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三百米,留人半小时”
这是傅厚岗街巷
标准化提升改造之初确定的目标
为此,街巷改造提升通过修缮既有场地和讲述历史故事,营造沉浸式的文化体验,并融入当代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打造成了一条有温度的历史街巷。
傅厚岗东起百子亭,横跨中央路,西接湖北路,北侧是湖南路,南侧是紫峰大厦,街区全长不到300米。
这一区域历史悠久,原为一岗阜,明代府军后卫队驻于此地,后改称傅厚岗。
这里不仅云集了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李宗仁公馆旧址、吴贻芳旧居等23处老建筑,文化名人林散之、钱松喦、匡亚明、武中奇、高马得等都曾在这里生活过。
改造前,傅厚岗道路两侧因数年未曾修整、缺少文化展示内容、植被养护不足、墙面斑驳、公共设施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屡遭居民诟病。如今,改造后的傅厚岗焕然一新。
在中央路入口处,一个陈旧电线杆进行了重新包裹改造,并标注了该地区23处历史文化点位,让游客一目了然;
一侧的文化墙上,详细介绍了傅厚岗的由来及其背后故事。
沿着傅厚岗街巷往前走,绿色时钟、铁制座椅、蔷薇藤架等一个个小品的设立,大大增加了这条街巷的现代气息;
围墙上设立了特色窗花,在阳光照射下,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色彩。
在傅厚岗临近湖北路的巷口
打造了大幅林散之书法墙
让人领略 “当代草圣”
书法的飘逸天成
据悉,这面墙选取了林散之《论书三首》草书进行展示。“街巷改造时邀请了著名画家喻慧现场指导,她认为林散之是在这里写下的这幅书法,具有代表性,也更能突出此处的文化氛围。”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紧邻林散之书法墙
还精心打造了一面文字文化墙
上面印刻了20多处地址门牌
包括:傅厚岗15号,吴贻芳居住旧址(吴贻芳是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傅厚岗30号,李宗仁公馆旧址;中央路117号,林散之居住旧址;高云岭39-1号,武中奇旧居……若想知道每一个门牌号背后的故事,可以扫码文化墙下方的二维码,聆听由青云巷小学少先队员们带来的故事解说。
一个个古建筑
可以让游客停下脚步静静欣赏
而沿街设立的健身器材
则可以让附近居民强身健体
“改造后的环境实在太好了,不仅出门有去处,曾经乱停乱放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也得到了有效整治。”居民戴国平表示。
湖南路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傅厚岗改造前广泛征求居民意见,设计初期还专门邀请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共同召开民主议事会征求民意,并邀请原居住在此的文化名人喻继高的女儿著名画家喻慧,还原当年的历史记忆和对出新提出建议,效果图八易其稿。
改造中,包括路牌、标牌、花窗等的设计都凸显湖南路片区的历史底蕴,例如,建筑色彩选择浅灰色为主色调,浅咖和深灰色为辅色调,将梧桐的浅黄点缀其中,从而让城市的色彩肌理与街巷的特点相结合。
“通过精心改造,实现了‘短短三百米,留人半小时’的目标,希望到玄武湖的游客都可以到傅厚岗‘逛’一下,感受历史的变迁。”该负责人表示,傅厚岗历史文化街巷不仅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也将为现代艺术提供展示和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