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凯旋!网通院护航“神舟十八号”乘组平安回家

企业   2024-11-04 08:09   河北  

点击上方“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关注更多精彩

11月4日01时24分,一抹亮丽的色彩划破长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带着胜利的喜悦,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太空出差”6个月之久的3名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重返大地怀抱,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网络通信研究院研制的卫星通信系统和北斗态势系统护航“神舟十八号”乘组平安回家。

由网通院研制的卫通机载站传输的画面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由网通院研制的卫通便携站传输的画面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

技术人员在任务保障现场  供图/聂东方
在无网络信号的东风着陆场,信息的通联至关重要。卫星通信系统是着陆场现场搜救任务唯一的通信手段。从返回舱变速进入返回轨道,到推进舱与返回舱分离,从返回舱进入大气层,到安全着陆……神舟十八号从距离地面约400公里的空间站轨道返回,精准降落到东风着陆场,需要多型通信设备齐上阵,共同完成“接力赛”。

在主着陆场,网通院布设固定站、机载站、便携站、车载站等多型装备,实时测量飞行轨道,监测返回舱供电、温度、气压等参数及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实时传送地面发出的指令,指挥返回舱变轨、调整姿态,实时传输话音、图像数据,保障地面与航天员进行沟通。

坚守岗位,稳如磐石。作为着陆场通信的“基石”,固定站以其稳定可靠的特性,始终坚守在通信保障的第一线,建立坚实的通信链路,确保每一条指令、每一份数据都能准确无误的传达,为载人航天系统搜索回收提供指挥决策支持。

翱翔天际,精准锁定。机载站犹如一台会飞的“摄像头”,第一时间发现并锁住返回舱,在它的视角下,红白相间的降落伞像一只彩色的水母在空中飞舞。它让空中与地面的通信更加紧密无间,力争做到“舱落机临”。

图为网通院技术人员调试卫星通信设备
轻便易用,随身携带。返回舱成功着陆后,“接力棒”就交到便携站手中,它使得航天员出舱这一万众瞩目的画面实时呈现在电视机屏幕上,也为任务中心提供及时准确的现场情况。

机动灵活,随需而动。空地联动大漠寻“舱”,依靠的是车载站。有了它,地面返回搜救力量得以在着陆场的广阔地域中,与任务中心之间保持实时图像、话音和数据通信。

在本次返回任务中,北斗态势系统再次挺膺。它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和位置报告功能,来获取着陆场区域搜救力量的实时分布情况,为后方指挥中心进行指挥调度提供位置支撑。车载终端、机载终端和指挥型终端三大“战将”,分别部署在着陆场搜救车辆、搜救直升机和后方指挥中心。前方报告搜救载体的实时位置信息,后方实时显示位置要素,方便指挥人员及时掌握搜救力量的实时分布,为搜救力量的调度提供位置支撑。

网通院多套系统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将着陆场与任务中心紧紧相连,为搜索回收工作提供坚实的通信与定位支撑。它们的存在,让航天英雄们在太空中的每一步都与地面紧密相连,让每一次的归来都充满希望与期待。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春去秋返,这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载人飞行任务常态化运营的新阶段,网通院将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矢志攻关,为建设航天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通讯员/张倩 刘鹏飞

责编/李晨    校对/李彤    审核/李燕茹


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
这是中国电科网络通信研究院(五十四所)新闻发布平台。五十四所始建于1952年,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个电信技术研究所,是我国电子信息领域专业覆盖面最宽、综合性最强的骨干研究所。2021年1月,中国电科党组以五十四所为主体组建了网络通信研究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