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成环,夕夕都成玦。” “坚•成环•裴” “这tm还不成环?!这tm也能成环?!” 不知道从何时起,裴坚被学生们叫成了“裴成环”
2014年,裴坚接下了编写《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教材下册的任务。早上7点到实验室,做实验、备课、上课,晚上7点才能开始静下心来构思,一编就是三年。三年成书,许多学习化学竞赛的同学都不敢相信这竟是他一人完成。因为常年为化学竞赛出题且所出有机化学题必有成环分子,他被戏称为“裴成环”。2016年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组委会发给裴坚的名牌也变成了“Cyclization Pei”,“Cyclization”中文意为“成环”。
在《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编写完成后,裴坚教授写出了他的幸福感言,作为《后记》附在了书的末尾:
据知乎网友讲,第四版《基础有机化学》的封面设计着实费了一番心思。最初拟采用英美教材中 “主图” 式设计
然而出版社为 “未名” 系列教材设置了统一的封面——一塔湖图:
如何在封面定版的情况下,凸显“有机化学教材”的特性?众所周知,化学家个个都有设计师的天赋,无论多么复杂的分子都能一步步拆解并合成出来。不出意料,第四版《基础有机化学》封面中的博雅塔巧妙的融入了分子元素。
填充塔身的分子为 BDOPV 分子,是裴坚教授课题组的 “明星” 分子之一,为课题组贡献了十余篇化学顶级杂志,包括JACS, Adv.Mater.,Adv. Fun. Mater.等。
谈到本科生教育,裴坚语重心长地说:“教育是个良心活。”在北大任教近二十年,裴坚付出最多心血的就是本科生教育。
每次上课的前一天,裴坚都会抽出一整个下午的时间,待在办公室认真备课。对于上课用的PPT,每一页他都会认真校对,并且在旁边详细备注。讲了有机化学十几年,他总是会把最新的内容带给新生,从来不会守着一套课件一成不变。
裴坚在教学上的用心,从课上一直延续到课下。“130多个学生,还有20多个其它专业和外校的学生,总共150多份卷子,裴老师每一份都在办公室面批。”裴坚的研究生卢阳告诉记者。卢阳在2015年秋季学期和2016年秋季学期分别担任了裴坚“基础有机化学”和“中级有机化学”的助教,时隔两三年,他还对当时的场景记忆犹新,“当时正值期末季,连着几天都有好多学生在裴老师办公室外排着队,等老师面批作业”。
相比“教师”这个身份,裴坚的学生更愿意把他称作自己的人生导师,这体现在学习、科研和生活的方方面面。裴坚对自己和学生要求都很严格。他课题组内的学生总结了他的四个“叩击灵魂”的问题:这周实验反应做了几个?工作量到了没有?有什么进展?解决了什么科学问题?组里不论男女,不论年龄,都被这四个问题反复“敲打”过。他自己常说:“一个学生,尤其是一个博士,他可能以后就要从事学术,如果最好的青春年华里一个老师没有给他好的指导的话,很耽误人家。因此科研上我对他们很严格。”
“跟学生接触的多了你会发现,做教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裴坚说。
幸福感是来自多方面的。裴坚认为,教学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中进行的,老师教给学生知识,学生也会向老师提问甚至难倒老师,以此“督促”老师不断学习,这样师生之间就能达到一种良性的共同进步,正所谓“教学相长”。师生之间的这种相互影响让裴坚觉得很幸福,相处的小细节也让裴坚充满幸福感:零食水果总会第一时间拿给实验室的学生分享,学生有困难也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解决,发现学生有心理方面的问题及时了解情况并予以疏导……这些点点滴滴,都让裴坚真正感受到做老师的快乐。
用“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形容裴坚再合适不过,寒来暑往,裴坚送走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每年毕业的学生都会回母校看望裴坚老师;裴坚也时常询问学生的近况和打算,关心他们的未来发展。裴坚的很多学生在各自领域都颇有成就:2004级博士生罗佳,现在是某化学产业准上市公司的CEO;博士生雷霆,现于北京大学工学院任教;学生阎兢,现于耶鲁大学任教;还有十多名学生在南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任职。这些学生的成长与作为也让身为老师的裴坚觉得很幸福。
本着良心搞教育,揣着真心对学生,以学生的快乐为幸福,时刻挂念着自己的学生,看千百桃李成长成材,裴坚就是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老师。
综自:知乎,北京大学招生办,《基础有机化学》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