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关注,老陈和你说点真话👆
大家好,我是老陈。
"不题词、不受礼、不吃请、不剪彩、不批条子"——这"五不"原则是朱镕基同志的标签。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位以铁面著称的领导人,也曾在特定场合破例留笔。今天,且让我们揭开其中四个例子。
第一例:题写"清正廉明"
最引人深思的是1989年那次破例。当时担任上海市长的朱镕基,在日方多次恳请下,为沪大阪缔结友好城市15周年活动题写了"清正廉明"四字。
更耐人寻味的是,他还特意加注"录以自勉"。这绝非随意之笔,而是将廉政理念刻入骨髓的真实写照。
12年后的2001年,当他在清华经管学院卸任院长时,面对5000名师生的注视,掷地有声地说:"为学要扎实,不可沽名;做事要廉洁,莫留骂名。"这番话不是说教,是警示,更是承诺。
2002年"两会"期间更令人印象深刻。在全球媒体的镜头下,这位即将卸任的总理坦诚表态:"盼百姓说我是清官非贪官,我就满意;若能说我干了实事,那就谢天谢地。"这番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一个政治家的终极追求。
在百姓心中,朱镕基不负"清官"之名。正如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邓伟志所说:"清官,腐败分子的阎王爷。"
将清正廉明写在纸上、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
为《焦点访谈》栏目题词
1998年10月7日注定是《焦点访谈》史上最难忘的下午。这位素以"从不题词"著称的总理,破天荒地来到了中央电视台。
当时《焦点访谈》主持人白岩松后来在《中国青年》上披露了一个小细节:节目组根本不敢奢望朱总理会留下墨宝,因为他们太清楚这位铁面总理的"不题词"原则。
但这一天,朱镕基的话语如同惊雷般振聋发聩。"我不敢说是最热情的观众,但绝对是义务宣传员。我到处为你们'站台',虽然你们也没给我推销费..."这番带着幽默的表态,让在场所有人都惊喜万分。
更令人意外的是,当敬一丹代表节目组提出请求时,朱镕基二话不说就拿起了笔。他写下的八个字掷地有声:"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随后的一句话更是震撼全场:"这些字可不是临时起意,我为此想了一整晚,连血压都升高了。"
最令媒体人难忘的是朱镕基的这句话:"我不仅喜欢《焦点访谈》,更喜欢焦点访谈现象。"这句话的分量有多重?要知道在那个年代,"不怕上告,只怕见报"已经成为腐败分子的普遍心态。
而这位总理给《焦点访谈》的题词,无异于给了新闻媒体一把打虎拍蝇的尚方宝剑,让舆论监督的力量有了最坚实的政治背书。
题写片名《相伴永远》
2000年5月22日的那场座谈会,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朱镕基。在纪念李富春、蔡畅诞辰100周年的讲台上,这位以铁腕著称的总理卸下了惯常的刚硬外壳。
"1952年11月,我刚到国家计委工作..."当朱镕基脱稿回忆往事时,声音开始颤抖,"那时候能见到富春同志,参加高层会议,就像饥渴的人遇到甘泉...我始终把富春同志当作前辈、师长和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话未说完,这位"铁面总理"已经哽咽。全场落针可闻。
正是这份真情流露,给了李富春、蔡畅的女儿李特特一个大胆的想法。会后,她怀着忐忑的心情向朱镕基提出请求:"总理,能否请您为父母的电影题写片名?"
"电影叫什么名字?"朱镕基问道。"《相伴永远》。"李特特递上了装有电影资料的信封。
当晚,一个意外的电话打破了李特特的等待。朱镕基的秘书带来了这样一个消息:"总理一向不题写片名,但因为对两位老人的特殊感情,这次破例。不过不能署名,如果您同意,他会尽快动笔。"
一个多月后,李特特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幅苍劲有力的题字,还附带着朱镕基亲笔题字:"李特特同志遵嘱草书两幅,请予选用,书法拙劣,贻笑大方,聊表寸心。朱镕基七月十七日。"
就这样,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获得朱镕基题写片名的电影《相伴永远》,以这种特殊的方式镌刻在了历史长河中。
题写"不做假帐"
2002年11月19日,在香港世界会计师大会的讲台上,朱镕基抛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信息:这位以"不题字"著称的总理,竟为国家会计学院破例题写了"不做假帐"四个大字。更引人深思的是,他还特意强调:"我希望每一个中国国家会计学院毕业的学生,永远都要牢记这4个大字!"
而这"不做假帐"四字,朱镕基前后写了两次。2001年4月16日,他将其题写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校训;同年10月29日,他又在北京国家会计学院留下更深刻的箴言:"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帐。"
为什么这位"惜墨如金"的总理,会三番五次为同一主题挥毫?答案令人警醒——朱镕基将做假账这一行为,直接定性为危害市场经济的"毒瘤"!
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从贪污受贿到偷税漏税,从挪用公款到腐败横行,几乎每一起经济犯罪的背后,都能找到做假账的影子。
这些破例题词,绝非仅仅是笔墨留痕那么简单。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不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彰显出一位政治家的远见卓识。这四次破例题词,已然成为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见证,记录着一个时代的警示与期望。
在朱镕基的政治生涯中,"不做假帐"这四个字,不仅是他的从政箴言,更是他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遗产。警示着每一位财会人员:诚信,永远是这个职业的生命线。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更多精彩时评👇