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改命最好的方式:戒掉穷相

文化   2025-01-04 08:03   北京  



文 | 有书昱莹 · 主播 | 杨枪枪


《鬼谷子》中曾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
“宁生穷命,不生穷相,穷命可改,穷相难医。”

意思大概是,外在的贫穷和困苦尚可通过努力改变,但内心的消极和悲观却极难自医。

内心一旦被消极的思维占据,就会不知不觉由惯性支配自己的命运。

譬如耽于享乐终会有一日会因只贪图眼前的低级趣味而最终无乐可享;

沉迷物欲最终会为德不配位付出代价。

心穷的穷相,才是人生大忌,而要想摆脱穷相,就要摆脱那些限制我们成长的旧有习惯和思维方式。



识浅之相:停止成长,固步自封


知乎上有个提问:
“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

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学习的苦需主动去吃,而生活的苦躺着不动就会来。”

深有同感。

生活的苦是恶犬步步紧逼,学习的苦却像友邻要细细寻觅。


在短视频平台有一位旅游博主,她的知名度可以和李子柒媲美,她就是房琪。

在美女如云的博主赛道,她就是靠摆脱穷相闯出一片天地。

房琪曾在一条视频里讲过自己的故事,从小就有一个成为主持人的梦,然而两次高考都与理想的大学擦肩而过,只考上了普通的三本院校。

但她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努力自学播音主持的专业知识,还经常跑到对应班级蹭课,为此被同学嘲笑厚脸皮,她也毫不在意。


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参加了主持人比赛,非专业的她只能用努力去拼搏。

每天没日没夜地改稿子、想主题;

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练习自己的动作、表情。

终于拿到了央视的入场券,成为《美丽中国行》外景主持人。


工作期间,她对旅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看到了自媒体的发展潜力,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从央视辞职,做自媒体。


没有专业团队,就自己写脚本、自己学剪辑;


没有摄影师,就让男友担任摄影师;

没有收入,也毅然坚持更新视频。

好不容易积攒了人气,结果却在互联网上闹出了抄袭纠纷。

网暴像潮水一样朝她呼啸而来。


但,她没有放弃。


终于,房琪凭借治愈人心的精美文案和各地不为人知的美景吸引了不少粉丝,如今拥有2000多万粉丝,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


她通过主动去吃学习的苦,终于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

学习就是通往更强大的自己的桥梁,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终身学习,终身成长,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体现。


听过这样一句话:
“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生活不是岁月静好,而是大江大河。


如果当下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不如靠学习,创造出一条新的、自己想要走的路。


无独有偶,最近也有一位40岁的外卖小哥自学英语8年说得一口地道的伦敦腔而走红网络。

早年创业失败的他,选择送外卖维持生计。


偶然间,他听到一首学生时代最喜欢的英文歌,激起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此,他外卖箱里多了一本英语学习资料,方便自己送餐间隙,随时拿出资料学习英语。


为了练习口语,他开始用英语来记录自己送外卖的日常,收获了百万粉丝。


现在的他,正在备考雅思,朝着双语导游的目标努力。


就像李嘉诚所说:
“知识改变命运。”

学习永远不怕晚,哪怕慢一点也没有关系。


以空杯心态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挑战,谦逊好学,日拱一卒,就是在创造我们全新的人生。




界窄之相:拒绝社交,圈子太小


《礼记》中说: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一个人学问再精进,如果不与外界交流,也会视野狭窄、缺乏远见。


圈子决定命运,格局决定人生。

行万里路,终不如阅人无数。


职场中尤为如此,看似最重要的是工作能力,但社交的重要性却是拨云见雾,对我们工作的结果起决定性的作用。


朋友刚参加工作时,和同事聊天总是找不到好的话题,尽管经常参加部门聚餐和同事邀约,还是像小透明一样没有存在感。

明明工作能力不差,但晋升的机会总是轮不到她身上。

有一天她刷到一个视频,视频中说,沟通不一定要会说,会听才是人际交往的高手。

她这才发现自己其实非常适合做一个倾听者。

她开始在与同事的相处中认真倾听对方说的话,并在合适的时机给出回应。

很快她就成了同事们最爱聊天倾诉的对象,工作中与同事的配合越来越默契。

她的职场晋升之路也因此走得越来越顺畅。

人是圈子的产物,可以独来独往,但也要学会与人合作。

叔本华说:
“单个的人是软弱无力的,就像漂流的鲁滨逊一样,只有同别人在一起,他才能完成许多事业。”

离群索居、不与人交往,很容易走上自我封闭的道路。


想要实现伟大的事业,需要我们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各自发挥所长,才能共同成就。


反之只会固步自封,甚至情绪和精神都带来负面压力。

就像曾有一位名牌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因为不愿忍受职场的高压和复杂的人际关系而“躺平”。

每天待在家里,除了玩就是闲逛,不与人沟通,也不去找工作。


日子久了,他感到无比的孤独,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还经常陷入抑郁情绪。


在家人的开导下,他开始意识到人际关系的重要性,走出家门,重新参与社交活动。

不仅收获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还获得了理想的工作,整个人好像重获新生。


就像台湾心灵作家张德芬所说:
“亲爱的,外边的世界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外面的世界是自己内心的投射,你对自己的认知会如倒影般投射到你的人际交往中,并指引你的行动。


人们也会根据你的行动来认知你,决定如何对待你。


积极社交,就是打开另一扇认识自己的窗,帮助自己乘风破浪,肆意成长。




体弱之相:缺乏运动,忽视健康


运动对健康有多重要?

英国巴斯大学曾做过这样一个“躺平”实验:


让 20 名健康的青年男性在床上连躺 60 天,完全不运动,然后监测志愿者们的健康状况变化。


他们发现,参与者在第7天开始骨密度和肌肉质量逐渐下降。


第15天开始发胖,第30天情绪烦闷、疲惫不堪,第60天出现了头晕目眩的症状。


可见躺平完全不运动,不但不能使我们感到更舒服,还会让健康受到影响。


医学家孙思邈说:
“身体常使小劳,则百达和畅,气血常养,精神内生,外邪难袭,譬如水流不腐,户枢不朽,皆因运动是也。”

适当的运动可以让身体各个部位运行顺畅,养气血,补精神,病气不侵。


那些常年保持运动的人,不但精神百倍,人还显得非常年轻有活力。


一位中年博主就曾因为饮食无节制,出现身体臃肿、抑郁消沉的症状。

有一天他决定改变现状,开始运动。


他从散步、拉伸等低强度运动开始做起,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种类。

坚持运动 1 年半以后,成功瘦身30 斤。


在运动中,他还养成了规律作息、健康饮食等良好的生活习惯,释放了压力,重获了自信。


在清晨的马路边,在深夜的健身房里,在马拉松的赛道上,永远有人在用时间和汗水,换取一个健美的肉体,一个坚韧的灵魂,一个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有过运动的想法,不如当下就把它变成现实,你将收获健康、无限的体力,和对生命的热爱。



《无常经》中有一句话: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识浅之相可以靠自律打磨,界窄之相可以靠社交破圈,体弱之相可以靠运动健强。

点个在看,与朋友们共勉。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有书每日听
有书每日听,每天20分钟,带你听懂一本书。有书相伴终身成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