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卫科普】高血压三项应用解析

学术   2024-12-27 18:01   上海  


兰卫科普

——高血压三项应用解析




高血压三项应用解析


高血压是指以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或舒张压)增高为主要特征(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舒张压≥90毫米汞柱),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临床综合征。高血压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发生发展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在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三项指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三项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


肾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是人体内调节血压的重要激素。肾素是肾小球旁器、球旁细胞释放的一种蛋白水解酶[1],主要由肾脏分泌,作用于血管紧张素原,生成血管紧张素I。血管紧张素I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作用下,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血管紧张素II可以发挥内分泌、旁分泌和胞分泌的作用[2]。血管紧张素II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同时促进肾上腺皮质分泌醛固酮。血管紧张素II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调节血压的一个直接作用物质。同时,血管紧张素II也能够作为促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生[3]。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球状带细胞合成和分泌的一种盐皮质激素,主要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和肾皮质集合管,增加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和促进钾离子的排泄,也作用于髓质集合管,促进氢离子的排泄,酸化尿液[4]


发病率高

致残率高

致死率高

知晓率低

治疗率低

控制率低


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2.45亿,而知晓率仅51.6%,治疗率仅45.8%,控制率仅16.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与美国相比,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达到82.7%、75.6%、51.8%。[5]





临床应用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不明,绝大多数需要长期、甚至终生坚持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身体的一些器官或系统病变所导致的临床表现,病因相对明确,对症、对因治疗可以治愈或缓解。文献报道新疆地区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在高血压中的占比1999年为9.6%、2005年为14.76%、2008年为39.30%、2014年超过40%,呈现逐年的上升的趋势[6],这种趋势在其它相关文献中也得到了佐证,如研究者莫剑梅等分析发现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占比2011年为27%[7], 而到了2020年,王梦琳等报道继发性高血压占比为39.26%[8],趋势明确,上升幅度呈现地域间的差异,这种现象需引起社会的关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9-10],总结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成因,见图1。


 图1  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病因



01肾素临床应用

(1)诊断高血压病因:肾素活性检测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多正常或偏低,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肾素活性多升高。

(2)判断高血压严重程度:肾素活性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肾素活性越高,血压越高,病情越严重。

(3)指导降压治疗:肾素活性检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对于肾素活性高者,选用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效果较好。



02醛固酮临床应用

(1)诊断醛固酮增多症:醛固酮增多症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病因,通过检测醛固酮/肾素比值(ARR)有助于诊断该病。

(2)判断高血压病情:醛固酮水平与高血压病情呈正相关,醛固酮水平越高,病情越严重。

(3)指导降压治疗:对于醛固酮增多症患者,选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等药物,可降低血压,改善病情。



03血管紧张素临床应用

(1)诊断高血压病因:血管紧张素II水平有助于鉴别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II水平多正常,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II水平多升高。

(2)判断高血压严重程度:血管紧张素II水平与高血压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管紧张素II水平越高,血压越高,病情越严重。

(3)指导降压治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II的生成,降低血压,改善病情。



三项联合应用优势

(1) 提高诊断准确性: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更全面地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提高诊断准确性。

(2)优化治疗方案:根据三项指标检测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3)预防并发症: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危险因素,及时干预,预防并发症。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1)标本采集:采集血液标本时,应避免压迫血管,确保样本质量。

(2)检测方法:选择可靠的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3)结果解读: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综合分析三项指标,避免误诊。

(4)治疗监测:在治疗过程中,定期检测三项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结语




总之,高血压三项指标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诊断高血压病因、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指导降压治疗。合理运用这三项指标,可以提高高血压的诊疗水平,降低患者的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 Measurement of plasma renin:a critical review of methodology. JRAAS,2010;11(2):89-90.

[2] 杨钢主编.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

[3] M Miyawaki,T Okutani, R Higuchi,N Yoshikawa Plasma angiotensin II concentrations in the early neonatal period.Arch Dis Child Fetal Neonatal Ed2006;91:F359-F362.

[4] 杨钢主编.内分泌生理与病理生理学.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年5月第二版。

[5]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19》、《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9》。

[6] 李南方,常桂娟,王新玲,等.继发性高血压筛查平台的建设和成功诊断[J].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心血管病学大会,2013,46-50.

[7] 莫剑梅,刘唐威,黄容杰,等.518例初诊高血压患者病因分析[J].心血管系统疾病,2012,10.16121/j.cnki.cn 45-1347/r.2012.02.035.

[8]王梦琳,王浩,赵海鹰等.高血压专科3706例住院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病因构成分析[J].中华高血压杂志,2020,28(02):155-162.

[9]潘晓明,乔森,尹大维,等.探讨高血压的病因、临床治疗方案及效果[J].智慧健康,2022,6(25):55-57.

[10]张宁.高血压的病因及临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02):36-37.


本文由南京子公司 张翠 提供

指导老师 詹喜焱、熊进

校正 陈子祥


兰卫医学
让兰卫更好地为您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