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市科协推荐人选获安徽省“最美科技工作者”

百科   2024-10-29 17:30   安徽  

合肥市科协推荐人选获

安徽省

“最美科技工作者”

张勇 | 裴琼 | 王永

喜报表彰
01
Number
张勇:当好“环境卫士”守护碧水蓝天



安徽海峰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总工程师张勇


生态环境监测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哨兵”和“眼睛”。作为一名从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来自安徽海峰分析测试科技有限公司的张勇以创新舞动精彩,用奋斗传递工匠精神,他精益求精,以梦为马,实干创佳绩,用辛勤与汗水书写属于他自己精彩的人生华章。


01

创新模式树行业标杆



“在传统观念中,环境监测行业只能‘照本宣科’难以融入技术创新元素。”为了打破这一思想禁锢,转变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思维模式,张勇身先士卒,探索出一套“二参二实四转化”的环境监测行业科研模式。该模式成功改研发成果从“束之高阁”到“研以致用”,变科创模式从“金房藏娇”到“合作共赢”,为推动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标杆示范引领作用。


张勇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孤勇者”,也是一名出色的“领头羊”。近3年,他带领创新团队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团队成员先后荣获安徽省技能大奖、安徽工匠、安徽省巾帼标兵、合肥市劳动模范、合肥市五一劳动奖章、合肥市最美职工、合肥市金牌职工等荣誉;获批合肥市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合肥市劳模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和安徽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等科创平台,并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状、安徽省劳动竞赛先进集体等荣誉。

02

攻坚克难突破技术空白



气相毛细管色谱柱在环境分析中应用广泛,但其制备工艺复杂,难度系数高。为实现安徽省弹性石英气相毛细管色谱柱制备技术“零”的突破,张勇迎着朝霞出门,踏着月光归来,研发攻关期间历经过“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惆怅,也体悟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重生。凭借如履薄冰的谨慎和落叶知秋的敏锐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成功开发出全套工艺设备并实现在内径0.25mm,长度为60m的空心石英毛细管内壁实现0-2.0μm固定相液膜的均匀调控涂渍。该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天更蓝,水更清了,地更绿了,朋友圈里的‘蓝天白云、繁星闪烁越来越多了’,每当看到这些我就觉得自己多年努力是有价值和意义的。”张勇笑着说。时序轮替中,始终不变的是奋斗者的身姿。在工作之余,张勇还积极组织和主办各种生态环境保护专题宣传和实践活动,通过环保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将环保的种子播撒在大众的心田,让爱的绿色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




02
Number
裴琼:化工强国标兵 巾帼不让须眉



裴琼巡视现场、核查操作记录


裴琼是中国化学所属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华科技)副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她的职业生涯始于1993年,自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无机化工专业毕业后,便踏入东华科技的大门,从此与化工工程设计和管理结下了不解之缘。三十多年来,裴琼主要从事化学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工作,她和团队曾荣获各类工程奖项十余项;她带领的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她投身于可降解材料新行业,为守护绿水青山注入了强劲动力。她以女性特有的坚韧和智慧,在化工领域披荆斩棘,不断前行,为中国化工技术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她牢记初心使命,秉承工匠精神打造精品工程,是当之无愧的时代女杰。


01

成就等身的早行人



作为中国化学工程技术专家行业技术领头人,裴琼始终走在化学工程新技术的前沿。她在红矾钠、磷复肥、钾肥、氯碱、STTP、油漆、磷石膏制硫铵、碳酸锂等化工细分领域建功立业。先后揽获全国优秀工程项目管理一等奖、石化行业优秀工程总承包奖一等奖、化学工业境外优质工程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总承包项目铜钥匙奖、全国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安徽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一等奖、贵州省优秀工程咨询成果奖一等奖等荣誉,并荣获“安徽省直机关十大女杰”“年安徽省巾帼建功标兵”“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02

科技创新的弄潮儿



裴琼不仅在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她还潜心科技创新,勇攀科技高峰。作为中国女性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优秀代表,她潜心科技创新,在盐湖提锂、生物质可降解材料等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锂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在新能源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特别是电池级碳酸锂,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原材料,在促进锂电新能源产业链发展中的作用尤为突出。


她勇担重任成功开发“低品位、高镁锂比盐湖卤水连续制取电池级碳酸锂技术”,并成功应用于格尔木藏格锂业碳酸锂项目。该项目实现一年内建设投产,是盐湖提锂直接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首个大型工业化装置,是国内盐湖提锂的标杆,为东华科技在新能源领域打造核心竞争力提供科技动能。该技术获得多项专利,其中核心发明专利“连续生产电池级碳酸锂的系统及方法(ZL201910795612.7)”荣获2024年安徽省专利金奖。


她主导的“格尔木藏格锂业有限公司2万吨/年碳酸锂项目一期工程”“高品质聚乳酸高效制备技术”“低热值可燃气体火炬系统设计规范”分别入选了第一批石油和化工工程绿色低碳设计案例、技术成果和标准规范目录。

03

执着热爱的实干家



两行足迹留身后,一身汗水洒胸前。裴琼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巾帼豪情洒向海外。她的足迹遍及越南、伊朗、孟加拉、马来西亚、老挝、印度尼西亚、印度、刚果(布)等“一带一路”国家,为安徽乃至中国化工“走出去”贡献了力量。


同时,她还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号召,投身于全国首个锂钾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一体化项目——西藏扎布耶盐湖万吨碳酸锂绿色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中。项目地处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仲巴县,作为项目经理的她,克服高原反应等重重困难,在项目建设期几十次在海拔4500米的项目现场和海拔30米的合肥间往返。她带领技术和管理团队突破工艺技术和工程建设难题,成功建设了西藏历史上首个现代化能源化工项目。当前,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让西藏从此拥有锂钾资源绿色综合开发能力。


此外,她领衔开发的盐湖提锂技术已通过安徽省科技成果鉴定;主导的《用于盐湖提锂的改性纳滤膜材料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研究》课题于2023年10月获得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的重点研发项目立项。

三十多年来,作为央企员工,她把巾帼豪情注入化工强国之梦;作为皖乡之女,她将智慧成就献给安徽大地。她是一棵永远年轻的大树:下有扎实的根,植在东华科技的沃土;上有浓密的枝叶,撑起创新事业的晴空。裴琼的故事,是一首赞美诗,赞美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勇往直前的勇气;也是一幅画卷,描绘了她在中国化工工程技术领域的辉煌成就和卓越贡献。她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在化工领域奋斗的女性,展现了新时代女性的巾帼风采和担当精神。





03
Number
王永:科研与科普双向互动



王永教授在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作科普报告


“科研与科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注重科教融合,理论实践相结合,积极改变教学思维,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这是20余年的教学生涯带给王永的启发。


自1999年7月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自动化系任教以来,王永在教学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深受广大学生的好评,被授予“安徽省教学名师”称号,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两次、优秀教师奖两次。他指导的研究生获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多名博士生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和校级优秀博士生称号。


01

与时俱进 科研道路上的创新者



在科研领域,王永教授成果斐然。他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发表了三百多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百多篇被SCI收录,彰显了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前沿视野。此外,他还获批了17项国家专利,并荣获了7项军队及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为国家的科技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

王永教授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分数阶微积分理论及应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他的推动下,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应运而生,他担任首届主任,为分数阶系统与控制领域的发展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赞誉。



在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

王永教授将航天控制作为攻关方向,指导的博士论文《月球车遥操作中的任务规划技术研究》成功应用于“嫦娥三号”任务,为“玉兔号”月球巡视器的遥操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持,保障了任务的圆满成功。这一成果不仅彰显了王永教授及其团队的科研实力,更为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

王永教授积极与企业合作,探索建立了大学研究团队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推动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他与中水三立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及淮南万泰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共同解决企业创新难题,促进了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王永教授已培养毕业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多名,其中不乏获得中科院优博和校级优博称号的优秀学子。他指导的毕业研究生还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金奖,展现了他卓越的育人成果。

02

无私奉献 科普一线的耕耘者



在教学岗位上,王永教授默默耕耘了二十多个春秋,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他主讲的《现代控制理论》等本科生专业核心课程,《电子信息工程前沿》和《电子信息工程实践》博士生必修课,深受学生喜爱。他的课堂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正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教学态度,使他荣获了“安徽省教学名师”的殊荣。


科普工作是王永教授另一项重要的社会职责。他面向广大中小学生、公务员和社会公众,以生动的科普报告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他首创的“连线讲科普”形式,更是将科普课堂带到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作科普报告200余场,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此外,他还受聘为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的科学副校长,深耕科普教育,为提升青少年的科学素养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合肥师范附属小学的一次科学公开课上,当讲到太阳系有八颗行星时,听课的王永副校长一脸诧异:怎么回事?这样讲不对啊,当时,他以为是任课教师讲课时语言表达上的不够严谨,可看了下教材后,王永老师沉默了。在教科书《科学》六年级下册的第43页赫然写着“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地球是从太阳系向外的第三颗行星……”


课后,王永副校长向一同听课的校领导郑重指出:“教材上的这段内容是错误的,事实上,太阳系有至少五十多万颗行星,仅算有编号的小行星就有十二万多颗,教科书上怎么能说是‘太阳系有八颗行星’呢?我们居住的地球就在太阳系内,又怎么能说‘从太阳系向外的第三颗行星’呢?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太阳系有八颗大行星,地球是太阳系里从内向外的第三颗大行星……’教科书上这么写,不仅是不严谨的问题,应该是两个严重的错误啊!”


王永要求学校科学组教师仔细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辨析,以求传递给学生正确的科学知识,还要求学校向国家教材委员会及时反映问题,要求勘正谬误。此外,王永副校长利用这次机会,向青年教师们传授了科学知识变迁与更新的特点。这种科技工作者的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也感染了师生们,一次普通的随堂听课,就能衍生出这么精彩的故事,让青年教师们深受启发、备受鼓舞、受益终生。











多年扎实的积累和积极的探索,带给王永的不只是能力的成长和丰富的经验,还有令人瞩目的科研成绩。在新时代下,他还将继续投身于教育事业之中,坚守职业本色,勇担时代使命,做永不言弃的文明传播者和时代奋斗者。

初审:曾佳佳 二审:马蓉 终审:王鹃

来源:安徽科技报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END



往期推荐


1、红斑狼疮是绝症吗?你想了解的都在这里→

2、为什么熬夜之后,总感觉身上臭臭的?!

3、手撕谣言:“甲状腺”和“碘盐”的各种纠葛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合肥科普
把更多科普知识带给大家!合肥最新科普活动马上了解!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