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后再访中国,我们发现重大变化”

文摘   2024-09-09 22:40   北京  

《今日巴基斯坦报》9月8日文章,原题:中国崛起的两个秘诀


12年前,我作为发展中国家新闻出版研修班的成员,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学员一起到访中国。为期1个月的培训和参观期间,我们去了主要机构、部门和工业企业。当时,中国既要对外开放,又要应对挑战,还要努力实现全国性的进步和发展。


在工业领域,我们当时看到工业和制造流程已开始完善,但重点仍放在数量而非质量上。不过,领导层显然认识到采用现代管理和行政方法的必要性。为加快进度,培养一支能改变工业和制造业的高技能劳动力队伍,中国各地建立了许多学院。中国还向美欧大学大量输送留学生,以学习中国企业现代化所需的关键知识、技能和领导能力。


当时,我们访问过的企业多使用传统方法展示业绩,主要关注数字而非强调客户满意度、质量控制、员工价值或为员工最佳表现创造有利环境。企业也很少强调通过简化工艺和生产流程来实现高质量和产品耐用性。12年后再访中国,我们发现了重大变化。


上海静安区CBD 资料图(视觉中国)


最重要的是,政府认识到从基层开始开发高质量人力资源的迫切需要。他们的目标是确保人民幸福、自信、掌握知识和高技能。这不仅能提高生产质量和国民尊严,还能让每个拥有技能的人创造更多财富,贡献更多税收,最终让国家富裕起来。过去10年,中国大幅增加对开发高质量人力资本的投入。在教育方面的支出大幅增加,强调职业培训、数字素养等,以培养技术更熟练、适应性更强的劳动力。中国对医疗保健投入也大幅增长,重点是改善现代医疗保健服务的可及性、应对公共卫生挑战并确保更好的社会整体福祉。中国的人均收入实现大幅增长,反映出相关投入推动了经济繁荣和生活水平的总体改善。


过去10年,中国的第二大变化是几乎所有公司、企业和机构,无论政府部门还是私营部门,纷纷采用全新的管理、行政和营销方式。10年前,许多中企还主要关注成本效益,在先进管理实践和创新方面往往不够。彼时,中国的一些企业尚未在全球舞台上崛起,许多公司重点放在生产规模上,而不是高质量的管理。当时企业的研发支出大部分集中在国有企业。


到了2023年,中国的企业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企业采用最佳管理实践,比如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严格的质量保证、积极的市场营销和广泛的自动化。其中民营企业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转变使不少中企跻身世界级企业行列,在全球市场上竞争,与世界一流竞争对手相媲美。人工智能、大数据和自动化等尖端技术的采用,更是进一步推动中国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走向前列。


巴基斯坦可从中国向高效、创新驱动型经济体的转型中汲取宝贵经验——能帮助我们建设一个更有韧性、更繁荣、创新驱动的经济体。(作者卡马尔·巴希尔曾担任巴基斯坦总统新闻秘书,乔恒译)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编辑:施予

校对:李圣依

审核:朱稳坦

往期回顾







星标关注环球网

国际资讯尽掌握

觉得不错,就点在看哦~!    

枢密院十号
挖掘解密全球最新军武动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