸汇总的关于卡介苗和结核病的科普文章

2024-09-07

8岁孩子,近两个月心肌酶反复升高,治疗后无效!童爸揭秘——这竟然是化验单用错了标准!童爸汇总的关于心肌炎和心肌酶的科普文章

2024-09-05

最弱的激素——1%醋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国内有了,可用于多种儿童疾病!宝宝什么时候需要用激素药膏?各种外用激素最长能用多久?

2024-09-02

霍思燕更新动态,网友发现11岁的嗯哼戴牙套,看来霍思燕已经带着儿子去矫正牙齿了。童爸汇总的关于口腔正畸/矫牙的科普文章

2024-09-01

2024年1-3月生产的流感疫苗是新苗吗?巴斯德流感疫苗召回,已经打了怎么办?童爸汇总的流感疫苗高频问题(2024年8月31日)

2024-08-31

夏季是孩子一年中最少生病的季节!但童爸健康群最近四天连续出现四个支原体肺炎案例,分别是5-8岁!

2024-08-20



本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科普信息汇总,不能替代个人的任何医疗诊治,个人医疗问题请咨询靠谱医生。

童爸育儿
童爸育儿,童爸关注儿童健康、阅读、教育、靠谱买等话题,童爸新浪微博为罗百竹,感谢朋友们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