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电影技术》|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研究

学术   2024-07-05 09:22   北京  

本文刊发于《现代电影技术》2024年第6期

专家点评


我国电影在快速发展进程中,一批高质量电影制作生产企业应运而生,电影数字技术和工业化制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促进了我国电影工业的繁荣发展。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高质量企业的发展基础和关键依托。近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影视基地得到了长足发展,有力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快速增长,也有力促进了地方区域产业和经济的规模发展,并形成了集聚效应。《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研究》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深入分析了影视基地集聚效应产生的六大动因,细致梳理总结了集聚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全面阐释了集聚效应对于影视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强大促进作用。无论是对于影视行业的从业者,渴望了解产业动态的学者,还是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决策者,本文都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深刻的启示。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市场持续扩大,影视基地建设的集聚效应将会更加显著,支撑电影产业和周边产业的发展升级,吸引更多的周边产业从业者参与到电影强国建设中,为电影行业注入更多新鲜血液。期望本文可以促使业界对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关联互动给予更多关注,引导影视基地健康、高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韩晓黎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会长




作 者 简 介


张 黎

中广电(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项目咨询与策划、项目前期文件编制、项目管理等。

中广电(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发射塔安全评估。




蒲彦宇

张 力

中广电(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钢塔桅加固维护与结构安全。

中广电(北京)塔桅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工程师,工程技术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广电行业、通信行业高耸构筑物检测、结构设计、加固改造。




陈 才



摘要

随着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影视基地建设作为推动影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集聚效应日益显著。本文旨在深入剖析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探讨其产生动因、表现形式及其对影视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并辅以案例分析,以期为影视基地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影视基地;集聚效应;影视产业;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1 引言

影视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与所在地经济条件、文化底蕴、地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1],影视产业发展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影视基地建设作为我国影视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通过集聚企业、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形成规模化产业集群,从而产生显著的集聚效应。集聚效应,是指某一产业或行业在特定区域内集中发展,形成规模经济和协同效应,从而实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促进创新的现象。这种以影视基地建设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效应不仅有利于提升影视产业的整体水平,还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形成产业良性互动。

2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动因分析

作为前期、后期制作公司和自由职业者的聚集地,影视基地是影视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功能枢纽与群集场所[2]。其不仅为影视作品的生产制作提供了便利场所,更通过其集聚效应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经济繁荣。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动因来自多方面,包括经济、政策、市场、资源、技术和文化等。这些因素相互作用,使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2.1 经济动因

经济动因是影视基地建设集聚效应的核心驱动力。影视产业作为高投入、高产出产业,需要大量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经济发达地区良好的经济条件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融资渠道,吸引了更多投资商进入,推动了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经济发达地区的运输条件便利,为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和发行提供了有力保障,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此外经济发达地区的人才集聚效应也为影视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创新动力源泉。

作为浙江文化产业的重要代表,横店影视城成功崛起离不开浙江本地经济的推动。浙江省经济发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代管横店镇的金华市作为浙江省内的一个重要城市,其2023年国民生产总值(GDP)在全国城市中排名45位。区域经济发展为横店影视城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使基地能够持续投入资金用于建设和升级,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逐渐发展成为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影视制作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影视企业和项目入驻。随着横店影视城的不断发展壮大,其对金华市乃至浙江省的经济贡献也日益凸显。横店影视城的建设和运营不仅直接拉动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还带动了周边相关产业的繁荣和发展,酒店、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因影视基地的兴起而得到了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整个地区的经济繁荣,形成了良性互动的局面。横店镇凭借文化旅游产业位列2024年浙江十强镇第二位。

2.2 政策动因

政策动因在影视基地建设的集聚效应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大力扶持文化产业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十四五”中国电影发展规划》、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都为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等方式,制定符合中国影视基地发展的相关规范和标准,促进“标准+”赋能影视基地发展,持续推动影视基地的建设[3]。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鼓励和吸引了更多企业和资本进入影视产业,也促进了影视基地的聚集和发展。

青岛东方影都作为涵盖影视产业园、高端酒店群等高端配套的影视产业综合基地,具有地理位置和配套设施上的优势。青岛市政府通过制定专业、精准的扶持发展政策,设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明星艺人(尤其是青岛籍明星艺人)在青岛东方影都区域内设立明星工作室,发挥“明星效应”带动相关产业聚集发展。同时通过举办大型盛会如青岛国际青年电影节等,进一步扩大青岛市在影视文化产业的影响力。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被寄予厚望成为中国电影产业创新实验区。为支持其发展,无锡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租金补贴、品牌企业落户奖励、平台设备投资奖励等,以吸引更多的知名影业公司、后期制作公司及名人工作室入驻。无锡政府围绕“影视科技拍摄”元素,积极打造现代电影产业链,着力提升发展品质,已建成包括水下特效棚、LED虚拟摄影棚等在内的多座专业影棚。 

2.3 市场动因

市场动因是影视基地建设集聚效应的重要推动力。随着影视产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市场对高质量影视作品和休闲娱乐活动的需求不断增长,持续推动影视基地的快速发展与聚集。影视基地作为影视作品制作的重要载体,其建设和发展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一方面,影视基地的建设可以满足大体量影视作品拍摄制作的需求,并可满足消费者的休闲度假需求;另一方面,影视基地的集聚效应也可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上海影视乐园是一个集影视拍摄、文化传播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影视基地。随着上海迪士尼乐园、北京环球影城等国际知名乐园的开业,乐园经济在中国进入快速发展期。上海影视乐园作为本土重要的乐园之一,享受到了行业发展带来的红利,而长三角地区影视制作产业的蓬勃发展为影视拍摄基地带来了更多需求,因此该影视乐园的建设和发展受到了市场的积极推动,并凭借其独特的“海派”“上海滩”场景、设施与服务,吸引了大量制片方和投资者前来拍摄。

2.4 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在影视基地建设集聚效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影视作品的拍摄制作需要大量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支持,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为影视基地的建设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吸引了更多制作团队前来拍摄制作影视作品。影视基地的建设应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推动文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产业联动效应。

象山影视城利用象山地区的山水风光,打造了一系列古装、历史剧的外景地,如山水相依的古战场、古朴典雅的宫廷院落等;结合当地的滩涂草地,如东海草原,为现代剧和草原剧提供了难得的拍摄场景。象山影视城通过制定合适的开发策略、注重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加强与当地社区的合作以及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等措施,实现了外景地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效益。

2.5 技术动因

技术动因对影视作品的影响深远且广泛,其不仅仅改变了影视作品的制作方式和流程,更在视觉效果、叙事手法、艺术表达等多方面为影视作品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业态[4]以及超高清摄影、数字特效、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应用,使影视作品的制作更加精细逼真,提高了作品质量和观赏性。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的应用,使观众能够更深入地参与到影片中,改变了传统观影方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为影片的叙事创新带来可能性,例如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剧本辅助创作,可能会为未来影视作品提供全新叙事结构和表达方式。

此外,技术动因还促进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表达。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导演和摄影师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艺术理念,创作出更具个性化和创新性的作品,更加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

青岛东方影都作为中国影视基地“后起之秀”,完成了《流浪地球》《独行月球》等优秀科幻电影的摄制,受到行业关注。青岛东方影都的特色优势在于“一硬一软”:硬,即具备工业化电影所需的国际一流硬件设施;软,即提供日益完善的政策、服务、人才、文旅、金融等配套服务。科幻电影《独行月球》全片特效镜头超过1800个,占比高达95%,对虚拟摄制、视效制作等技术要求极高。剧组在青岛东方影都启用了15个、共计4万平方米的摄影棚,其中就包括位于5号棚的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的《蛟龙行动》是较《红海行动》“更高规格的工业化电影”,在摄制过程中,青岛东方影都的特效摄影棚和基础设备设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的LED虚拟摄制布局也是技术动因在影视基地应用的典范,其引入了LED虚拟摄制+5G网络传输+人工智能等技术,其中的LED电影级显示屏、算力系统、存储系统、5G无线网络传输系统、XR虚拟摄制系统等均注重采用国产设备。LED虚拟摄制技术通过搭建虚拟场景,结合实时渲染技术,实现了在拍摄现场即可看到最终效果的目标,极大地缩短了影片的制作周期,降低了制作成本,同时也为导演和演员提供了更加直观、便捷的拍摄和表演方式。

2.6 文化动因

文化动因是影视基地建设集聚效应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因素。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其拍摄制作过程中融入了大量地域文化和民族特色。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不仅有利于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也为影视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同时也可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文化多样性发展。同时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将带来文化集聚效应,不仅聚集众多的影视企业和制作团队,还汇聚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创意。各种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不仅反映了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还融入了现代的文化元素和创新思维。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和推广,影视基地成为展示当地文化的重要窗口,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上影集团”)对沪语文化、海派文化的传扬有丰富的经验和不变的初心。其投资的上海影视乐园初建于20世纪90年代,作为闻名全国的“老上海拍摄地”、拥有“南京路”“和平广场”“一大会址”等诸多海派场景。三年前,上影集团又等比复制了20世纪90年代的“黄河路”“进贤路”实景,打造出热门电视剧《繁花》中流光溢彩的“逐梦之地”。此外,附近的昊浦影视基地还拥有5000平方米的摄影棚,为《繁花》的拍摄提供了顶尖硬件基础。

3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集聚效应的影响


3.1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对影视产业的影响

作为影视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影视基地不仅为影视作品提供了丰富的拍摄场景,还通过其特有的集聚效应,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

影视基地的建设能够吸引大量影视机构、导演、编剧、制片人、演员等从业者在此聚集,形成相对完整的人才供应链,从而使各种资源和信息能够在基地内部高效流动,以实现降低合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影视基地的集聚效应还体现在其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上。在影视基地中,各种先进技术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不仅提高了影视作品质量,也推动了影视技术进步。

影视基地的集聚效应还有助于提升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建设高水平的影视基地,可吸引国际优秀的影视资源和人才,打造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作品,提升中国影视产业的国际地位。同时,影视基地的建设也能够促进国内外影视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影视产业走向世界。

影视基地建设的集聚效应对影视产业的影响是积极而深远的。通过加强影视基地的建设和管理,推动影视产业的聚集和发展,可以进一步提升中国影视产业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3.2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影视基地建设作为一种特殊产业聚集现象,其带来的集聚效应,不仅推动了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还对区域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

(1)提升区域经济活力。影视基地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影视制作公司、投资机构以及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入驻,形成完整的产业生态圈,进一步丰富了区域经济结构。影视基地的建设促进了区域内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如酒店、餐饮、交通等,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还提高了区域整体消费水平,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增长。

(2)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创新。影视基地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应最大限度植入当地文化元素[6],为区域文化产业和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通过挖掘和利用本地文化资源,影视基地可创作出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影视作品,成为展示区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如连续出品《爱情神话》《繁花》等现象级海派影视作品的上影集团,定位于打造“海派精品”,正在推进《爱情神话2》《拼桌》等一系列海派影视开发项目。

(3)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影视基地的建设有助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一方面,影视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产业间的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影视基地的建设还可推动区域经济的绿色化发展,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4)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影视作品在播放过程中,会将拍摄地的美丽风光和文化特色展现给全国乃至全球的观众,从而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通过参观影视拍摄现场,游客可进一步了解影视制作过程,感受影视文化魅力。如象山影视城与旅游机构合作,将外景地纳入旅游线路,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游览,进一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影视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5)增强品牌影响力。影视基地的建设对于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可增强品牌辨识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媒体关注和报道,获得公众关注,甚至获得自媒体“流量”,在提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同时,区域文化得以汲取新的灵感和元素,不断丰富和完善自身。如作为上海IP“顶流”《繁花》的取景地,上海影视乐园已成为沪上文旅打卡热点,结合新建的“黄河路”“武康大楼”等海派实景,不断探索为公众带来“沉浸式”体验。

影视基地建设的集聚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不仅可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推动文化产业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还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强品牌影响力。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影视基地建设的重要性,推动影视产业聚集发展,持续为区域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3.3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集聚效应的具体体现

笔者将以国家中影数字制作基地(以下简称“中影基地”)为案例来系统阐释影视基地建设集聚效应具体体现。中影基地是目前亚洲地区规模一流、设施先进的影视制作基地之一,是集影视制作、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文化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影视基地,其集聚效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才与资源高度集中。中影基地是亚洲最大的虚拟摄影棚基地和数字影视制作基地,吸引了大量的影视制作人才、导演、编剧、摄影师、后期制作人员,拥有国内顶尖技术人员共计300余人,其专业研发团队在影视制作、信息通信、技术研发、技术方案设计、设备选型、机房建设等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中影培训基地是其主要的人才储备与培养中心,持续输送影视创意、影视编导、表演、服装、化妆、道具、制片、非线性数字剪辑、合成、跟踪、视效、调色、二维/三维动画制作等方向的高端技术人才。同时,基地内配备了先进的摄影设备、灯光设备、录音设备、后期制作系统等,形成了丰富的影视制作资源池。这种人才与资源的集中使影视制作更加高效,提高了整体制作水平。

(2)技术与创新驱动进步。中影基地专业技术团队不断探索新的拍摄技术、后期制作手段,推动影视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同时还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影视制作技术和理念,促进了国内外影视产业的交流与合作。

“中影·幻境”是中影基地自主研发、集合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影视全流程摄制综合平台,创造性地运用“摄影机内视效制作”理念,将智能LED显示、摄影机空间定位、虚拟摄制、动作捕捉、智能灯光、实时抠像、实时调色以及引擎渲染等多个系统进行融合,拥有高于传统拍摄流程的效率优势。“中影·神思”是基于人工智能的影视图像处理系统,用于高品质视觉内容生成、分辨率提升、动态范围提升、帧速率提升、画质增强、自动修复、老电影黑白上色、自动立体转制、自动抠像补像、声音识别、人声分割、VR、AR等影视全产业链领域。

(3)产业链完善与协同合作。中影基地涵盖了影视制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使各个环节之间能够高效协同,提高了整体制作效率。同时还与其他相关产业形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与旅游、文化等产业的融合,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4)品牌效应与国际影响力形成。作为中国电影产业的重要代表,中影基地的集聚效应还体现在品牌效应和国际影响力上,基地内汇聚了众多优秀的影视作品和制作团队,其出品的《建党伟业》《我和我的祖国》《流浪地球》《金刚川》等影片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中影基地同时积极参与国际影视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国影视产业走向世界舞台。

4 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重复建设与同质化竞争。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市场研究,各地影视基地往往出现重复建设情况。这不仅导致资源浪费,也使基地之间形成激烈的同质化竞争。由于缺乏独特的定位和特色,这些基地难以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限制了其市场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2)产业链不完整与协作不畅。尽管影视基地建设在数量上有所增加,但很多基地的产业链并不完整,缺乏后期制作、发行、衍生品开发等环节,导致影视制作过程中的部分环节难以有效衔接,协作不畅,影响了整体效率和效益,也限制了基地的盈利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人才短缺与结构不合理。影视产业是一个高度依赖人才的行业,但当前影视基地在人才方面普遍面临短缺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既缺乏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创意人才,也缺乏具备管理和运营经验的复合型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基地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资金投入不足与融资难。影视基地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但由于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和机制,很多基地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致使其在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引进等方面受到限制,难以快速发展。

(5)政策扶持不够或政策落地性不足。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影视产业发展的政策,但在影视基地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政策扶持不够的问题。政策落地性不足、措施执行力度不够、审批流程繁琐等问题限制了基地的建设进度和发展空间。同时监管缺失也导致一些基地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存在隐患。

影视基地建设需加强统一规划、完善产业链、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政策扶持和监管力度等方面的措施,从而推动影视基地建设的健康发展,提升整个影视产业的竞争力。

5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展望

影视基地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及配合。政府应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营造公平健康的发展环境;企业应积极创新,提高影视作品的质量和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社会各界也应积极参与和支持影视基地建设和发展,共同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和发展。

影视基地建设的集聚效应是一个复杂而多元的现象,只有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其中的驱动因素,才能更好地推动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为地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和全球影视产业的深度融合,影视基地建设作为电影制作的基础设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影视基地建设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在文化产业领域内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全球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和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影视基地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1) 技术进步推动影视基地升级。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影视制作技术不断更新换代为影视基地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未来,影视基地应更加注重技术设备的升级和改造,以满足高质量、高效率的影视制作需求,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影视产业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高制作效率和质量。此外,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影视作品进行精准营销和推广,利用VR、AR等技术手段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等,这些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发展将进一步拓展影视产业的边界和内涵,为影视产业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政策支持助力影视基地发展。政府对影视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为影视基地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影视基地发展不仅需要“硬”政策和资金支持,也需要政府配套服务类“软”支撑,支持影视基地的建设和发展[7]。例如,加大资金投入,优化税收政策,降低影视制作成本;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提高影视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中国影视产业走向世界等。这些政策的实施,将为影视基地的建设提供有力支持,推动影视产业的快速发展。

(3)市场需求推动影视基地多元化发展。随着电影市场的不断扩大和观众需求的多样化,影视基地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市场需求。影视基地应深入研究市场需求,紧跟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建设多样化的拍摄场景,如现代都市、古装历史、自然景观等,并提供专业的摄影棚、特效制作和后期制作设施。影视基地应更加注重多元化发展,以满足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影视制作需求。除此之外,还可打造特色影视主题公园,吸引游客参观体验;开展影视文化旅游项目,推动影视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等。这些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将为影视基地带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 

(4)可持续发展成为影视基地建设的重要方向。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影视基地建设也需在未来更加注重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例如,项目建设采用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降低能耗和碳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加强废水、废气等环境有害物的治理,确保影视拍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推动影视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废弃物的减量化等。这对实现影视基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发展大有裨益。

(5)重视品牌建设。品牌建设也是影视基地建设的重要方向。具体措施包括挖掘影视基地的文化内涵,强化品牌传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影视文化品牌活动,提升影视基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挖掘影视基地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和历史资源,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品牌和IP,提升影视基地的文化内涵和附加值,进而利用IP资源进行衍生品开发、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经营,拓展收入来源。

(6)国际合作助力影视基地走向世界。随着全球影视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影视基地应加强与国际影视机构的合作与交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引进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和承办国际影视节展活动,展示中国影视产业的实力和魅力,推动中国影视产业走向世界舞台。

6 结语

影视基地建设发展的集聚效应是推动影视产业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集聚效应通过降低制作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促进人才聚集、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相关产业发展等方式,为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推动影视产业不断迈向新的高度,同时也从提升区域经济活力、推动区域文化创新、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区域旅游发展、增强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对区域经济起到积极作用。

通过深入分析其动因、表现形式及对影视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影视基地建设的内在规律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市场持续扩大,影视基地建设的集聚效应将更加显著,为影视产业和区域经济的繁荣作出更大贡献。

未来,我国影视基地建设应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影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影视基地应加强与国际市场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制作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向下滑动阅读)

[1] 焦玲玲,郭丹.中国影视基地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电影文学,2020(20):15⁃20.DOI:10.3969/j.issn.0495-5692.2020.20.004.

[2] 金邑霞,马仁锋.中国影视基地研究的全域图景、谱系与理论热点[C]//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人民城市,规划赋能——202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4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浙江汉宇设计有限公司;宁波大学地理与空间信息技术系,2023:13.DOI:10.26914/c.cnkihy.2023.044363.

[3] 支菲娜,武建勋.中国影视基地(园区)发展的行业摸底与路径前瞻[J].当代电影,2023,(06):4⁃14. DOI:10.3969/j.issn.1002-4646.2023.06.003

[4] 刘汉文.影视基地发展现状与转型升级的思考[J].当代电影,2020,(05):51⁃56. DOI:10.3969/j.issn.1002-4646.2020.05.010

[5] 李若琪,李轩. 浙江影视基地产业化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研究[J].当代电影,2023(06):015⁃023. DOl:10.3969/j.issn.1002-4646.2023.06.004.

[6] 刘文华,杨玲.中国影视基地运营管理研究[J].传媒,2022(22):44⁃47.DOI:10.3969/j.issn.1009-9263.2022.22.014.

[7] 刘成. 探路电影工业化[N]. 经济日报,2024⁃03⁃28(009).DOI:10.28425/n.cnki.njjrb.2024.002112.

[8] 米荆玉. 青岛影视产业布局多“点”联动[N]. 青岛日报,2024⁃03⁃18(009).DOI:10.28617/n.cnki.nqdrb.2024.000701.

[9] 张茵.江苏省影视基地(园区)的现状和发展对策[J].视听界,2024(01):75⁃78.DOI:10.13994/j.cnki.stj.2024.01.025.

[10] 曹燕. 景区如何合法使用影视IP?[N]. 中国旅游报,2023⁃12⁃19(005).DOI:10.28109/n.cnki.nclyb.2023.002581.

[11] 杨伟策,侯文雄.影视虚拟化摄制倒逼影视基地转型升级——以横店影视城为例[J].传媒论坛,2023,6(21):38⁃40.

[12] 姬政鹏. 用声光画影照亮电影强国之路[N]. 中国电影报,2022⁃03⁃23(002).DOI:10.28064/n.cnki.ncdyb.2022.000268.

[13] 黄晓芸. 全产业链布局下中影股份盈利模式优化研究[D].兰州财经大学,2023.DOI:10.27732/d.cnki.gnzsx.2023.000118.

[14] 李荣坤. “影视+旅游”IP场景化创新[N]. 中国文化报,2023⁃11⁃17(004).

[15] 王志艳. 中国影视产业正从“做大到做强” 影视基地资源亟待整合.[EB/OL]. (2019⁃11⁃08)[2024⁃04⁃17].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11/08/c_1210344963.htm.

[16] 刘成. 探路电影工业化——青岛建设影视基地调查. [EB/OL]. (2024⁃03⁃28)[2024⁃04⁃17].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4727904104804495&wfr=spider&for=pc.












主管单位:国家电影局

主办单位:电影技术质量检测所

标准国际刊号:ISSN 1673-3215

国内统一刊号:CN 11-5336/TB


投稿系统:ampt.crifst.ac.cn

官方网站:www.crifst.ac.cn

广告合作:010-63245082

期刊发行:010-63245081





中国电影科技
关注电影技术的探索与实践,关注电影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广大读者和网民提供电影科技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