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应该用现实/故事向孩子解释死亡
(11月30日 品学楼A108)
比赛双方:
正方:资源与环境学院
用现实解释比故事更有效果,能使孩子形成更加严肃正确的死亡认识,珍爱生命。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儿童对于抽象的概念,更倾向于通过实际经验和具体事物来理解。淮南市组织初中生进行死亡教育,通过参观产房、烈士纪念馆,观察鲜花盛开到凋落等方式,90%以上的初中生表示加深了对于死亡的理解,83%的学生表示更加坚定了人生的目标。这说明用现实解释不仅能让概念具象还会让感受更深刻,相较于故事里美化的死亡,用现实解释死亡,能够让孩子更加直观地面对并理解死亡,明白死亡是严肃的,是不能改变的一件事情,他们才会去保护自己和其他的生命。当他们看到生命的消亡,亲身感受到死亡对身边的人而言是悲伤的,才不会轻易走向死亡,珍惜热爱生命。
对于认知能力尚浅的孩子,用故事解释死亡更符合孩子的认知模式,对于孩子来说更易于接受。让-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指出,学龄前儿童和小学阶段的孩子,更容易通过形象化的故事和比喻来理解抽象的概念。而故事能够提供一个具体情境,让复杂或抽象的信息变得生动易懂。故事具有天然的吸引力和记忆的优势,儿童在故事中能够代入角色,情感体验更加深刻,进而比直接传递干瘪的现实更容易接受和理解。人们在研究丧亲儿童的心理反应时发现,接受直白死亡信息的儿童,比那些用比喻性语言引导的儿童更容易表现出恐惧和对分离的焦虑,其中接受直白死亡信息的儿童中,有32%表现出恐惧和焦虑,而接受比喻性语言引导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仅为18%。由此可见,通过故事这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引导孩子面对亲人的离世,能够缓解孩子的死亡焦虑,有利于孩子更好地理解死亡。
图文 |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
编辑 | 杨晓灿
一审一校 | 程瑶
二审二校 | 汪未晗 罗彤
三审三校 | 韩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