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
共建“一带一路”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提出的第一个全球性、大规模、全方位国际合作倡议。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但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久久为功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不仅助力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也为国际经济合作持续注入动力。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重要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利于促进中国与共建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创造更多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近年来,中国不断放宽外资准入,2024年版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实现“清零”。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实践平台。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有助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充分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知行合一。瑞典地理学家斯文·赫定在1936年出版的《丝绸之路》中写道:“中国政府如能使丝绸之路重新复苏,并使用现代交通手段,必将对人类有所贡献,同时也为自己树起一座丰碑。”今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改变全球经济地理,也在改变全球文明地理,不断推动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统筹“硬联通”“软联通”和“心联通”。2024年12月27日,中吉乌铁路项目举行启动仪式,项目已由设想付诸实施。就像中老铁路使老挝由“陆锁国”变成“陆联国”,中吉乌铁路项目也将助力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突破地理条件给经济发展带来的限制。在推进“软联通”“心联通”方面,以中国与东盟为例,2023年双向留学人数超过17.5万人;2024年1至8月,中国公民前往东盟国家人员1620.5万人次,东盟国家人员入境中国内地969万人次。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文交流日趋紧密,不断增进双方相互理解与信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项目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消除贫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在携手发展的过程中,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动脉血管,“小而美”民生项目是毛细血管。共建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普遍缺乏推进工业化、现代化的职业技能人才。自2016年在泰国建立首个鲁班工坊以来,中国已在国外合作建成30余个鲁班工坊。鲁班工坊建设坚持需求导向,在共建国家开设了工业机器人、新能源、物联网等70多个专业,帮助更多年轻人实现就业。此类接地气、聚人心的民生工程,不断增强共建国家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需要统筹巩固传统领域合作和稳步拓展新兴领域合作。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需要数字赋能。据麦肯锡研究报告,预计2025年数据跨境流动对全球经济总量的贡献将达到11万亿美元。积极开展数字、健康、绿色、创新等新兴领域合作,将为共建“一带一路”培育合作新增长点,为共建国家发展贡献更强劲动力。
放眼长远,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必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及世界现代化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为各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作者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赵磊)《 人民日报 》( 2025年01月16日 03 版)
作者:赵磊
赵磊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与“一带一路”研究所所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企业青联委员、国家民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商务部“一带一路”经贸合作专家组专家、“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先后获得中央党校“教学优秀奖”、中央党校“科研优秀成果奖”、2012年记“三等功一次”、2016年中直机关五一劳动奖章。
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中国外交、多边外交与文化软实力、民族冲突管理、“一带一路”建设等领域。
研究成果包括:
《纠正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错误认知》、《一带一路建设的十大痛点》《一带一路需要什么样的中国城市》一带一路需要什么样的中国企业》《《一带一路英文译法应尽早明确》《在西欧寻求一带一路突破口》《一带一路的新加坡思路》《一带一路与中国跨越式发展》、《一带一路的文化经济学》等等。先后赴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瑞士、美国、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访学交流。
出版专著:
《一带一路:中国的文明型崛起》(中信出版社2015年版,荣获2015年中信年度好书奖)
《国际视野中的民族冲突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
《领导干部必备的三大思维能力: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1年版,被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评为“2011年度优秀畅销图书”)
《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实践: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年版,被列入“中共中央党校理论文库”)
《建构和平:中国对联合国外交行为的演进》(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主编《“一带一路”年度报告:从愿景到行动》(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
专著《中国梦与世界软实力竞争》(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家图书馆评选为第二届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之创新教材。
■赵 磊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深入分析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谋划和部署,明确要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完善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机制。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面对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维护单极霸权两种力量的较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两种取向的碰撞,中国顺应历史潮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自身发展激活世界经济的一池春水。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到确立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0多年来,中国与各方携手,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成为开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赢、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引领制度型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最核心特征之一就是制度型开放。在大国博弈加剧、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全球产业链重组、世界经贸秩序被破坏的背景下,共建“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日益凸显,有力促进了各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形成制度型开放共识。近年来,随着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中国宣布将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搭建包括消博会、服贸会、进博会、广交会、链博会等在内的国家级“展会矩阵”,积极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体系。未来,中国还将继续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为世界各国在华投资提供更加开放包容的营商环境。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0多年来,这一重大倡议同联合国、东盟、非盟、欧盟、欧亚经济联盟等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发展和合作规划对接,同各国发展战略对接,在基础设施实现互联互通基础上开展金融、贸易、投资等各方面广泛合作,有效促进共同发展。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将使参与国贸易增长2.8%至9.7%、全球贸易增长1.7%至6.2%、全球收入增加0.7%至2.9%。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均衡的方向发展。在全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景下,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才是正确选择。目前,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10多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成果亮点频频,不仅让沿线国家人享其行、物畅其流,也为当地民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开放永不止步,合作面向未来。新起点新征程,中国愿与各方守望相助、携手同行,不断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提质升级、规则标准“软联通”更新换代、互学互鉴“心联通”深入人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朝着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推动实现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构建更加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作者单位: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来源:中国军网)
■赵 磊
要从中国与世界良性互动的角度看待“一带一路”与中国企业的关系。今天,中国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变迁的重要变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引人关注。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目标越要保持头脑冷静,我们要清楚,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如此巨型国家快速崛起的记录,从未有过如此众多人口的全面现代化。
编辑整理:一带一路门户网
特别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疏漏,以最新统计为准。若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