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91.9|翚岭南北

文摘   2025-02-05 16:34   安徽  




FM91.9

绩溪综合广播


焦点访谈·足迹丨逐日追光 创新致远(节选)

      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考察调研时,反复强调科技创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1月22日,农历北方小年,安徽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园区内洋溢着节日的喜庆,一场由科学家们组织的慰问演出正在进行,观众是参与国之重器——BEST项目的一线建设者们。

       BEST全称为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可控核聚变技术来获取能源,也被称为“人造太阳”,目前,项目正在合肥滨湖科学城区域内紧锣密鼓地建设中。掌握核心技术就掌握了未来发展主动权。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滨湖科学城考察,他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学技术要打头阵,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

       在总书记思想的指引下,如今,合肥滨湖科学城已经成了科技创新的“富矿”。目前,已有、在建和预研的大科学装置共有13个。产出了量子纠缠、人造太阳、星火大模型、钙钛矿电池、质子刀等重大成果,吸引顶尖科研人才和高水平研究团队纷至沓来,产出了一批可转化、可产业化的重大原创性成果,滨湖科学城已经成为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聚集地。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创新这条必由之路上,科技要打头阵。自新质生产力概念提出以来,一系列重大部署相继落地并取得丰硕成果。

       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脚步一次次踏入创新要素最活跃的地方。

       2024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南极秦岭站崛起冰原,珠穆朗玛峰开通首个5G-A基站,深中通道创下10项“全球之最”,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天问一号”发布第十二批科学探测数据。大型邮轮、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造船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全部集齐。

       国家为原始创新和技术攻关提供有力支持,大科学装置建设不断加快,在建和运行的超过60个,部分设施水平迈入全球第一方阵。

       这些成绩源于创新之路上,掌舵领航者思路敏锐而清晰:我们创新的优势在哪?要认清楚、把握住。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时说道:“我看好你们,看好中国的创新人才,也看好我们的创新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破除束缚创新思想镣铐,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强调“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现在,中国的科技实力正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

       据《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力排名较2023年上升1位,至第十一位,是十年来创新力上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拥有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最多的国家。

       看这些科技之光汇聚的耀眼星火:山东海阳已形成完整的航天产业链,内蒙古准格尔旗建成绿色“风光氢储车”集群,四川射洪拥有600亿元规模的锂电产业链,大数据产业成为贵州“新名片”。整个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已经积蓄成势。

       创新中国的征程上,蓝图已绘就,步履正坚实。我们向着科技强国的目标奋发前行。



家朋乡尚村:光影流转,定格非遗民俗魅力

      近日,绩溪县摄影协会与安徽省摄影协会一众成员踏入尚村,以镜头为笔,光影作墨,精心勾勒当地非遗民俗的生动画卷,留存珍贵的文化瑰宝。

      晨曦初照,尚村便被欢快的氛围所萦绕,备受瞩目的火熜秀民俗活动正式开场。村民们手捧火熜,沿着蜿蜒的古村巷道漫步。火熜之内,炽热的火焰似灵动的精灵,欢快跳跃,与古朴的村落景致交相辉映,为尚村染上了一层温暖而迷人的光辉。摄影师们穿梭其间,仿若捕捉光影的诗人,巧妙选取绝佳角度,将火熜秀的每一个精彩瞬间,都化作永恒的画面,留存于相机之中,每一张照片都饱含着对这一民俗的敬意与赞美。

      待至午后,暖阳倾洒,弹棉花与非遗飏灯制作的展示活动接续登场。在弥漫着岁月沉香的传统作坊内,弹棉花的师傅端坐于工具之前,双手灵动翻飞,弓弦声声作响,似在奏响古老的乐章。原本紧实的棉花,在师傅的巧手下,如云朵般逐渐蓬松舒展,每一丝纤维都诉说着传统手工艺的精妙与传承的力量。摄影师们屏气凝神,用镜头捕捉每一处细腻的纹理,每一道专注的目光,让这一古老技艺,在光影中重焕生机。

      非遗飏灯制作的现场更是精彩纷呈。非遗传承人章熙东等人精心挑选竹篾、纸张等材料,凭借着一双双布满岁月痕迹却又无比灵巧的手,历经编织、裱糊、绘制、装饰等繁复工序,赋予了平凡材料以鲜活的生命。一盏造型精美、寓意吉祥的飏灯在他们手中徐徐诞生,摄影师们全神贯注,从非遗传承人专注的神情到飏灯初成的惊艳,每一帧画面都被精心记录,见证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发展的动人历程。

      此次摄影之行,不仅是摄影爱好者们灵感碰撞、技艺切磋的盛会,更是尚村非遗民俗文化迈向广阔天地的契机。它如同一束光,照亮了尚村古老文化的角落,让更多人得以窥见其独特魅力。



主播丨刘佳敏

一审丨邵丽君

二审丨胡本州
三审丨胡慧玲

本文中图片、文字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公众号:绩溪融媒体中心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APP:掌上绩溪

长按左侧二维码下载


微博:绩溪县融媒体中心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抖音:绩溪融媒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绩溪县融媒体中心
发布权威资讯,讲述绩溪故事,关注百姓生活。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20004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