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千年智慧,领略草本精华。为进一步为弘扬传统文化,传播中医药知识,龙泉市中医医院微信公众号推出《中药趣知堂》专栏。本期,将带领大家探秘藏在厨房里的实用中药。
大米(粳米)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益气。用于补气和胃、长肌肉、壮筋骨、益肠胃。
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比较常见的主食,而用来做饭的米的种类有很多。按口感有糯米和粘米,其中粘米分为粳米和籼米。粳米富含大量的蛋白质、氨基酸以及多种微量元素,具有滋阴补肾、健脾胃的功效,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由于粳米富含大量的膳食纤维,能增强胃肠蠕动功能,有助于缓解便秘,从而可以预防痔疮的发生;粳米还能中和胃酸,胃炎患者用粳米熬粥喝能缓解胃痛,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粳米里面所含的稻糠甾醇能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延缓皮肤老化,也能淡化色斑,有美容养颜的功效粳米,此外粳米还有清热凉血的功效。
粳米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富含大量的淀粉,能转化成糖,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葱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具有发表、通阳、解毒、杀虫之功效。常用于风寒感冒、阴寒腹痛、冲击内阻,小便不利、痢疾、肌肤肿痛的功效。
葱的药用部分指的是靠近根部的鳞茎,习惯上称为葱白,其性温、味辛,有发汗解表、散寒通阳的功效。可用于风寒感冒、鼻塞流涕、咳嗽;盐炒后外用敷脐可治疗小便不通。在换季时节,很容易引起老年人呼吸道的旧疾复发或小二感冒,用葱白煮水,一日三次,可以治疗风寒(怕冷、不发热或低热、鼻塞流涕、咽痒)初期的感冒。
姜
【性味与归经】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生姜有预防风寒的作用,民间流行“上床萝卜下床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的谚语。它最突出的作用就是调理脾胃,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疼、恶心呕吐。常会因胃寒、食欲不振导致身体虚弱的人群,可以经常含服鲜姜片,每天切四五薄片鲜姜,放在嘴里慢慢咀嚼,可以增强食欲、延缓衰老。不过姜性辛温,有咽喉干痛、大便干结的症状的人群就不宜食用姜。
紫苏叶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肺、脾经。
【功能与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紫苏的果实,叶片和茎干燥后分别称苏子、苏叶、和苏梗,均作药用。苏子具润肺、下气、消痰的功能;苏叶和苏梗药效同全苏,但苏梗还有安胎的作用。紫苏既可入药,生品亦是餐桌上的调味品。从中医来讲,螃蟹龙虾等海鲜性寒,肠胃不好的人吃太多很容易受凉,引起急性肠胃炎。而紫苏芳香性温,温运脾胃,化湿散寒。若吃完海鲜后,取几片紫苏叶来煮开水喝,温热服下,不仅身体舒畅,还能调和寒热、阴阳,对身体非常的有益。
花椒
【性味与归经】辛,温。归脾、胃、肾经。
【功能与主治】温中止痛,杀虫止痒。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虫积腹痛;外治湿、阴痒。
在现代饮食中,花椒是厨房常见的调味料,作为我国调料“十三香”之首,无论红烧、卤味、小菜、泡菜,以及烹制鸡鸭鱼羊牛等菜肴均常用到。花椒也是一味内服、外用皆可的良药,在秋冬季合理使用花椒,还有很好的防病避病功效。花椒属于祛寒类药物,它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利气行水,用花椒水泡脚能活血通络,使整个人的身体血脉畅通。花椒还有杀菌、消毒、止痛、止痒、消肿的功效,用花椒水泡脚还有助于缓解脚气、脚癣、脚痒。老年人冬季常有手脚冰凉的情况,在泡脚时加上花椒,效果很好。
山药
【性味与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功能与主治】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
山药人称“怀参”,它既可入食,又可入药,中医视其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上品,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作为蔬菜,山药有炒食、蒸食、炖食、拔丝、打糊等做法,既可以单用,也可以荤素搭配着吃,还可以与大米、小米、大枣、枸杞等一起煮粥或做小点心食用。山药作为食品来说还有许多的保健功能,如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健脑益智、益寿延年、减肥轻身、预防血管系统的脂肪沉积、避免血管粥样硬化过早发生、降低心脏负担等功效。
白扁豆
【性味与归经】甘,微温。归脾、胃经。
【功能与主治】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泻、白带过多、暑湿吐泻、胸闷腹胀。炒白扁豆健脾化湿,用于脾虚泄泻、白带过多。
白扁豆嫩时可作菜,成熟后的豆子可入药。在健脾的食材高手中,白扁豆被李时珍捧为上宾,将白扁豆称为脾之谷,说白扁豆“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止泄泻,暖脾胃”。扁豆能化湿降浊,调和脾胃,具有补脾而不滋腻,化湿而不燥烈之功效。白扁豆营养价值很高,碳水化合物高达57%左右,此外,还含有蛋白质、脂肪,微量的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白扁豆可以炒着当零嘴吃,每天吃15克,也可以打成粉调糊糊吃,通常比较多的吃法是煮粥、煲汤或煮水。夏天多湿热,煮粥、煲汤不妨撒上一把白扁豆,口感粉糯连绵,既能祛湿,还能抗癌、补肾、降糖。
还有很多很多厨房里常见的“中药”,比如萝卜、黑豆、红豆、绿豆、大枣、花生、冬瓜等。民以食为天,百药在其间。日常天然的中药,也是美味的食材,它们有着特殊的香气,不仅可以让食物提鲜增香,还具有药用价值,可以预防和治疗疾病。
END
通讯员:彭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