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籽”课堂​(14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

百科   2024-12-09 17:28   云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魅力弥阳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的深刻内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与基本国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中国新型民族关系进行深邃思考,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重大论断,赋予党的治国方略在民族工作领域新的时代内涵。




生动诠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生动诠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着眼于不同历史时期我国民族关系实际和民族工作主要任务,不断深化对民族问题的认识,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各民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断,为中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落实到具体的民族工作中,就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层面,深刻体现中华各民族命运相融、利益相连、守望相助的“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与未来景象。



时代硕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时代硕果。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审时度势地把握中国民族问题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工作重大命题,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新与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澄清了当前我国民族理论领域的诸多争论和模糊认识,是对新时代我国民族问题旧有新生现象和民族关系深刻变化的正确看待,体现出对民族平等、民族团结认识的思想升华,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是一成不变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使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认知在实践中不断开辟新境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继承和发展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重要元素,共同塑造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其中之一是“统一性”。中国之所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跟“大一统”这个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大一统”的思想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深化于秦汉以来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和灵魂,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国家建构的思维模式。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中,“和合”文化对于维护和发展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有着积极作用。自古以来,中华各民族之间是“和而不同”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容各民族文化差异,强调中华民族的整体性,是各民族多样性与中华民族整体性的统一。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融合发展与华夏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已然共同熔铸、形成了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出各民族的文化特征和精神风貌,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源源不断的生命滋养。



批判与超越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西方民族主义理论的批判与超越。西方民族主义理论大多基于欧美民族形成过程和民族矛盾处理方式,侧重于以种族区分民族,具有典型的西方中心主义色彩。中国的民族形成和民族国家建构过程具有鲜明的独特性,抵御并消除了西方民族观念对形塑中华民族的消极影响,摒弃了西方民族主义的排外性。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尽管都称为“民族”,但二者层次不同,中华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华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的疆域,共同书写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的精神,从而夯实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根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旨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对西方民族主义狭隘范畴的批判与超越,深刻体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理念。









来源:学习强国、柳州江滨风景区


魅力弥阳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号|hh-mlmy

投稿邮箱|myjdxcb@163.com



魅力弥阳
弥勒市弥阳街道各类政策、资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