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陆战一师的F连顶住志愿军一个师的进攻?这传言真相如何?
文摘
2024-11-18 17:26
广东
长津湖战役中,美军陆战1师有一支步兵连队被人传扬的很厉害,说他们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死守一个小山头五天五夜,正面硬刚志愿军的绝对优势兵力,阵地岿然不动,一战诞生两枚代表美军最高荣誉的“荣誉勋章”,为陆战1师主力成功逃出柳潭里立下汗马功劳。这支步兵连队就是陆1师7团2营F连。
这支连队加强了营属重迫击炮和重机枪,约240人,对手则是志愿军59师。此战无疑是陆1师步兵战斗连队的巅峰时刻,网上对这一场战斗更有一个连硬怼志愿军一个师的传言,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今天我们就简单聊聊这场战斗,欢迎大家讨论。最近读文章回复,有时真的是不厌其烦,所以有些话想先说在前头,“志愿军参战时,美军快打到了鸭绿江;停战时,战线维持在38线附近。” 好了,这是事实,我知道了,烦请有些人就不要再留下这种莫名其妙的评论了。我对立场没有一点兴趣,码点字是想和大家探讨一下历史事实,那些想争夺舆论阵地的人就别来捣乱了。你要是想参与讨论历史,欢迎;要是还想没头没脑的乱喷,一律拉黑,走好不送。回到正题,先简单介绍一下此战的背景。战斗发起的11月27日夜,正是志愿军九兵团在长津湖地区向联军发起全面进攻的时间。当时志愿军79师负责从北面进攻长津湖西侧的柳潭里,58师负责进攻长津湖南端的下竭隅里,59师负责切断柳潭里和下竭隅里之间的联系。美军陆1师当时对志愿军大部队出现在长津湖地区已有所警觉,因此在柳潭里——下竭隅里的公路上布置了大约两个连的兵力,意在保持后勤补给线的畅通。其中陆7团C连位于柳潭里以南的1419高地,而我们今天的主角美军陆7团加强连则留在了死鹰岭上的德洞山口——公路上的制高点。柳潭里和下竭隅里被门岩山-德洞山山脉分开,柳潭公路在德洞山最高峰1653高地以南约一公里处翻越山岭,美军称此处为德洞山山口,当地百姓称之为死鹰岭,据说因为高海拔和极度严寒,老鹰飞跃山岭时都会冻死,故得此名。志愿军59师11月27日当夜派175团占领死鹰岭以西公路沿线各高地,177团2营占领死鹰岭以东西兴里附近阵地,177团1营占领公路以南死鹰岭1519高地,177团3营占领德洞山1563高地,但对死鹰岭上公路北侧陆7团F连阵地的攻击失利。176团当晚从长津湖以东归建,是59师的预备队,部署在旧邑里江峡谷中59师师指黑水洞附近,占领了西中里、闲上里等阵地,当晚没有参与进攻。因此,在志愿军向陆7团F连发起进攻的第一夜,只有177团的1营和3营参与战斗。当天夜里这两个营具体有哪些连队参战已不可考,但结果比较明确——F连阵地北侧一度被志愿军攻破,因为这一侧防线上负责警戒的士兵睡着了,但突入的志愿军未能有效向两翼发展,被F连组织的反击所毁灭。从11月27日夜起,F连一直坚守阵地,直到12月2日与陆7团1营汇合,共坚守了五天五夜。这五天五夜的战斗细节,我们在这里就不聊了,美军陆1师战史对此战有比较详细的介绍。从参战双方的兵力对比来说,此战肯定不是像传说的那样——志愿军59师一个师所有兵力围攻F连而未能攻克。从志愿军的材料中可以确定,59师175团一直在死鹰岭以西,是阻击柳潭里陆1师主力的第一道也是最主要的力量。177团布置在了死鹰岭及以东,其中2营在东侧的西兴里附近,负责阻援,一直同下竭隅里的出发的联军援兵作战。真正围攻F连的是负责死鹰岭1519高地和德洞山1653高地的1营和3营,对F连呈南北夹击之势。另外,176团是59师的预备队,没有具体的作战任务,该团主要兵力用以支援175团的战斗,比如它的2营和175团并肩战斗,全部打光。但是公开出版的材料里,也有176团连队支援死鹰岭1519高地上177团1营的记载。因此,从兵力对比上来说,志愿军一方投入争夺F连阵地的兵力至少有177团1营和3营两个步兵营,以及176团的部分连队。按当时志愿军普通步兵营700人的建制,人数应当在1500人左右。其实九兵团当时负责收复台湾,部队均有所谓的滩头营,人员高达千余人,但59师的详细情况不得而知,因此按普通步兵营建制人数来估计。美军一方为陆7团F连一个加强连,约240人,全部有名有姓,美军有详细的统计。资料来源《福克斯高地的最后一搏》,英文名叫《The Last Stand of Fox Company》。20军入朝参战时太过匆忙,没有携带重型武器,59师此战参与进攻的部队主要以60迫击炮和82迫击炮为重武器,自动火器就是机炮连的重机枪和轻机枪。美军一方则武器全面领先,F连本身加强了营属武器连的部队,除了自带的82迫击炮、轻重机枪和迫击炮外,这个连队还受到位于下竭隅里一个炮连6门105榴弹炮的直接支援。白天,美军拥有制空权,下面的F连可以随时呼叫美军的飞机进行空中火力支援,因此志愿军无法在白天发起进攻,更无法集结。从后勤保障上来说,F连虽被志愿军团团包围,但他们白天可以获得空投补给,这种补给还是不间断地的!除了武器、粮食之外,连药品都源源不绝。志愿军则在后勤方面吃了大亏,当时的新中国刚刚成立,正是一穷二白的时候,要是在国内作战,后勤还能得到保障,可这里是寒冷偏远的朝鲜半岛,而且北朝鲜这边还以山地和高地为主,后勤根本就运不上来,部队经常在打仗的同时吃不上饭,防寒的衣物,以及手套、棉鞋更是奇缺。当然,作战的弹药还是基本有保障的。最后说一下战斗的最终结果,极端严寒下,177团两个营基本打光,1519高地上的1营在陆1师通过死鹰岭之后,尚余60余人在阵地上,但都冻坏手脚,无法走路。根据陆1师战史提供的资料,F连共有118人战斗伤亡,其中26阵亡,3人失踪,89人受伤,全连7名军官中有6名负伤。其余没有在战斗中受伤的人,也几乎全部因为极端严寒出现了冻伤和消化不良等问题。此外7团的哈佛医生随1营进入F连阵地后亦为冷枪击中身亡。关于志愿军一方的资料,本文主要参考了志愿军20军的战后总结,相关回忆资料主要来自20军编撰的《20军史话》一书,另外公开出版物《20军征战纪实》、《血地冰天》、《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等也有相关战斗故事。最后,推荐一下本文的参考书籍《朝鲜战争:未曾透露的真相》,本书是一部有别于传统观念的、有关朝鲜战争的综合性著述。波谲云诡的战场上,影响双方胜负的是综合实力,而过硬的心理素质是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战场上,血与火、生与死交织,“就是一部巨大的绞肉机”,若没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别说打赢,可能连残酷的战场环境都难适应。战争实践反复证明,将士们的心理稳定性、抵抗外界干扰和诱惑的能力如何,对于取得战争的胜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方是正版链接,对朝鲜战争内幕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PS:狡兔要三窟,多搞两个小号备份文章,防止消失,请大家关注下我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