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信心·促发展丨2024江苏体育亮点城市巡礼——常州:扎实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政务   2025-01-12 15:00   江苏  


2024年,全省体育战线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同心协力、拼搏进取,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新年启新程 追梦向未来

2025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江苏省体育局微信公众号

推出《增信心·促发展》系列专题,

回顾江苏各设区市体育系统2024年工作亮点

展望2025年谋篇布局


今天一起来看看

为发展体育事业

常州体育怎么做!





2024年

2024年,常州进一步浓厚城市体育氛围,全力提高办赛能力,优化体育场地设施供给,加快打造国家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扎实推进常州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青春乐都、江南美食之都及“两湖”创新区贡献体育力量。


完善全民健身体系


建成体育公园8个、健身步道134.2公里。完成全市471个村(社区)一代全民健身路径点的新建和更新,进一步推动8家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市民开放。



成功举办常州市健身气功百城千村展示交流活动、江苏省首届幼儿体育节、常州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等赛事活动。着力培育“行走大运河”全民健身健步走、“运动龙城大联赛”“常州市社区运动会”等群众性品牌赛事活动,参与人数超30万,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全年为2.6万人次开展慢性病运动干预,为5.7万人开展青少年脊柱健康公益筛查。增设7家市级运动健康指导门诊,实现行政区划全覆盖;与妇保院合作开展产妇盆底运动康复项目,就诊人数超3500人,干预人数超1000人。全年开展运动健康知识讲座50场,直接服务群众近万人。开展国民体质测试和江苏省国民体质监测抽样工作,为超2万人提供免费国民体质测定和科学健身指导。



竞技体育获佳绩


2024年,常州共有9名运动员代表中国出战巴黎奥运会,获得2枚银牌、1个第五和1个第六名的优异成绩。马学锋、施俊杰、马一星、姚陈雨飞代表中国参加第29届世界技巧锦标赛,获5枚金牌、1枚铜牌。在2024年举重世界锦标赛上,常州运动员吴艳获得女子87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枚金牌。



截至目前,常州世界冠军人数达31名。省市联办女子垒球获得全国锦标赛冠军、女子手球获得全国锦标赛亚军、女子曲棍球获得全国锦标赛第四名,省游泳队常州训练点在全国锦标赛中获得1个第五名和2个第六名。


在江苏省青少年锦标赛上,共组织1447名运动员参加了田径、游泳、体操等30个大项的比赛,获金牌207枚、奖牌488枚、总分5021分,金牌、奖牌和总分均位居全省第三名;向省优秀运动队输送运动员21人,人数位居全省第三。全年申报国际运动健将2人,运动健将11人次,国家一级运动员127人次,授予国家二级运动员261人次


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


全市现共有27所学校承办14个运动项目的市运动队,占全市办队项目总数的43%。全年共举办市中小学生体育比赛33项次,参赛规模超1.2万人次。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青少年暑期阳光体育夏令营活动,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



组织开展“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开展各种类型亲子活动175场次,68家机构单位获评“后备人才孵化基地”,全市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率达98%



加快体育产业发展


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推进足球与棒垒球训练基地打造,投入2000余万元组织奥体中心场馆维修改造,编制户外运动规划,扎实落实各项体育产业统计任务,为后续发展铺就坚实基石;培育产业载体,薛家、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入选省级综合体,金坛茅山体旅融合案例获评优秀,2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西林全民健身中心入选全省智慧体育场馆创新项目。



推进智慧体育建设,西太湖马拉松引入“守望者”系统,完善“常享动”平台,开发预付资金监管平台;促进体育消费,办好重大赛事,推动赛事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开展赛事进景区、街区、商圈活动,深化体彩品牌建设,销量达31.55亿元,创历史新高。



持续优化办赛环境


全年共举办省级及以上体育赛事77项次,其中国际比赛8项次,全国比赛41项次,省级比赛28项次。



成功举办2024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第二届女子曲棍球国际邀请赛、常州西太湖半程马拉松、2024-2025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常州赛区)等一系列重点赛事。2024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吸引近3万观众现场观赛,票房总收入达1200万元。



2025年

(一)紧扣民生实事可感可及,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持续巩固扩大创模成果,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优化体育健身资源配置,探索升级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


(二)聚焦全运争光再攀高峰,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发展综合实力


全力完成十五届全运会参赛目标,强化重点运动员服务保障,建立上下协同联络渠道。


(三)扎实推动体教深度融合,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及后备人才培养


优化青少年竞技体育项目布局,狠抓后备体育人才培养效益,深化推进体教融合重点工作。


(四)坚持体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培育体育消费市场新质生产力


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构建体育经济新业态,着力激发体育消费活力,重点扶持体育制造业、服务业企业发展。


(五)解锁体育赛事流量密码,不断扩大各类赛事品牌辐射效应


继续办好各类大型赛事,提升现有高端赛事影响力,提升体育办赛管理能力。


主办:江苏省体育信息中心(江苏省体育文化中心) 

来源:常州市体育局

辑:陆天钰

责任编辑:刘玥如
审核:杨洪星

江苏省体育局
江苏省体育局官方账号。走进江苏体育世界,观澜江苏体育。我们为您提供江苏省热门体育运动信息、全民健身服务、精彩赛事播报、重要政务动态、体育信息查询等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