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高歌猛进的今天,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正成为科技VC赛道中最火热的话题之一。在2024年联想创投CEO年会上,以《沸腾中的具身智能,产业智能新未来》为主题的圆桌围绕具身智能的产业现状展开,深入讨论了具身智能的产业先机与相关技术发展趋势。
本次panel环节,联想集团副总裁、联想创投合伙人王光熙作为主持人,对话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新兴技术集团总裁、ACM/IEEE/AAAS Fellow芮勇,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卓敏讲座教授、天石机器人研究所所长刘云辉,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院创始院长、戴盟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王煜,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
与会嘉宾结合具身智能实际运用中的具体问题,分享了具身智能的技术卡点、场景落地等具体挑战,同时分析了实现具身智能目前最紧迫的需求——数据资源,各自提出了解决方案及商业化路径,并乐观展望了具身智能产业的未来。
王光熙:具身智能无疑是过去一两年在科技VC赛道中最火热的话题之一,联想创投持续关注机器人、泛机器人包括自动驾驶等方向,在泛机器人的领域陆续关注和布局有近30多家企业。随着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具身智能作为将AI从语言、语义扩展到多模态、空间智能乃至端到端物理模型的新方向,正受到广泛关注。首先请各位嘉宾分享一下,是看准了什么时代机遇,躬身入局具身智能的创业大潮?
芮勇:我是联想新兴技术集团总裁,主要聚焦AI定义的车计算,包括自动驾驶AI算力平台和系统级全车智能。大模型已经从语言模型向多模态跨越,而端到端的实现,更是将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统一在同一个AI框架之下,这推动了我们从纯技术角色转向产品和业务的多元探索。
熊蓉:我自2000年起做机器人方向,主要从事机器人智能移动和操作。从个人理解而言,具身智能是带有实体并具备环境交互学习的智能,实现路径与常规人工智能路线有所不同。近期,我们启动了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建设,专注于人形机器人的感知智能、执行智能及与环境的交互等方面。
刘云辉:我从事机器人研究多年,从1992年开始就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近年来,我们创立了未来机器人,专注于自动叉车等领域,并在多个行业进行了技术转化和创新。我认为AI与实体系统的结合是具身智能的核心,而机器人是AI最好的测试场景。
王煜:40年前,我在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开始研究机器手和灵巧操作。2023年,我创立了戴盟机器人,致力于将大语言模型和触觉感知等技术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操作。我们认为,大模型、人工智能结合触控等多模态信息的获取,能够使机器人像人一样进行精细操作,带来更多信息价值。
张巍:我于2022年创立逐际动力,专注于具身智能和通用机器人技术。我们认为“移动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机器人最核心的两个能力,希望通过突破机器人的移动和操作能力,实现全地形移动和通用操作,推动机器人能力的泛化和适应,在打造两个核心能力的过程当中,通过一些阶段性的产品进行落地闭环。我们认为,具身智能是AGI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具身智能,求“数”若渴
熊蓉:具身智能的发展需要突破传统机器人对专家知识和经验的依赖,实现更加泛化和自主的行为。区别于单纯的视觉、语言等信息的感知,具身智能涉及的方面更多,如行为、动作、决策、控制等各个方面以及他们的融合。我们目前正在研究如何通过数据驱动的方法,提升机器人在感知、规划、决策和控制等方面的能力。主要挑战包括数据的获取、算法的设计以及实际应用中的鲁棒性和可靠性。
刘云辉:传统机器人的技术路径是感知、决策、执行,目前人工智能更多投入在感知和决策,可以让机器人应对相对不太复杂的场景。目前,我们在物流场景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如何保证机器人在复杂场景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认为具身智能需要分阶段实现,首先从感知到决策,再通过执行层面实现。此外,数据的获取和模型的泛化能力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王煜:通用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实现这一目标仍面临诸多挑战。单靠语言和图像的信息远不足以支撑机器人精细操作,触觉信息同样至关重要。多模态数据的融合,涵盖温度、摩擦力等因素,是实现灵巧手操作的基础。具身智能如何获得这些能力?我们认为,训练模型需要更加真实、可靠的数据,同时提升机器人在感知和控制方面的能力。目前,我们正致力于研究高动态触觉传感器和多模态信息融合技术,以实现机器人具备类人的精细操作能力。
张巍:大模型向具身智能的跨越,本质上是专用智能、专用机器人向通用智能、通用机器人的变化,强调的是泛化能力。具身智能的发展需要硬件、算法、算力和数据的共同推动,其中,数据的稀缺性是当前面临的最大挑战,真机的数据、仿真的数据、互联网级别的数据缺一不可,我们正在探索如何通过互联网视频等数据源,提升机器人的运动和操作泛化能力。同时,我们也坚信人形机器人作为通用机器人平台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实现其广泛应用。
商业化路径交织
描摹产业未来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