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组数据引起了不少产业园区的关注。2024年至今,漕河泾开发区发生了35起融资,披露融资金额52.785亿元,平均单笔融资金额约1.5亿元。今年披露融资金额超2023年整年,且平均单笔融资金额超越了前3年。
这样的吸金能力,在上海产业园区中排名前列。观察这些融资可以发现,与其说是园区企业实力“硬”,不如说他们生产力“新”——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科技行业在其中占了大头。这说明,漕河泾开发区中最活跃的主体,仍然来自科创领域。
漕河泾中心
创新链向两端延伸
这是漕河泾希望看到的事情。在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党委书记顾伦看来,今天漕河泾继续向前的推进器,应该是科创,也只能是科创。“以往盖盖房子,做做物业,就能做好园区招商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
数据的背后,是漕河泾的一些新尝试。推动园区创新链向两端延伸,构筑有组织的科创生态……这些探索看似和传统产业园区服务不大相关,但其实是布局新质生产力的一盘大棋。
他们正在把漕河泾作为一个点,去高效链接所有的科创主体。
向前,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顶尖科学家团队,让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离产业更近。
向后,聚焦成果转化孵化,提供孵化器、服务平台、应用场景、基金矩阵等全周期服务,让更多高成长性企业脱颖而出。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都是构建以“人”为核心的网络。“以往产业园区擅长的是服务企业家,现在我们要开始学会寻找、链接和服务科学家。”顾伦说。
漕河泾开发区迎来建区40周年
聚焦成果转化孵化
在前端,漕河泾开发区总公司与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三方共建了上海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
项目不问出处、项目不问阶段,但必须要有颠覆性。在项目评审机制上,在重要技术方向遴选若干名优秀科学家组成“专业组”,作为“学术外脑”发现、论证项目;同时增加科技领军企业、代表性用户及著名投资人等组成“领域组”,作为“行业外脑”提出技术需求,对项目全生命周期给予系统咨询指导。
这样筛选出的项目,可以直接向科技部推荐项目并申请经费支持,同时辅以“国家颠覆性技术专项+市场化基金”加速成果转化,并推动项目落地上海。
截至目前,中心已纳入科技部颠覆性项目候选库21项,获预立项18项,其中10项为本土培育项目,包括纳米难溶药物递送技术、下一代集成电路二维材料大尺寸生长装备等一批硬核项目。
在后端,聚焦成果转化孵化,漕河泾把目光锁定了“校友网络”。
近水楼台的上海交大,自然是挖掘的对象。漕河泾与上海交大3A校友会平台(上海交大“APEX实验室、ACM班、ACM竞赛队”校友会),共同打造3A全球校友中心。
上海交大3A校友中心在漕河泾开发区启用
依托这个高质量的科创网络,漕河泾将引入全球3A校友及优质项目来上海创业和发展,同时为项目落地提供跨境服务、场景共创、生态融合等园区全生命周期全要素配套支持。即将筹备设立的校友创投基金,将结合漕河泾平台的投融资效能,实现“人才链”和“金融链”融合链接。
网罗全球科创人才
网罗全球科创人才,是一个更高的目标。漕河泾借鉴硅谷Y Combinator孵化模式,即“基金+孵化+创业社群”,成立了奇绩创坛上海校友中心这一大模型算力聚合孵化器。这一中心主要围绕顶尖科学家的“朋友圈”,精准网罗全球大模型赛道最前沿的人才、项目、信息资源。比如,与麻省理工、斯坦福、伯克利等建立“信号—社区—机会”前沿人才合作体系。
漕河泾开发区举办各类国际科创活动
目前,孵化器一期已经满租,运营至今落地大模型相关企业31家,25家进入产品验证阶段,纳入投资对接项目10个,4位人才获批市白玉兰创新人才。在孵项目基流科技、超越对称估值超10亿元,基流科技收入过亿元,北湖冰矽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今年以来,漕河泾还积极导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建设国家人工智能学院、临港国家实验室漕河泾转化中心、沪港科创生态圈等重大科创项目;协同上海市科创策源布局,人形机器人创新孵化中心、漕河泾—罗克韦尔净零智造中心等陆续落地……
在产业园区行业亟待变革的当下,谁掌握了科创策源的能力,谁就掌握了未来园区竞争的密码。现在看来,漕河泾已经先行一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原创稿件,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