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老陈和你说点真话👆
大家好,我是老陈。
2019年,一组震撼的旅行照片席卷全网:数位老者不畏艰险,驱车跨越12000公里,穿越荒无人烟的戈壁,只为丈量新疆的壮美山河。
但让网友沸腾的不是这段惊险壮美的旅程,而是车队中那位戴墨镜、驾驶越野车、对镜头潇洒挥手的男人 - 他竟是曾经的政坛重量级人物孟学农!
这位身居要职、历任北京市长、山西省长的"双料"省部级高官,为何两次主动请辞,又为何选择以这样一种方式重回公众视野?他的人生轨迹中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孟学农,男,1949年8月生,山东蓬莱人,1969年3月参加工作,197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工学硕士。
曾任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
在其位 谋其事
1949年,在山东一个普通农家,孟学农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学农",寄托着不忘根本的朴素期望。这个寓意深远的名字,仿佛预示了他日后从政的为民情怀。
凭借着过人的勤奋,他成功跻身当年凤毛麟角的硕士研究生行列。毕业后,他选择了脚踏实地的起点 - 北京汽车制造厂。在这里,他展现出卓越的工作能力,很快获得组织的青睐,由此开启了他快速上升的仕途之路。
2002年,53岁的孟学农以令人瞩目的政绩升任北京市市长。他一改官场陋习,经常身着便装深入胡同街巷,倾听百姓心声,解决实际困难。这种务实作风赢得市民交口称赞,"平民市长"的美誉由此而来。
但命运往往就是如此戏剧性。2003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京城。这个无形的敌人以惊人的速度在北京及周边地区扩散,夺走了上百条宝贵的生命。
面对这场危机,尽管孟学农第一时间部署防控措施,但伤亡数字依然让这位政坛老将痛彻心扉。在众人意想不到的时候,他主动递交了辞呈。
当很多人不解地问:"这种天灾,谁能料到?何必揽责?"
他的回答掷地有声:"为官一任,不只是履职尽责,更要有未雨绸缪的远见!生命面前,无人能推卸责任。"
这番话,道出了一个政务官员对生命的敬畏,也展现出罕见的政治担当。
到一方 爱一方
从北京市长位置上请辞后,孟学农没有一蹶不振,而是静心沉淀,对过去20年的从政生涯进行了深入反思。组织很快又向这位敢于担当的干部伸出了橄榄枝。
2008年,一项新的重任落在他肩上:山西省省长。这个煤炭资源富集的省份,同时也是矿难事故的多发地。对很多官员来说,这无异于一颗定时炸弹,能躲就躲。但孟学农却毫不迟疑地接下了这副重担。
从繁华的首都到煤城山西,落差之大可想而知。但这位务实的老官员给自己定下了铁律:"为官一任,当尽一任责。组织信任,必当全力以赴。"
为了啃下矿难这块硬骨头,他走遍山西各个角落,深入矿区、村落,用脚步丈量这片充满挑战的土地。但天意弄人,就在他摸清情况、即将大展拳脚之际,一场特大矿难突然爆发!
虽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全力组织救援,但200多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还是让这位久经沙场的省长痛彻心扉。事故善后工作一结束,他便再次主动请辞。
离任一年后,这位仍然牵挂着三晋大地的老省长,写下了《心在哪里安放》:"我多想,听窑洞传出琅琅书声,让孩子们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干涸的土地得到灌溉,让绿色不再是苛求的向往……"字里行间,既透露着对山西人民的深情眷恋,更流露出未能完成使命的遗憾。
这位两度引咎请辞的高官,用行动诠释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情怀。
他如同他欣赏的苏东坡一般,无论在哪里为官,都把那片土地和人民装在心里。
知进退 大智慧
从北京到山西,两度因重大事故主动引咎辞职,但孟学农始终保持着超然的心态。
这位曾经的"双料"省部级高官,不仅没有怨天尤人,反而自嘲是个"失业人员",展现出罕见的豁达。
当不少人为他"时运不济"而惋惜,甚至有好友开始为他谋划下一步仕途时,他却报以淡然一笑:"无官一身轻,能像普通百姓那样生活,这是一种幸福。"这样的心态,在当今的政坛上实属难得。
卸下权力的重担后,他回归平淡生活,专注于曾经因公务繁忙而搁置的爱好:读书、写作、养花。那些曾经被视为"消遣"的事情,如今成了他安放心灵的港湾。
回望孟学农的从政之路,无论是主政首都北京,还是治理煤城山西,他始终恪守"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条。
面对困境不推诿,遇到问题敢担当,这样的为官品格和政治智慧,在当今显得尤为珍贵。
孟学农用自己的经历诠释了古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境界。他在位时心系百姓、勤勉任事;归隐后安然自得、潇洒自在。这种举重若轻的处世态度,超越了简单的成败得失。
人生舞台总有谢幕时,但如何谢幕却各有千秋。孟学农向我们展示了一种难能可贵的智慧:无论身处怎样的人生境遇,都能以坦然的心态去接纳,以积极的姿态去生活。这或许才是真正的人生境界。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