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 日活
我们喜欢去一些历史遗迹游览,一方面是想代入了解一下古人的生活,一方面大概是源于人类的本能——希望看到一些活过的历史吧。
但我们能留下什么“遗迹”呢?在自己这一代还没有结束前,小学初中高中都已被平了土地换了地址。有几人还生活在自己出生时的家里?谁家的房子能历经几代人不拆迁,哪怕易主而居,还用的是同一根房梁?
我对爷爷奶奶的房子至今不敢靠近,甚至不敢远远观望。只要我看不到它今日的模样,它就永远是我记忆里的模样。尽管那条路已经在心里踏破千百遍。
大概正是源于这种情绪吧,让我从那些生活在老房子里的,修旧如旧的人们身上,总能看到理想主义的光芒。
深深的屋檐下,哪怕是骄阳当空,射进的光线都极为有限,越是日光强烈屋内的阴影就越是浓重。
这是由香梨位于千叶的家,一栋190年历史的老宅子。房前有一片竹林,置身房中,能感受到真正的寂静。而真正的寂静不是无声,是能听到微风抚摸树叶的声音。
这栋老宅子是在隈研吾的协助下翻新的。说是翻新,其实是把昭和年代改造的那部分去掉,恢复这个房子原有的模样,再把朝北的那一面墙开一扇玻璃窗,能够将外面的风与光更好地纳入房中。墙上的壁纸换上了用院子里的松叶和树皮制成的和纸。
住进老宅子,很难不去修正自己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地贴合百多年前房主的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克制住对便利性的追求。因为它吸纳了亘古的时间、气味,一代代人认真对待生活的心情,以及对未来永续的那份笃定。
日本有句话——景观十年,风景百年,风土千年。这大概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时间尺度吧。
像城市规划等人造景观,大概在十年内就会有明显的变化。自然环境的形成,大概要历经上百年。而风土是这个地区特有的自然条件和文化习俗相融合的结晶,所以形成的周期最长,往往需要千年的沉淀。
为了追求便利性和效率,城市规划不停地改变,衡量一个国家和都市是不是先进国家、国际都市,主要也是看它够不够便利,能不能更好地压缩我们的时间,让我们更快地抵达某个地点。
万千心事汇成洪流,推动着生活前行,可更快的前面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