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五千年,共同铸造了多元一体的精神家园。古蜀文明的独特魅力,揭示了天府之国的深厚底蕴。位于岷江、涪江中上游的羌族聚居区,传承了华夏文化基因,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焕发出独特靓丽的光彩,千百年来多民族交流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为应对“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羌族文化生态造成的严重破坏,原文化部于2008年10月批准设立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省范围包括阿坝州汶川、理县、茂县、松潘、黑水和绵阳市北川、平武7个县,规划面积23225.83平方公里。2019年12月,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自保护区设立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齐心协力,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保护优先、整体保护、见人见物见生活”,坚持以旅彰文,积极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坚持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坚持统筹推进基础设施重建与文化生态保护,实现物质文明发展与精神家园建设同频共振。
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主动将文化保护传承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有效衔接,依托“那山那水那净土”,坚持“见人见物见生活”,聚力“留心留品留乡愁”,着眼“显形显韵显本色”,走出了一条符合保护区实际、独具特色的建设新路子,实现了“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建设目标。
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经过16年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在特大自然灾难面前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探索了成功经验,走出了非遗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四川路径,是中国智慧在人类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的创新成果。
传承民族文脉,构筑各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是时代赋予我们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加强非遗系统性保护,不断深化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动国家级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再上新台阶,推动四川非遗保护传承、转化利用取得新进展、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