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当初为何要让位袁世凯?历史书中讲得很明白

文摘   2025-01-07 21:42   浙江  

中华民族最动荡的时候,莫过于清末民初的时候了。这个时候的清政府懦弱无能,面对西方列强入侵,却屡屡打败仗,不断割让土地求和,使中华大地陷入一种空前的危机。这时,出现了一位伟人——孙中山,他主张进行民主革命,并带领一批革命先驱为中国开辟一条新道路。


可是充满荆棘的革命道路并不好走,清政府虽然无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在革命的过程中孙中山吃了不少败仗,经历了十次起义,终于把先进的革命思想慢慢渗透到各种社会势力中,直到辛亥革命在武昌爆发,引爆各地起义,最终多个南方省份宣告脱离清政府统治,为革命在外奔波了十多年的孙中山也结束了流亡的日子,平安回到上海。这时南方大部分地区处于无政府状态,急切需要一个声望高、有号召力的革命家担任领导人,孙中山也得到了各省代表的肯定,在投票选举中获选为中华民国的总统。


表面上看,总统头衔风光无限,但是在当时的时局来说,总统顶多算是收拾烂摊子的人。因为清政府在北方的势力下依然十分顽强,当时国际上也只承认清政府为唯一合法的政府,民国政府的位置显得十分尴尬。各省不服民国政府统治,各自为政,有时还会狗咬狗。而部分革命党人就认为革命的胜利只是一次改朝换代,新政府成立后要对他们这些功臣论功行赏,没有得到“赏赐”的革命党人互相争斗,更悲哀的是昔日起义的战友却成为孙中山的敌人,用各种攻击手段使孙中山的声望大幅下降。


除了这些要对面这些不省心的人以外,0收入的民国政府也令孙中山十分头大。他想过增加税收来提高政府收入,但是这样做无疑违背了为百姓减负的初衷。他也想过把一些国有企业抵押给外国银行,希望用这个方法解决资金问题。但是这个方法被同盟会、民众抵制,认为这样是卖国,成为千古罪人。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孙中山把政府的问题归结为“临时”惹的祸,为民国政府正名成为当务之急的事。


要成为合法的政府只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北上攻打并推翻清政府;二是利用袁世凯的势力逼使清皇帝退位。第一条路明显是走不通的,因为民国政府太穷,也没有自己的军队。天下为公的孙中山对于总统这个位置毫不眷恋,为了政府能合法,只能走第二条路,他辞去大总统的职务,抱着美好的想法把总统的头衔交到袁世凯手上。然而,当袁世凯当上总统后,却把中国推向动荡的深渊。



历史人物简史
以史为鉴,深入解读古今中外历史人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