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2024年,正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发表10周年,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湖北省书协组织策划了“尚意维新·湖北省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主题书法特展”, 其中,“从张之洞晚清新政到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主题书法创作展”展出当代书法作品149件。书家们紧扣“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建设的火热实践,以张之洞主政湖北时的现代化事业、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为时间轴,选取湖北具有代表性的文旅项目、产业项目、民生项目、高新技术、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方面题材,采取沉浸式感受、体验式书写、主题性创作的“三段式”模式进行书法创作,以独特的书法语言形式“讲历史、话发展、展成就”,深情讴歌党领导下湖北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的一系列辉煌成就。
现推出部分参展书家创作体会,以飨广大读者。
民 生 篇
作品欣赏
杜海斌
【创作】三峡工程截流记
创作笔记
杜海斌
黄孝斌
【创作】跨越时空的壮丽迁徙
创作笔记
黄孝斌
教 育 篇
作品欣赏
秦龙志
【创作】谒黄冈师范学院校园张之洞铜像记
创作笔记
秦龙志
陈明华
【创作】湖北工艺学堂的前世与今生
创作笔记
晚清重臣张之洞在湖北推行洋务运动,开启了湖北工业、教育等领域的现代化进程。他先后创办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湖北织布局、湖北纺纱局等,让近代工业文明之光照进武汉。他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创办自强学堂、武备学堂、农务学堂和湖北工艺学堂,奠定了中国现代教育的基石。张之洞先生办学具有“国际视野”。在当时环境下,他把学生派到外国去学习先进工业技术,实属难能可贵!如今,张之洞先生当年创办的湖北工艺学堂早已烟飞云散,但它留下的血液,还流淌在多所知名大学的血管里,成为不可磨灭的渊源历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当代中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神舟飞天,嫦娥奔月,蛟龙入海,东风快递,大国重器展现中国力量,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中国式现代化的火热实践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了,昂扬屹立在世界东方。作为当代书法人,我们在为祖国的腾飞、民族的振兴感奋之余,更要树立雄心壮志,鼓足干劲,用笔墨书写时代,讲好中国故事,讴歌湖北成就。对于此次展览,我的书写态度是十分认真的,选择用魏碑楷书,以示敬仰之意。说实话,我久不作楷,心手难调,且自撰此文600多字。但一想起张之洞先生那种开拓精神,写起来也有了一些快意,将北魏与清人、民国书风相融合,不拘泥于古人,亦不与世人同,自有一番简略之新意!树高千丈,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张之洞先生当年留下的火种,成为湖北新时代发展不可磨灭的历史渊源。其功,不可没,其精神,值得我们永远传承与弘扬!
陈明华
文 旅 篇
作品欣赏
周培基
【创作】武当游记
创作笔记
周培基
姚洪磊
【创作】楚河汉街游思
创作笔记
写意结合写史,思辨结合抒情。文章与笔墨,尽量相得益彰,这是我对本次展览的初浅感悟。
文 化 篇
作品欣赏
樊利杰
【创作】登黄鹤楼遥想汉阳铁厂
创作笔记
在这次展览中,我以黄鹤楼为主题创作诗词并进行书法呈现,于我而言,是一次意义非凡的经历。我曾两次在黄鹤楼举办展览,也曾为“黄鹤楼文创中心”题写匾牌,这让我与这座历史名楼结下了深厚的缘分。黄鹤楼不仅是湖北的标志性建筑,更是荆楚文化的重要象征。它见证了湖北的历史变迁,承载着无数文人墨客的情感与思绪。能够以黄鹤楼为主题进行创作,是我的荣幸,也是我的责任。
我觉得本次展览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价值。张之洞在湖北推行的一系列新政,为湖北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而如今的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对发展的不断探索与创新。通过书法创作来展现这一历史脉络,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与致敬,更是对当下和未来的展望与激励。
在参与本活动的过程中,从文本撰写到深入调研,再到书法创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收获。文本撰写阶段,我沉浸于历史的长河,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试图去理解张之洞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感受他的雄心壮志与无奈艰辛。黄鹤楼是诗楼,因此我决定创作两首诗歌作为创作内容。
在书法创作时,我力求将诗词的意境与书法的韵味进行融合。通过这次活动,让我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体会。如何在当下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是我们每一位文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以书法创作来展现历史主题,是一种新的尝试。作为湖北的文艺工作者,我们应当深入挖掘荆楚文化内涵,将书法艺术与现代的展览形式相结合,让更多的人了解湖北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增强文化自信,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樊利杰
柳国良
【创作】繁荣的武汉戏码头
创作笔记
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文本撰写时查阅大量资料,深入调研历史细节,对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品文本以“武汉戏码头”为主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赋予其新的内涵,以现代的语言和审美用书法这一独特艺术形式,揭晓戏曲背后的历史典故,凸显戏曲文化的时代关联和现实关照,在传达历史精神的同时融入个人感悟,使作品既有历史深度,又具时代气息。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湖北省委省政府为更好发挥文艺力量,通过书法形式讲述荆楚大地的故事、历史传承以及现代发展成就,吸引更多人关注荆楚地区,凝聚发展共识,为工业经济注入更多书法元素,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促进荆楚文化自信强。
作为当代书法传承者、传播者的我们,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书法的现代作用:一方面要发挥文字的历史教育功能,另一方面则是要承担书法审美普及的重担。将书法创作素材放眼当下,关注生活,取材于生活,通过书写记录成为时代发展的见证者,用书法作品表达社会变化,以富有时代气息的思想内容和笔墨,赋予书法作品新时代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