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当前,共建“一带一路”正在步入第二个“金色十年”,高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将传统的单一创新要素输出升级为人才、技术、工程、管理相融合的系统创新工程,并在创新中坚持面向“真需求”、获得“真委托”、开展“真研究”、得到“真应用”、实现“真育人”,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注入高校科创力量。
识变 主动担当找准坐标系
面对“两个大局”交织激荡、全球科技变革深入演进的时代浪潮,高校要将自身发展置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宏阔背景下去考量,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更加积极主动投身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集中交汇点的突出优势,通过国际科技合作等方式,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赋予新动能。
北京交通大学立足交通运输行业特色,在以科技创新服务“一带一路”中构建坐标系,以有组织科研为纵轴,以国际科技合作为横轴,持续攻关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中的关键技术、共性难题,例如学校科研团队主动走出国门,面向印尼雅万高铁的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联合中兴通讯、中国铁路设计集团和印尼、德国、英国等国家高校,共同开展“面向印尼高速铁路的移动通信网络理论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项目研究,相关成果有力保障了雅万高铁安全运行,同时在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中荣获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应变 交叉融合提升支撑力
人是最重要的创新要素,共建“一带一路”迫切需要一大批懂技术、懂管理、懂相关国家语言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作支撑。高校应当加快提升相关人才供给与实际需求间的适配度,在专业布局上下功夫,推动工管交叉、文理交叉,持续打造满足复合需求的工程技术、工程管理、全球治理、国际传播等领域的高水平人才。北京交通大学瞄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前瞻性布局区域国别研究中心,在工程教育基础上,以小语种、传播学等专业力量支持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巴西圣保罗城际铁路等建设运营提供重要人才。高校还应在产教融合上做文章,紧随行业企业“走出去”步伐,开展定制化人才培养,通过人才先导,为行业企业工程装备乃至技术标准的“走出去”创造良好条件。北京交通大学围绕一系列关键技术,与国铁集团、国能集团、中国中车等行业企业合作建设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学院,与中资企业合作,为肯尼亚蒙内铁路等“订单式”培养留学生,不仅造就了大批国际工程建设人才,也凝聚了大批知华友华人士。2024年1月17日,习近平主席复信学校肯尼亚留学生及校友代表,鼓励他们继续为中肯和中非友好事业发光发热,这进一步鼓舞了全校师生高质量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信心与决心。
求变 内外协同打造大成果
创新成果源自实验室,其驱动效果呈现在产业中。高校的原始创新成果要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发挥作用,必须畅通“从0到1”的原始创新和“从1到10”的应用研究以及“从10到无穷大”的产业推广之间的创新链路,真正将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北京交通大学积极构建内部“产学研”小转化链和外部“政产学研用”大转化链的协同创新模式,在校内探索一个学科领域构建基础理论,依托一个平台推进技术研发,凝聚一支队伍实施成果落地转化;在校外服务一个行业深度融入,建立一个机制开展中试实践,孵化一个企业进行技术推广,通过内外协同,最终实现全产业链的自主可控。例如面向轨道交通安全苛求复杂巨系统,学校开创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这一研究方向,研制了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和FAO(全自动运行)系统,孵化3家上市企业进行成果迭代和大规模推广,使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完全自主可控,并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契机实现“走出去”,在香港地铁迪士尼线和越南河内地铁线上成功应用。未来,学校还将进一步优化相关机制,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可触可感的科技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速赋能。(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网站)
编辑整理:一带一路门户网
特别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疏漏,以最新统计为准。若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