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的由来
汉民族自古就有迎四时之气的风俗 ,先秦时就有“迎秋于西郊”的记载。”郑玄解为“迎秋者,祭白帝白招拒于西郊之兆也。所谓白帝即是秋神,主杀伐,为死神。
汉族又有四时荐享祖先、秋尝之祭的风俗,此俗一直传至近代。在先秦楚文化中,春秋二祭是鬼神之祭的最重要时间迎秋、秋尝与秋祭之俗逐渐在民间形成了七月为神鬼之月的俗信。
在汉民族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中,春夏秋冬分别是少阳、太阳、少阴、太阴。
寒季是阴,暑季是阳。南是阳,北是阴。纯阴之鬼与冬、寒、北之阴相对应。
五行之水气开始显现的时间正是申,即七月。水气,于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第二年三月消亡。相应地,纯阴之鬼正是在七月开始活跃,十一月达极盛,次年三月沉寂。
体现在民俗上即是三大鬼节的出现:七月鬼节,十一月寒衣节﹐次年三月清明节。故俗语云:三月七月鬼旺月。七月,鬼如何旺的呢?
民间认为,整个七月为鬼月。初一鬼门开﹐十五鬼门关。此月,鬼经过春夏的沉寂,又可以出来活动﹐所以叫做鬼门开。民间以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等办法,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它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满足,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当然,点灯引路等办法更是希望野鬼能够“远走他乡”。
七月时,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群鬼乱窜”,由于鬼刚刚经历一夏的墓居煎熬﹐饥肠辘辘﹐所以给饿鬼施食就成为要紧之事。
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基,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
何为“三元”
道家认为产生天地万物的三个基本元素是天、地、水,即“三元”,三者称“官”。
天官紫微大帝赐福,诞于正月十五,称上元节。
地官清虚大帝赦罪,诞于七月十五,称中元节。
水官洞阴大帝解厄,诞于十月十五﹐称下元节。我们熟悉的元宵节即上元节﹐或称上元灯节。三元节时,三官下界巡游﹐履行职务。
他们法力无边﹐中元地官清虚大帝于七月十五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有罪的人也可向其祈求赦罪。
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於是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中元节时,道教宫观举行“中元斋醮”,俗称“道场”,为民众祈福。是日殿上设“太上中元七气赦罪洞灵清虚大帝平等应善天尊”的神位﹐广陈供养。卯刻﹐道众闻鼓上殿,经师们加披五彩云鹤班衣﹐位列前排左右。高功头戴五老冠,金莲盖顶,身披天仙法衣,手执朝简﹐在钟鼓齐鸣中拈香、宣表﹐称“庆贺朝科”,便拉开了法会序幕。法会的一般安排是,除上下午吟诵《玄门功课经》外,主要是拜《玉皇宥罪锡福宝忏》。晚间吟诵《铁罐焰口施食》,超度羽后化的祖师﹐并普渡十方孤魂。
中元节的民俗活动
上元与中元:上元节是人间的元宵节、“中元”由上元而来。人们认为,中元节是鬼节,也应该张灯,为鬼庆祝节日。不过,人鬼有别,所以中元张灯和上元张灯不一样。人为阳,鬼为阴;陆为阳,水为阴,水下神秘昏黑,使人想到传说中的幽冥地狱,鬼魂就在那里沉沦。所以,上元张灯是在陆地,中元张灯是在水里。
故而,民间有“阳间过元宵、阴间过鬼节”的传说。农历七月十四(十五)日是阴间最大的节日——鬼节。据说,当日阎王也会披着盛装和鬼众们共度佳节,让活着的人一起祝福。因此,世界各地华人届时都将举办祭祀、扫墓、赏花、垂钓、族人团聚等活动以示庆祝。比较常见的活动有:
布田:到了晚上,家家户户还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把香插在地上,越多越好,象征着五谷丰登。
水旱灯:有些地方有放水灯的活动:所消水火,就是—块小木板上扎一盏灯,大多数都用彩纸做成荷花状,叫做“水旱灯”。按传统的说法,水灯是为了给那些冤死鬼引路的。灯灭了,水灯也就完成了把冤魂引过奈何桥的任务。
施歌儿:那天店铺也都关门,把街道让给鬼。街道的正中,每过百步抚—张香案,香案上供着新鲜瓜果和其他祭祀食品,旁边有道士进行祭祀科仪。这种仪式叫“施歌儿”。
烧包袱:有些地方也叫烧纸钱,或烧袱子。即是把纸钱装入纸袋中,封好。并在封面上写好祖先姓名以及是子孙某某敬上等字样,一人一个包袱。类似于寄信、寄邮包的形式。然后把各包袱码放好,再进行焚烧、祭拜的形式。
中元节寄托哀思
祭祀的目的是寄托哀思。仪式只不过是帮助后人更好的整理心情、思绪、念想的一个手段。
祭祀仪式:在中元节这一天,家庭会设坛供奉祭品,如水果、饭菜、糕点、烟酒等,还会烧纸钱、点香烛,以示对已故亲人的尊敬和怀念。
祭祀祖先:传统上,人们会在中元节前往祖先的坟墓,清理墓地,焚香祭拜,为祖先祈福,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之情。祭祖活动是一种对家族血脉和传统文化的延续,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家族凝聚力。
虚席待人:为了迎接已故亲人的归来,一些地方会家宴等聚会餐桌上设“空位席”,意味着等待已故亲人的回家。这象征着生者对死者的思念和期盼,也是一种寄托哀思的表达。
祭奠孤魂野鬼:中元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传统,就是为孤魂野鬼设坛,以解救孤魂野鬼于水深火热之苦。这体现了对社会中弱势群体和无主孤魂的关怀。
默哀祈福:在中元节这一天,人们除了进行具体的祭祀仪式外,也会默哀缅怀已故的亲人和英烈,以及祈求他们在另一个世界得到安宁和祝福。包括最新兴起的网络祭拜,也是为了方便在异地工作和学习的游子更好寄托哀思的一个途径。
总的来说,中元节是人们表达哀思、怀念逝去亲人的重要时刻。通过传统的祭祀仪式、祭祖活动以及其他寄托哀思的方式,人们在这一天倾情地向过去的亲人表达感情,让逝者在记忆中永存。
七月十四——十五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都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故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内心需求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国家、社会和祖先,不要愧对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
— THE END —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您的每一次转发•
• 都将点亮一盏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