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的发展,源于德国“工业4.0概念”的提出。2013年4月,德国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发布《实施“工业4.0”战略建议书》,这一里程碑事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新一轮的工业转型竞赛。世界各国纷纷响应,竞相设立自己的第四次技术革命目标,以提升其国际工业竞争力。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更是以非凡的决心和魄力,围绕制造强国的伟大愿景,正式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这一国家战略目标。
顶层设计与政策引领
在建筑工程领域,我国精准把握时代脉搏,通过两步走战略,稳步推动建筑业向工业化、智能化转型:
第一步:在建筑智能化技术发展初期,我国聚焦新型建筑工业化,全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和信息化管理为特征,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2016年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将装配式建筑作为重要推广方向,同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十四五规划引领
2022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将“加快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列为首要任务,详细规划了完善政策体系、夯实基础、推广设计协同、发展装配式建筑、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加速建筑机器人研发与应用、推广绿色建造方式等七大方向,为智能建造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试点城市与示范项目
2022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北京、天津、保定、雄安新区、沈阳、哈尔滨、苏州、南京、温州、嘉兴、台州、合肥、厦门、青岛、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佛山、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等24个城市入选智能建造试点城市,试点为期3年。这些城市将积极探索智能建造的新路径,为全国建筑业的转型升级树立标杆。
2024年6月,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智能建造试点城市2023年度工作情况的通报》,其中深圳、苏州、武汉、合肥、广州、长沙、温州、台州8个试点城市组织推进力度较大,各项试点任务进展明显,工作成效突出,综合表现优秀。
以长沙为例:长沙市依托智能建造企业和平台,全面构建包括互联网设计、柔性生产、数智工地、乡村建筑及城市排水在内的“五大研发中心”;2023年完成了十大智能建造科技课题研究;并且培育出一批智能建造试点示范应用项目,逐步形成“BIM+装配式+智能生产和物流+智慧工地+智慧运维+智慧运营”的五大应用场景。目前,长沙市智能建造产业年产值超1600亿,拥有国、省级装配式示范基地43家,产业链骨干企业400余家,制造基地170余个,为全国的智能建造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引领。
表1 智能建造试点城市主要政策及标准
最新政策导向
作者简介:张贤超 . 高级工程师、首席技术官。长期从事建筑工程设计和咨询管理工作。(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冒犯,请提出,即刻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